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文钞》:念佛秘诀https://t.cn/AiDbF8Ig

十余年前与吴璧华书末云, 有一秘诀, 剀切相告, 竭诚尽敬, 妙妙妙妙。又楞严经势至圆通章末后云, 佛问圆通, 我无选择, 都摄六根, 净念相继, 得三摩地, 斯为第一。无选择者, 遍用根尘识大以念佛也。念佛仗佛力了生死。禅仗自力了生死。今人能悟者, 尚不可多见。况证四果(藏教)及七信(圆教)乎。(四果七信, 方了生死。)都摄六根, 入手在听。无论大声念, 小声念, 不开口心中默念, 均须字字句句听得清楚, 此念佛之秘诀也。信愿行三, 为净土纲要。都摄六根, 为念佛秘诀。知此二者, 更不须再问人矣。(三编卷一·复明性大师书)

  念佛的宗旨, 是生真信, (即信)发切愿, (即愿)专持佛号。(即行, 信愿行三, 为念佛宗旨。)念佛用功最妙的方法, 是都摄六根, 净念相继。都摄六根者, 即是念佛之心, 专注于佛名号, 即摄意根。口须念得清清楚楚, 即摄舌根。耳须听得清清楚楚, 即摄耳根。此三根摄于佛号, 则眼决不会乱视。念佛时眼宜垂帘, 即放下眼皮, 不可睁大。眼既摄矣, 鼻也不会乱嗅, 则鼻亦摄矣。身须恭敬, 则身亦摄矣。六根既摄而不散, 则心无妄念, 唯佛是念, 方为净念。六根不摄, 虽则念佛, 心中仍然妄想纷飞, 难得实益。若能常都摄六根而念, 是名净念相继。能常常净念相继, 则一心不乱, 与念佛三昧, 均可渐得矣。(续编·复幻修大师书〔民国二十三年〕)

关于茶的句子,竟然可以这么漂亮!

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碗茶;
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
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
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
——白居易

吃饱睡觉,睡醒喝茶,抬头看天,已经黄昏。快乐的人珍惜时间,不开心混日子的人觉得时间太长。无忧无虑的人,不去计较时间的长短。

真正的安静,来自于内心。
一颗躁动的心,无论幽居于深山,
还是隐没在古刹,都无法安静下来。

你的心最好不是招摇的枝柯,
而是静默的根系,深藏在地下,
不为尘世的一切所鼓惑,
只追求自身的简单和丰富。
茶香中,一颗心慢慢沉静下来。
浮躁世界红尘滚滚,惟愿内心清风朗月。

开始入门,
觉得喝茶舒服有品味爱屋及乌喜欢茶具;
成高手,感受香醇韵滑等等,
看出品种产地制程等;

后来,从茶汤看见春天看见人生,
进而看见宇宙甚至无极;

最终,茶汤,还是茶汤,
是真水无香,是无味之味。

在千千万万的人当中
遇见你所要遇见的禅者和茶者。

在千千万万年当中,时间无涯的荒野里,
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
刚好赶上了,那也没别的话可说,

惟有轻轻地问一声:
噢,你吃茶了吗?

淡茶养精神,花茶和肠胃,
清茶滤心尘,茶之德也;

乌龙大红袍,黄山素毛峰,
南生铁观音,北长齐山云,
东有龙井绿,西多黄镶林,茶之生也;

茗品呈六色,甘味任千评,
牛饮可解燥,慢品能娱情,茶之趣也。

茶的滋味,大抵在其或苦或甜,
或浓或淡色味交织之中,
品出一种淡定的人生,
一种不可释怀的人生,
一种笑看风轻云淡的人生。

喝一杯茶是一种茶缘,
在不同的地点品饮守候着不同的缘分。
结缘,无论是结人缘,结茶缘,
还是结佛缘,结法缘,
都体现在一个“善”字上。

布施,犹如加一片茶到一大壶茶里,
少了我这一片,看似不影响茶的味道;
其实不然,丢进我这一片,
整壶茶就有了我的芳香。

虽然我施的很小,
也会充满每一滴水。

一片茶叶丢到壶里就被遗忘了,
喝的人在喜欢一壶茶的时候
并不会去单独赞叹一片茶叶。
一片茶叶是不求世间名誉的,
这就是以清净的心去施,
不求功德不求福报,
只是尽心尽意地奉献自己的芳香。

中国人有一个说法:
“茶如隐逸,酒如豪士;
酒以结友,茶当静品。”
喝酒可以熙熙攘攘呼朋唤友,
而喝茶还真是一件清静的事。

己亥(2019)年十一月十八(12:13)日吉祥
一、原文
 
【五代】清海禅师
《开悟诗》
 
实际从来不受尘,
个中无旧亦无新。
青山况是吾家物,
不用寻家别问津。
 
一、白话
 
真如原本清静不会惹上尘埃,
它无古无今因此无旧也无新。
青山本来就是我的家中之物,
用不着另外找人去询问路径。
 
三、注释
 
1、实际:即真如。实,指最高的法胜境界。际,指边缘。
2、问津:寻访或探求。
 
四、赏析
 
这首诗写作者对于禅宗真如(实际)的体认。真如本性清静,“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它既没有生,也没有灭,既没有过去,也没有现在和将来。真如是永恒的、不变的,不存在新、旧之分,所以此诗前两句说:“实际从来不受尘,个中无旧亦无新。”
 
三、四句由真如谈及自己。作为修禅者,要领悟佛祖法旨,摆脱尘世的生、老、病、死,达到超脱、永恒,必须专心一意地修行。到哪里去修行呢,作者认为,不必舍近求远,青山绿水,景色优美,环境幽雅,自己住在其间,感到十分亲切,山水如同家中之物一样,正是修禅的好地方,不必另外找人寻路问津。求佛学道不注重形式,名刹大川固然是修行的好地方,平常的青山绿水也无不可,只要心在,自然佛在,即心即佛。
 
总之,佛性,即我们人本来的灵性,从来就是清净的,根本就没有一点尘埃,就好像初生的赤子一般。而且,它无所谓新旧、古今。它无生无灭,是永恒存在的。青山、大地无不是佛性的显现。既然如此,又何必多事,何必找它的归宿,何必向人问津。
 
五、作者简介
 
清海禅师(生卒年不详),五代时人。师事招庆道匡禅师得法,居郴州(今属湖南)太平院。 https://t.cn/R2Wxlz6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韦德正式签约骑士!!!
  • 身份证将迎大变革 身份验证走进物联网时代
  • 迪拜将建火星城区:沙漠中屹立着数个穹顶 项目造价1.36亿美元
  • 王思聪批中国导演不专业:一部戏拍很多年
  • 中国将建国家公园
  • 刘涛现身市场买菜身后的男人居然不是王珂 刘涛老公破产
  • 逆袭!中国造马桶盖在欧美被疯抢,我们终将走向世界
  •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草案(2016年-2030年)
  • 日本准航母“出云”号出事 舰上11人集体中毒!
  • 全球竞争力排名 香港第6中国大陆27
  • 第46人到案!“百名红通人员”徐雪伟回国投案自首
  • 复旦大学长江学者钟扬教授不幸车祸去世,他倒在了为人类寻觅种子的路上!
  • 李晨范冰冰见家长了,你有什么想要问的吗?
  • 父女考入同校同专业 男友跟父亲同一宿舍......
  • 小米校招风波道歉能否平众怒 对涉事员工通报批评
  • 从南北“稻香村”之争讲申请注册商标的法定程序
  • 早报 | 又一韩国品牌撤出中国,易买得退出中国;乐视金融30亿并入乐视致新
  • 奥巴马1年赚4亿
  • 听说瑞士售卖山区空气,我能说的只有羡慕
  • 加班10天给10万!员工竟然表示:我没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