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郑州读懂最早中国##华夏文明根在中原#咆哮万里的滔滔黄河,穿越晋陕高原后,突然折而向东,冲出豫西大峡谷,流入古老的中原腹地——郑州。这里一向被誉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民族的摇篮。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哺育了两岸人民,伴随着他们从猿到人,再向着现代人迈进。经过考古发现已证实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年的文明史。

郑州地区嵩山东南麓,广泛分布有大量的距今5万至3万年的旧石器地点。其中有人类长期居住的营地,还有专门的石器加工场所。这些遗址群沿古代河流两侧分布,系统地展示了该地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的人类聚落与栖息形态。

荥阳织机洞遗址位于郑州西南50公里处,地处嵩山北侧的低山丘陵区边缘,下层年代为5万年至3.5万年。这里的生态环境自然天成,极适宜古人类的生存与进化。织机洞遗址古人类文化涉及面很广,厚达24米,火堆遗存和灰烬层的发现,证明当时具有很高的用火能力。火的发明使人类摆脱了茹毛饮血的蛮荒时代,开始向着智人演化迈进。

新石器早期,人们已经开始以食用粮食为主、狩猎为辅的生活方式,进而结束了四处迁徙的生活——氏族社会开始出现。氏族是一种古老的社会组织,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它们有着自己的部落名称和图腾标志,如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有熊氏等。图腾是人类的原始宗教崇拜,是姓氏之源。
李家沟遗址位于新密市岳村镇李家沟村西,该遗址为目前中原地区发现的唯一一处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时期的文化遗存。该遗址所处年代距今8600年至10500年,其重要发现为细石器、局部磨光石器和素面夹粗砂陶片、大型石制品、人工搬运石块等。

裴李岗文化属于新石器早期文化,距今7000年至9000年,以新郑西北7.5公里的裴李岗命名。当时已经出现原始锄耕农业和聚居的村落,先民们过着较为安稳的定居生活。裴李岗出土典型器物为石磨盘、石磨棒、石铲、石斧、陶壶等遗物。石磨盘的形状像一块长石板,一般长70厘米左右,像鞋底状,是可供谷物脱壳的加工工具。

大约从仰韶中晚期开始,中原大地上邦国林立、群雄逐鹿,已经进入到大动荡、大分化、大变革的历史时期。城邑这一新的聚落形态应运而生。

西山古城遗址坐落在郑州北郊23公里处的邙岭余脉上,距今5300年至4800年,城垣面积约3万平方米,其时代属仰韶文化晚期的秦王寨类型。学术界认为,这一时代的文化正是黄帝及其部族创建的,西山古城被誉为“中华第一城”。西山古城遗址位于郑州地区仰韶文化聚落群的中部,东距大河村遗址约17公里,西距青台遗址约12公里,距点军台遗址约9公里,距秦王寨遗址约17公里,南距后庄王遗址约6公里,距陈庄遗址约15公里。另外,许多著名的遗址也都距西山城址不远,其时代均属仰韶文化晚期的秦王寨类型。而这些遗址中,规模超过西山古城的仅大河村一处,但是那里却没有发现城垣遗址,因而西山城址应该是这一区域的中心要邑。
《淮南子·原道训》云:“黄帝始立城邑以居。”是否可以说,中华五千年文明史起源于黄帝时代,黄帝族团发轫于郑州地区呢?

仰韶文化距今5000年至7000年,是黄河流域一支古老而强大的文化脉系,绵延数千年,纵横近万里,在世界范围内实属罕见。

大河村遗址是黄河流域又一处新石器时期的远古村落,它位于郑州市东北,柳林乡大河村西南约1公里的慢坡岗上,面积达40万平方米。大河村遗址出土了大量的古代文化遗迹和遗物,计有房基、窖穴、陶制品等。其中有一组四间东西相连的排房,共墙而建,墙壁残存最高部分达1米以上,基本可以看出当时的建筑结构和建筑过程。这组房基内出土器物相当丰富,其中一件双连壶和白衣彩陶钵格外引人注目,是大河村出土器物中最精美者。据最新报道,考古发现了大河村仰韶晚期城垣遗址,与双槐树遗址属于同时期,其走向、性质、作用对重新审视遗址在郑州地区仰韶遗址群和对外文化交流中占据的地位和作用提供了新的视角,增添了新的科学资料。

位于黄河与洛河交汇处的河洛地区,自古便有“天地之中”的说法,被视为华夏文明的核心地带。考古工作者经过系统调查和大规模勘探,已确定巩义双槐树遗址残存面积117万平方米,是一处仰韶文化中晚期至龙山文化的大型聚落遗址,距今5300年。

在此发现有仰韶文化中晚阶段的三重大型环壕遗址和封闭式排状布局的大型中心居址,具有最早瓮城结构的围墙、版筑的大型夯土地基。这座史前遗址是华夏集团文化与文明的载体,被专家学者命名为“河洛古国”,认为它很可能是黄帝时代的都邑所在地,至少是早期中国的酝酿阶段。

黄帝是上古传说中一位名动四海、彪炳千秋的大英雄。他首次实现了万国氏族部落的大融合,肇造中华文明,创造了文字和姓氏,发明了宫室城堡,以及宗教、天文学等,推动了人类文明的伟大进程。《庄子》曰:“世之所高,莫若黄帝。”从而黄帝被后世子孙尊奉为中华文明始祖。换言之,凡我中华儿女同为炎黄子孙,我们的祖根、主根皆在中原,在河南。

“唯唯客家,系出中原,根在河洛”。所谓的“河洛”,即黄河之南、伊洛水及嵩山周围一带。换言之,中原地区不仅是国家率先诞生的地方,也是中华姓氏发展的源头。

黄帝时代结束,终于迎来了万国林立、城池营垒的龙山时代。龙山文化是继仰韶文化之后,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从而构建起以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为主体的史前文化序列。一切迹象表明它们和商文化的发展一脉相承,中间没有缺环。这说明伟大的华夏文明,瓜瓞绵绵从没有断线。

夏商周三代皆建都在河洛之间,至此河南就牢固确立了其“天下之中”的政治地位。考古学家曾经在登封王城岗发掘到一座带护城壕的大型城址,总面积达34.8万平方米,从地望看,恰好与史书记载“禹都阳城”的地望相符合。王城岗古城遗址的发现,对探索早期夏文化是一次重大突破。

新密新砦城址是河南境内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的龙山文化城址,位于新密市东23公里刘寨镇新砦村西部,面积约100万平方米。中原龙山文化晚期和二里头文化早期遗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批六大都邑之一,可能是历史记载中的“夏启之居”。夏传子家天下,禹直接把王位传给了儿子启,从而将“禅让”制变为“世袭”制。

商汤灭夏后,在郑州建立起第二个王权国家,距今3600年,并且在郑州留下一座雄伟而庄严的都城遗址。郑州商城为商初“亳都”的认定,确立了该城在中国古代史上重要的历史地位,它是迄今所知我国商代最早,而且最大的一座王都。

从考古发掘看,郑州商城延续使用时间大概有上百年历史。经过几代考古人数十年的考古发掘,除探明商城城垣遗址、宫殿遗址外,还发现大量的青铜器。郑州张寨南街窖藏坑出土的杜岭一号和杜岭二号大方鼎,虽然没有安阳殷墟出土的“司母戊”铜方鼎大,却比它早100多年,是我国目前所发现的商代前期青铜器中罕见的重器。

郑韩故城南距郑州40公里,是一座享誉世界的历史文化古城,是春秋战国时期郑国和韩国的都城遗址。郑国在此建都长达390年,于公元前375年被韩哀侯所灭。韩灭郑后,将国都从阳翟(河南禹县)迁于此,而后延续130多年,于公元前230年被秦所灭。新郑是春秋战国时期,郑国和韩国先后建都的地方,影响远非一般。

莲鹤方壶出土于新郑,出土时为一对,被誉为“青铜时代的杰出代表”。莲鹤方壶设计奇特,铸造精巧,给人一种华丽富贵之感。

列鼎制度是西周时期确立的贵族等级的体现。鼎在祭祀、宴飨、随葬时的数量,依贵族身份分为五等,天子可享用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依次递减,不得逾越,这便是“藏礼于器”。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天下云扰幅裂。郑国曾用“九鼎八簋”向天下宣告自己的强盛,也向后人揭开了“礼崩乐坏”的历史事实。

中华5000年,以无与伦比的凝聚力,形成一个伟大的民族。而民族大融合的过程,即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和原居民四处播迁的历史过程。华夏文明的火种也随之洒向大江以南、闽粤之地,随后走向世界。
俯视中华民族姓氏的分布,犹如一株巨大的榕树,其冠如盖,铺天盖地。而这棵大树的根就在中原,其冠犹如繁星布满天际。(网信郑州)

#东读记#
这个月除了图片上的13本,还有一本电子版的《地球上最后的夜晚》,半本《人类补完计划》。
-
朝九晚六打工人,每天七点四十的闹钟,晚上八点到家。
-
阅读时间:
通勤的时间是一小时左右,来回就是两个小时。
午休一个半小时,去掉吃饭半小时,偶尔还睡午觉,可以挤出半小时到一小时左右。
睡前一小时,如果当天比较累,就不看。
节假日在家会看比较久,最长一天可以看近10个小时,出门和朋友们喝咖啡也会带书,随缘看多少。
-
阅读的目的从一开始的“觉得读书会有助于自我提升”到后来的“逃避现实”,再到现在,就是简单的“寻找快乐”。
-
今年给自己定了50本的目标,截止今天完成了33本,其实中途有两个月是看不进去书的,整个人比较烦躁,现在又回到阅读的状态里了,感觉很好。
-
因为阅读,对手机的依赖降低了非常多,基本不看短视频,对于流行的梗会接不上,也不知道最近又火了什么,但更加容易体会到生活中平凡又轻松的幸福。
也开始从“企图在他人身上找认同”转为“情绪价值向内求”。
不再渴求满足他人的期待与欲望,这是无穷的,永远都填不满。
但永远对新的一天新的生活新的自我抱以期待。
关于活着的滋味,仅仅尝到一点都足够令人欣喜若狂。

“天外来客”讲述太阳系“童年”故事

  研究人员提出,原行星盘气体的外流像一双“看不见的手”,参与了早期太阳系的塑造,影响了小天体和行星的形成。他们从陨石同位素含量两极化的现象入手,推演太阳系形成之初的500万年间发生的故事,并据此构建出早期太阳系天体形成的新模型。

  5月31日,我们即将迎来武仙座流星雨。一颗颗流星划过夜空,带给我们一场视觉盛宴。但其实流星的背后,还可能包含着解开太阳系身世之谜的种种线索。在天文学家眼中,流星是来自太空的信使,帮助好奇的人类了解宇宙的奥秘。他们试图从陨石中捕捉各种蛛丝马迹,揭开藏在太阳系漫长演化历程中的种种谜团。

  近日,《科学·进展》杂志刊登了浙江大学物理学院研究员刘倍贝与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瑞典隆德大学学者的联合研究成果——从陨石同位素含量两极化的现象入手,推演太阳系形成之初500万年间发生的故事。

  他们提出,原行星盘气体的外流像一双“看不见的手”,参与了早期太阳系的塑造,影响了小天体和行星的形成。据此,他们构建出早期太阳系天体形成的新模型。

  陨石成分不均是关键线索

  让我们将时间线推回到太阳系诞生后的500万年间,彼时的太阳系正处“童年期”,太阳周围环绕着一个扁平的气体圆盘。这个气体圆盘被称为原行星盘,它就像是行星们的共同“摇篮”,其中漂浮的固体颗粒可被成长中的行星所吸积。

  太阳系里的小行星、彗星或行星撞击后产生的碎片即陨石,它们的母体也形成于同一时期、同一“摇篮”——原行星盘。科学家可以通过对陨石进行研究,探索早期太阳系形成和演化的过程。

  按照物质成分,陨石可分为碳质陨石和非碳质陨石。碳质陨石含有更多的挥发性物质,包括含碳有机物和水等;而非碳质陨石则含有更多的难熔性金属元素。

  学界认为,这种差异源于陨石的母体形成时的位置。“原行星盘越靠近太阳的位置,温度就越高,挥发性物质含量就越低,主要物质是非碳质固体物质;越远离太阳的位置,温度越低,主要物质是碳质物质。”刘倍贝指出,这两类陨石的同位素含量也大相径庭。

  刘倍贝介绍,根据同位素测年法,陨石的形成时间横跨整个原行星盘存在的阶段(约为太阳系诞生之初的500万年间),它们吸积的固体物质通常而言是流通的,因此它们在组分上应该呈现出一定的连续性。然而真实的观测结果则是这两类陨石的同位素呈现出两极化,这一现象令天文学界尤为惊讶。

  刘倍贝解释道,这种两极化的现象意味着在原行星盘中,可能存在大尺度、长时间的物质隔离。

  “时间隔绝”让陨石同位素两极化

  会不会有一种力量,让原行星盘形成了彼此相互隔离的区域?有学者提出,这种力量或来自于太阳系中的“大兄长”——气态巨行星木星,即“木星开沟”理论,这一理论或许可以解释陨石成分两极化的现象。

  “木星开沟”理论提出,木星的固体核在太阳系诞生之初的100万年内形成,它凭借其巨大的质量和强大的引力,在气体盘中开了一个“深沟”,完全阻断了后续固体颗粒的内流,内外盘的固体物质自此隔绝。

  刘倍贝对这一观点存在疑问,如果木星真在气体盘中开一个“深沟”,完全阻断了后续固体颗粒的内流,那么内盘非碳质固体颗粒物会因快速迁移而消耗殆尽。这样一来,普通球粒陨石和顽火辉石球粒陨石的母体就没有可以吸积的非碳质固体颗粒物,也就无法长大。

  研究表明,这两种球粒陨石形成于太阳系诞生后的两到三百万年间,说明非碳质固体颗粒物还是能长时间流通且存在于内盘区域。

  相反地,如果木星开的“沟”不够深,就不能有效地阻挡固体颗粒的迁移,内外盘的物质还是可以流通的,就不会出现两类陨石同位素两极化的现象。“‘木星开沟’很难同时解释我们得到的太阳系陨石形成年龄和同位素含量这两大观测数据。”刘倍贝说。

  还有什么物理机制能解释陨石同位素的两极化?有别于“木星开沟”导致的“空间尺度的隔绝”,研究人员尝试从时间演化上的隔绝来解释这一现象。

  在太阳系的“童年时期”,原行星盘中的固体颗粒会源源不断从外盘区域迁移流向内盘。研究人员提出,对这一过程的研究,应该充分考虑原行星盘中气体的运动,这点在过去的工作中被忽视了。

  原行星盘中的流体遵循着动量守恒原则,盘内侧区域的气体向内流,最后被太阳吸积。与此同时,外盘的气体向外流,不断地扩充着原行星盘的外部疆域。“就像涨潮的海水,不断地向外吞噬岸边的沙滩一样。”刘倍贝说。

  考虑原行星盘气体外流效应之后,他们重新对盘内固体颗粒物的迁移状况进行了模拟,结果显示:在外盘气体外流的推动下,固体颗粒物的迁移速率和方向发生了改变,它们最终进入内盘的时间被大大延长。

  “我们发现,诞生之初位于25个日地距离以外的碳质固体颗粒,需要经过300万年才会最终迁移进入内盘类地行星形成区。”刘倍贝说。

  勾勒太阳系“童年期”的画像

  根据此次研究中指出的原行星盘气体外流效应,3位研究人员重新“复盘”了太阳系“童年期”原行星盘内固体物质的演化:在太阳系诞生之际,原行星盘内的固体颗粒物分布呈现较为明显的两极化,靠近太阳位置的内盘以非碳质固体颗粒为主;远离太阳的外盘以碳质固体颗粒为主。在外盘的固体颗粒流入内盘之前,内盘非碳陨石(包括无球粒陨石、普通球粒陨石和顽火辉石球粒陨石)的母体们靠吸积耐火物质(熔点较高的难熔性物质)而形成。

  与此同时,外盘的碳质球粒陨石母体靠吸积碳质固体颗粒逐渐长大。在约两至三百万年之后,碳质颗粒物最终迁移进入内盘。

  “行星形成早期,位于内盘的火星和地球吸积的是非碳质固体颗粒。在约两至三百万年之后,碳质固体颗粒最终迁移进入内盘。此后地球和火星吸积碳质固体颗粒成长,因而它们的同位素含量是两大类固体物质的混合。”刘倍贝说,这也解释了观测上的火星和地球同位素含量介于这两类陨石之间的现象。

  刘倍贝说,从现有的观测出发,我们并不能对木星的形成时间给出更严格的限制。现今的木星位于距太阳5.2个日地距离处,木星形成的位置学界有两种假说:一种认为木星为原位形成,成长过程中没有大尺度的轨道迁移;另一种认为木星形成于外盘较远处,距太阳大于10个日地距离。

  “我们的模型更支持后者。”刘倍贝说,因为木星大气中发现的诸多易挥发性元素如碳、磷、氮和氩,其含量均比太阳高出数倍之多,这一现象很难用原位形成理论解释。相反,如果木星内核形成于行星盘外部较冷的区域,以上易挥发性元素均以固态的形式存在,它们被木星内核吸积后可外溢进入木星的大气层,产生我们所观测到的元素增丰。

  此外,木星质量增长之余也与原行星盘相互作用,产生向内的轨道迁移。木星内移的过程中,不断地通过引力散射作用将沿途的碳质陨石母体送入内盘,产生了现今太阳系小行星带特有的群体分布和轨道构型。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超级话题# [蛋糕]#沈晓海1005生日快乐# 《9月20~9月29爱奇艺泡泡活动等你来参与》他是古装反派第一小生,他是横店小王子,他是碟战专业户,他是……好
  • 4.检查多计项结算出现多计项的错误,通常是由于设计或竣工图纸所表述的内容超过标段或承包合同范围;或是承包合同约定的工程量计算规则与常规的认识不同。7.审核时点对
  • 生命里最好的一种状态,是该看书时看书,该玩时尽情玩,看见优秀的人欣赏,看到落魄的人也不轻视,有自己的小生活和小情趣,不用去想改变世界,努力去活出自己。生命里最好
  • 2022年3月9日实操记录:本人与早盘10:40分在微.信实战裙通.知13.7元附近买.进的000815美利云.今天直.接.带.裙.里的小伙伴捕.捉.涨.停.板
  • 回想过去,我们认识了七年级二班的班长,学校篮球队队长马思远同学;胃口特好,爱吃东西特别是冰激凌,开朗热情,非常善良的中二少年隋玉;以及因缺爱不想做别人替代品的
  • 【¥63】敷尔佳 水杨酸果酸涂抹式膜*100g 这款真的很温和,对敏感肌和新手非常友好,它的成分是水杨酸+天然果酸,可以温和更新角质,减少油脂分泌,还能去黑头、
  • 刘德华确实是演员出身,但是他很早就跨界当歌手了,他发布的专辑和发布的新歌,应该是杨坤的几十倍吧?入围“年度十大热歌”的歌曲,都是在某短视频平台走红的,旋律很熟悉
  • 另外考虑到国际油价大幅上涨因素影响,预计3月交通工具用燃料价格当月同比大概率在2月的基础上上涨。值得注意的是,相比去年12月新备案的产品数量1410只、设立规模
  • 人生赏心十六件乐事:清溪浅水行舟;微雨竹窗夜话;暑至临溪濯足;雨后登楼看山;柳荫堤畔闲行;花坞樽前微笑;隔江山寺闻钟;月下东邻吹箫;晨兴半柱茗香;午倦一方藤枕;
  • 生活就怕的就是将就凑合,如果你自己的人生你都凑合着过,那你还能对什么负责?道在低处,在孩子面前没有高高在上,不能冷嘲热讽,你是我用青春换来的宝贝呀,除了爱你,别
  • #笛呆子囚牛[超话]#直播第三百六十六场٩꒰⍢ ꒱۶⁼³₌₃ 抽奖前刷变欧喷雾不一定能拥有什么,这个方法的发明者是观剑小哥哥(其实也不年轻了这哥们)他是用命换
  • 【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就美国所谓“2019年台北法案”签署成法发表声明】Chine : la loi américaine sur Taiwan nuira au
  • 这个人叫陈檀,明朝在京做兵马使(相当于城管大队长那个级别这样吧)虽说不是什么太大的官儿,但是他的家族很灵光。在中国古代,老百姓是朴实纯良的一群人,喜欢把当地名人
  • 他懂你的言不由衷,他懂你的欲言又止,他还懂你那些很多、很多的小心思......我们生活当中的很多人,并非所有人都值得你认真对待,也并非所有人值得你一直牵挂,所有
  • 袁咏仪当年选择说出来是因为她想以正确的姿态面对自己,毕竟做过就是做过,这些事情是骗不了人的,但是她也没想到自己的坦白会伤害到其他人,尤其是自己的老公张智霖,袁咏
  • 生发的季节,时令蔬菜吃的就是一份新鲜脆嫩,还伴有春天的气息。今天,还需要一把春天的菠菜。
  • !!
  • 近期的几个小想法:1,人是奇怪的生物,把捧着自己的人随意丢掉,却奋不顾身的去追不爱自己的人。-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只要走的方向正确,不管多么崎岖不平,都比站在原
  • “我周围有七八个和我年龄相仿的年轻人,都是从区内外来银川创业,之所以选择西夏区电商谷,还是看中这里的引才政策和营商环境。银川,成就了他们的创业梦  “今天下单的
  • 2022年3月30日,壬寅年二月廿八,现在凌晨两点多,雨☔️(阳台上的衣服算是白洗了)有闪电⚡️雷声很远[嘻嘻]#泉州疫情# 居家十七天了,今天终于不用再五点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