【半月谈:恐男厌女?#性别议题要对话不要对骂#】​​“恐男”“厌女”“你打拳”“你急了”……网络上,基于性别的骂战几乎每一天都在上演。针对性别议题施行言语“暴力”,真的会有益于性别议题的解决吗?

性别对立是个万能筐?

分享生活小妙招,无人问津;吐槽老公不干家务,点赞几万——近来,短视频创作者晶晶常常为此感到困惑:一方面为自己似乎掌握了“流量密码”感到窃喜;另一方面,评论区中“男人就是不行”“这样的老公不离婚留着过年吗”也让她格外惊心。

当下,#性别议题已成各路博主的财富密码#。西南财经大学反歧视法研究中心主任何霞坦言:“在网络当中,经常会看到以性别议题作为商业引流手段的账号,引导网民对此进行情绪化表达。”

除了有人刻意引导外,现实生活中的群体事件与个人遭遇,也助推性别话题成了网络舆论场中的“顶流”。一系列社会案件,在加剧着女性社会生活不安全感的同时,也在推动着更多女性产生争取自身权益的意愿。从百度搜索指数的折线图中可以看出,自2019年起至今,“女权”的百度搜索指数始终超过10年的平均值,而2020年,“女权”一词的指数又超过了2019年平均值的2倍。

29岁的上海白领叶子是一个200多人性别议题讨论群的群主,因在求职阶段被不平等对待,萌生了想要与更多女性交流互助的想法。据她观察发现:“虽然现在许多针对性别问题的讨论确实是存在偏激和不理性的成分,但事实是也确实存在太多因为‘隐形门槛’而被伤害的女性。尤其是在涉女性的恶性社会事件发生之后,大家都感到既愤怒又委屈,因此很容易将对无力改变现状的不满,转化成对男性群体的敌意。”

在种种因素叠加下,性别对立逐渐泛化,出现了一种“性别对立是个筐,啥都能够往里装”的独特现象。性别对立是一切问题的根源成为部分人群的共识,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到引人注目的社会事件似乎都可以套用,而背后的社会结构性矛盾与冲突被忽视,以性别作为事件评判标准而非道德法律的趋势也有所抬头。

网络混战,议题失焦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教授吴帆认为,网络上性别议题的声浪持续高涨,首先要看到其中存在的积极意义。“性别之间天然的差异性,导致在性别议题当中出现探讨乃至争论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而互联网为这种讨论提供了空间,不同性别的人在网络上拥有了平等的话语权,这对于性别议题的理性交流和深入沟通无疑是有益的。”

然而,网络空间“短平快”和匿名性特征,也让许多理性探讨的声音被淹没在了情绪化的发泄当中。“事实就是,在这种漫长而没有结果的骂战当中,双方都会感到委屈和愤怒,除了导致对立的再一次升级,也造成了对性别平等这一议题的污名化。”吴帆说。

今年4月,一档上线于2016年的纪录片《人间世》的主人公张丽君再度登上了热搜。这位母亲于怀孕5个月时被确诊癌症,为了平安生产,她拒绝引产后进行治疗,最终失去了生命。而在几年后,有“知情人”爆料称,张丽君的丈夫在妻子去世不到1年后再娶,孩子也被过继给亲戚抚养,一时间招致了来自全网的口诛笔伐。即便最终事件被辟谣,但与此并不相关的男性女性,统一被扣上了 “女人爱自我感动是病”“男人大多不长情”的帽子。

半月谈记者采访了解到,对于性别议题的过度解读和混战频发,部分年轻女性已经开始对结婚生子产生拒斥。对此,吴帆也表示了自己的担忧:“不同性别之间的无脑站队、恶意攻击,对于三观尚未形成的未成年人来说,长期浏览此类内容,很可能会使其对性别议题的认知产生偏差,进而陷入混乱与极端。”

营造理性、健康的性别议题讨论生态

“在对性别议题的探讨中,我们不是要通过‘性别战争’来解决遇到的不平等和不公正,而需要看到性别问题背后的社会资源供给不足、分配不均的结构性问题。”何霞说,“而就性别议题进行探讨后得出的结论,也绝不是对现有男女互动模式的颠倒,而是要创造出一种建立在平等、自由、沟通、理解基础上的相互关系。理想的性别关系不应存在控制和压迫,无论谁来担任控制者。”

“需要进行引导和纠偏的是基于性别议题热度的引流,和罔顾事实和理性进行偏激的情绪宣泄。”吴帆认为,一些网民在性别议题上的错误认知,不但造成了男女之间的严重割裂,也已经开始对同性别成员造成伤害。“就拿‘papi酱’来说,仅因为结婚生子且孩子起名时随了父姓,一些女性就认为她不再独立,甚至被蔑称为‘婚驴’。追求性别平等是没错的,但也要尊重他人主观的体验性,不要用自己的认知去评判他人的人生。”

专家指出,在对错误的性别观念纠偏的同时,也要加快建立在网络上对性别议题进行恶意引流、煽动的营销号和博主的处置机制。对于断章取义、虚构造谣的,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规定执行,营造理性、健康的性别议题讨论生态。

何霞说:“性别问题是全人类的问题,不可能在短时间发生彻底改变。我们不要因此把自己想象为一个被动的受害者,而是做积极推动事情改变和解决的人,去做脚踏实地的建设者。”(半月谈)

我发现我经常无法和一些男性同情,不论他取向。首先这事过去几周了还来硬蹭,一副看遍了“国内媒体”众生相然后由他来批判总结的高地王姿态[哼] 明明这个视频只是介绍了一下事情经过,表达的也只是外国网民抠字眼和极端行为很可怕,能被这位“性少数者科普up主”理解成这样,他还是趁早把“恰饭 蹭热度”写进简介算了,方便聚集适合的甲方和韭菜。

选工作再艰难,也要做到“三信三不信”,选择远远大于努力

职业规划,这个概念,目前还是浮在空中的一朵云。应届生找工作,只有少数应届生目标性非常强,大多数应届生就像没头苍蝇乱撞一气。问老师、问家长、问同学、上网搜、看公号、找自媒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终于把自己搞糊涂了,选了别人眼里的“好工作”。应届生找工作,要做到“三听三不听”,选择远比努力更重要,自己选的路,笑着哭着走下去。
【一】不听父母的意见,要听职位较高人的意见。
有位名人说,父母喜欢给子女找工作出主意,除非父母是处级以上干部或高级职称专业人员,普通员工父母的意见就别听了。
普通员工父母对职场了解不深刻、观察视角不深远,只会从自己的阅历、常识观点去出主意,比如,在他们眼里只有公务员、事业编、国企员工才叫“工作”,其他的都叫“打工”。
父母一辈子就是普通农民、底层员工,能有啥体验?他们连科长都没当过,怎么知道当官的感受?
多听听职位较高者的意见,他们从基层混起来,各种阶段都经历过,对成长为领导者的路径、隐形福利和附加值心里门清。有些话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看看他们的住宅,听听他们的谈吐,看看他们子女所受的教育,比单纯听说教要实在。
其实,作为父母也有一个复杂心结,又想管孩子,又怕管错了。如果对行业了解不深、高度不够,就不要瞎指挥。要分清孩子的类型,有志向、有主见、能抗压的孩子你管什么?!凡是让父母做主的妈宝娃,你越管越LOW,不如让子女去经风雨见彩虹。
【二】不听网民自媒体意见,要听靠谱资深HRD的意见。
很多人找工作,不是去问资深人士意见,而是先去网上搜文章、查帖子、看留言。你不想一想,成功人士谁有闲功夫在网上发帖,得到好处的人谁会在网上炫耀?
还有一些自媒体,为了迎合读者心态,抓眼球、骗流量、薅羊毛,对职业建议说得头头是道,自己都没有经历过,也没有研究过,闭门造车的攻略能靠谱吗?
比如,某蒙大号。她就是一个记者出身,一天领导没当过,一天HRD没干过,她写的升职加薪课,一天就卖3000万,还承诺五年不升职加薪原价退赔。吹牛的话音刚落,你现在还能找到她吗?稍微懂点人力资源的人都知道,是个人五年也会升职加薪一次。
可以听听愿意给你说真话的资深HRD的意见。稍微大点的公司,每年都会购买行业薪酬报告,掌握行业薪酬走向,制定公司薪酬策略,来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这种报告是付费的,网上搜不到。资深HRD会给你讲透某行业成长路径和对应的薪酬福利,他会打开薪酬包,讲透基本工资、绩效奖金、股权分红等多元收入构成,让你对自己奋斗未来有一本清晰的账。
【三】不听行业普通员工的意见,要听自己性格内心的意见。
很多应届生找工作,特别喜欢去问师哥师姐的意见。你会发现,天下没有好职业。医生说千万别干医生,老师说打死别当教师,律师说下辈子坚决不干律师,公务员说脑子进水才进这个坑,事业编说家里有矿才进清水衙门,等等。
仆人眼里无圣人,距离产生美。这些前辈师哥师姐,才工作一两年、两三年,正处于职业发展的低潮期、苦闷期、迷茫期,还没有升职加薪走向更高职位,在他们眼里都是失落、落差、抱怨,就像刚结婚的小两口,看到对方全是缺点。
也不要过多浏览那些帖子,只有底层员工、有怨气的人才愿意发帖抱怨。比如,有些人说银行柜员不能干,累死累活,工资不到三千。你问资深HR,就算是985毕业的名校生也要从柜员干起,谁说要干一辈子了,正式工起薪比较高,将来发展好了收入更高,你看行业社平工资排行就知道了。那些网上骂娘的,都是劳务工、外包工,看不到希望。
还有一些网友喜欢道听途说。比如,人人都夸央企好、国企好,那是指正规招聘的正式工,如果被企业忽悠签了劳务派遣或业务外包协议,那你就会上当受骗,生不如死。
其实,找工作,既要听靠谱的职业规划意见,更要听从自己性格和内心的呼唤。比如,大公司好还是小公司好?大城市好还是回老家小城好?听从自己内心,远比外界意见都重要。
比如,陶渊明逃离北上广,采菊东篱下,这是因为他的性格,不愿意委曲求全,喜欢诗和远方,穷也好富也好,内心自在就可以。李白就相反,他打死不在家乡小地方呆着,性格里就喜欢诗和远方,李白一生遭遇诸多挫折,但他骨子里就喜欢这种闯荡的生活。
现代职场人也是如此,光看外部条件,如果不适合自己的内心,也会过得很痛苦。比如,留在北上广,如果你天生抗压能力不强大、不懂以苦为乐,就不要难为自己。比如,有些人不愿意在大公司里当螺丝钉,就喜欢创新折腾,那么何必去大公司苦熬呢?追随内心,比外在条件更重要。不要羡慕别人,走好自己的路,才是最踏实的路。
人,有两条腿,但只能走一条路。
#微博新知博主##职场#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一个人说分手以后纠缠会让对方越来越反感 联系了得不到回应或者得到冷冰冰的回复 于是你会赌气忍着也不联系可是他并不需要忍啊 他根本就不想联系你 因为他想冷处理这段
  • 【專訪MC 李靖筠 Will 不一樣的自愛方式 吃泡芙、紋身、耍廢】剛剛好31歲的《瑪利嘉兒》正由少女踏入另一階段,跟這6位新世代new face(李靖筠•王嘉
  • 本土著带回一般不吃辣的无锡江阴人士,每天吃火锅! 我们俩几天都说,虽然每天早晨七八点爬起来就是干活,还好每天有火锅得以慰藉[笑cry] 两个人重庆落地开始,本以
  • #刘宇宁小林暖宝宝代言人# ️#刘宇宁的温暖"神器"# #摩登兄弟[超话]# 嗯,今天放假,舒服, 甜有一百种方式, 是什么呀? ++=甜♡⃝ˢᵂᴱᴱᵀ♡⃝ ◡
  • 挺喜欢这么个地方 遇见有趣的事能记录下来 哪怕是偶尔想发发牢骚也随意自在 现在的人特别难得有机会在记录事情或情绪的时候与真实的自我很靠近 即便在生活中遇见难事明
  • 人之一生莫不与草木同朽,一切因缘巧合都不过浮光掠影一般,纵然惋惜留恋,到头来终究是惜春春仍去,淹留徒伤神。 那该怎么办呢? 既不回顾自己的过去,也不去想自己的未
  • Sabon终于又来啦!!!滴滴~~~ 评赞,抓俩老婆每人一支丝滑身体乳! 它可是我首页很多博主的年度爱用牌来着~它们家身体护理系列感觉没有哪个女生可以拒绝啊?
  • 《诗颂独孤及晏尺素天音阁》 时光如梭,白驹过隙, 心中牵挂,未能停息。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心坠坠,南北相隔,怎奈思绪任东西? 总是向往,对面琴
  • 医案分享:急慢性咽喉炎--玄麦甘桔汤 处方:玄参、麦冬、甘草、桔梗 上药水煎,每日三次口服或代茶饮(儿童按年龄酌减) 兼风热表症者加薄荷、桑叶祛风解表;热
  • #饿扫文# 《人鱼陷落》,刚开始看很有意思,设定、五花八门的腺体、奇妙的分化能力、培育期受又呆又酷反差萌死了。 但是越看到后面越能认清自我口味喜好,攻和攻受的相
  • 8月7日,朋友圈都在分享着“立秋的第一杯奶茶”,也有人分享着“立秋的第一顿大餐”,8月8日凌晨,陈思诚晒出了佟丽娅和孩子朵朵的合影。 配文道:“朵朵妈,生日快乐
  • 【千年古都的地下“赵州桥”长啥样,你见过吗?】#母亲河畔的中国# 在千年古都开封城中,一座始建于唐代建中年间的桥梁,被誉为地下的“赵州桥”。这座建在汴河之上的州
  • #每日一善# [爱你]#森林驿站# [舔屏]#阳光信用# 爱物惜物,即是善行;勤俭持家,便是积德。 心不欲杂,行善则真;心若欲杂,空行百善。 以善启善,以善引
  • #假如周生辰恢复记忆# 每次都有人说为啥他没有恢复记忆,我真的不希望他恢复记忆,因为前世太惨痛了,想想江南老的沈策记起前尘,一闭上眼就是尸横遍野的战争场面,痛苦
  • 评论里瞅一个仙女宋50个软妹币 #逛吃逛不停#【11月14日截止】【专桂品质秋冬应季床品】包油除偏,微博反馈反5/id ⚠️⚠️⚠️1ink在详情里,按10月
  • 所有女孩心中的梦幻婚礼日 除了要穿上梦想中的婚纱,当然也要搭配上梦幻新娘发型!! 发型怎么做才美? 除了交给造型师,更要自己预先试想最爱的风格~ 头发是身上最好
  • 分享一个[杰瑞]衣柜+地台床一体[汤姆]的设计 [星星]墙角有一个柱子,不想浪费这里的空间,于是顺势做成了床头柜(图1) [星星]床的内侧做了一块和床头柜同高的
  • 我为什么喜欢张嘉元? 因为他用实际行动告诉粉丝:喜欢我绝对不会吃亏,我会对得起你们的喜欢 因为他不会用那些娱乐圈不黑不白的套路与技巧去骗人,而是永远亮出自己的一
  • #周深[超话]##周深929生日快乐# 提前祝深深生日快乐! 希望这位爱唱歌的少年仍能开心歌唱⭐️ 昨天我们寝室一起协作弄活动 制作美篇的小可爱选bgm,我
  • #白敬亭[超话]# [心]#和所有的烦恼说GOODBAI##白敬亭1015生日快乐# 28岁啦~ 愿你永远保持初心 愿你知世故而不世故永远当一个快乐小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