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南浔共富“侧记”:“富庶水乡”再现繁华江南】

#共同富裕看浙里##美好生活的浙里向往#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练市镇农兴村,一幢幢乡村别墅拔地而起,卫生服务站、日间照料中心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现代化的美好生活,对于当地农民来说,变得触手可及。

  “耕桑之富,甲于浙右。”南浔自古藏富于民,以“四象八牛七十二黄金狗”为代表的浔商,更是成为一个时代的标签。在浙江先行探索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新时期,南浔,以探路先行姿态,再现繁华江南景象。

  2021年1月,南浔在浙江率先提出“高水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共同富裕示范样本”目标;3月24日,又出台《南浔区高水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共同富裕示范样本行动方案(试行)》,探索推进共同富裕的路径日益清晰。

  高质量发展先行:夯实共同富裕物质基础

  南浔历来富庶。

  改革开放以来,该地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生产出中国第一台洗衣机(春蕾牌)、第一台脱排油烟机(铁马牌),并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三电一板”(电机、电梯、电磁线、木地板)特色产业集群。

  2020年,该区地区生产总值(GDP)467.83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3.3%;财政总收入67.22亿元,同比增长5.5%;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投资、民间投资分别同比增长7.6%、28.6%、16.6%。

  欲建“共同富裕示范样本”,意味着南浔不仅需要突破传统发展路径,还要进一步践行“八八战略”,创新思维,推动高质量发展。

  眼下,其正在执行一项宏伟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加速引入聚集总投资近千亿元的“长三角光电湾”通信产业集群。

  走进总投资达290亿元的泰嘉光电项目一期施工现场,大型施工器械和卡车来回穿梭,一派热火朝天景象。

  “我们预计可以在今年10月正式点亮生产线,下线第一片8.5代液晶面板,填补浙江省行业空白。”泰嘉光电项目主管刘武君说,作为产业链核心节点项目,泰嘉光电上下游产业链年产值高达1000亿元。

  “无中生有”布局光电通信产业,折射出南浔对高质量发展模式的新探索。

  “我们要打破原本被动承接周边大城市溢出效应的思路,把自身资源禀赋放到都市圈、城市群乃至更大范围中去寻找新定位,实现‘弯道超车’。”南浔区共同富裕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

  推动共同富裕,“三农”是短板。在南浔,数字化改革为其破解难题。

  南浔旧馆街道占地6000余亩的星光数字粮油示范基地内,“数字农田”智能管理平台上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光照强度等参数实时变化,农作物生长情况一览无余。

  2020年,南浔借助物联网、5G通信等技术应用,打造集多种数字化服务于一体的“公司+家庭农场”产业化联合体,已有1610户农户加入。

  当地种粮大户田水芳种了16年田,从没像现在这样轻松过,“承包了1000多亩地,人力成本节省了一半,亩均收益却提高了一倍多。”

  眼下,南浔已累计争创浙江省级农业数字工厂8家,居浙江之最;建立数字化平台3个,辐射面积15万亩。

  “十四五”期间,该区还将实施万亩园区、万亩红美人柑橘、万亩跑道鱼、十万亩稻虾、百万头湖羊“五个万”工程,使农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助推实现共同富裕。

  城乡区域协调引领:实现公共服务优质共享

  城乡差距的缩减,是共同富裕最直观也最直接的实现路径之一。一组2020年的数据,让我们对南浔的共同富裕之路有着更直观的感受。

  2020年,该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907元,同比增长6.2%;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62∶1,远低浙江平均;低收入群体人均年收入达2万元,放眼中国区县鲜有出其右者。

  人均GDP突破1万美金后,如何有效破解乡村用地不足、资源约束等矛盾,形成先富帮后富、建立有效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的长效机制,成为浙江开展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过程中迫切需要探索创新的问题。

  为此,南浔在“田野”里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驱车驶入南浔镇息塘村,一座座农家别墅依水而建,展现出江南水乡的温暖柔情。

  昔日的污水塘变身小花园,复垦后的土地规划成水田,村集体经济从负债205万元到增收323.4万元……息塘村的变迁,是南浔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成果。

  近年来,该区以资源整合和要素凝聚为手段,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着力破解以往农村土地利用碎片化、无序化、低效化的难题,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实现乡村内生发展。

  息塘村原党总支书记周美凤直言,此举不仅为村庄腾出了发展空间,也吸引外来投资者的目光。眼下,“采菊东篱”农旅项目与时光列车主题宿营项目,让该村成为长三角乡村旅游焦点之一。

  征途漫漫,而今迈步从头越。争创“共同富裕示范样本”,如同一条历史纵贯线,一头连着南浔的发展基础,一头连着南浔的未来规划。

  南浔要创建的城乡均衡,并不止于收入差距。“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愿景目标的提出,体现出其对共同富裕更深层次的要求。

  2014年,南浔便开始执行中小学教师跨校交流制度,推动骨干教师由城镇往乡村走,由西部往东部走,均衡区域内的优质教育资源;到2025年,该区“三馆一室一堂”将实现全覆盖。

  此外,南浔推动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站分级分类改革,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形成“15分钟健康服务圈”;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提升医疗保障水平,到2025年,该区户籍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9.8%以上……

  眼下,重塑水晶晶南浔、建设美丽繁华新江南、高水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共同富裕示范样本”,南浔正在路上。

  文明和谐家园展示: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富足的精神力量,是推进共同富裕的不竭动力。围绕文化共有,构建打造新时代文化精神家园,成为南浔争创建设“共同富裕示范样本”的文化自觉。

  自古以来,“崇商重教、信义向善、开放包容、敢闯进取”便是南浔的精神内核。依此脉络而下,重仁博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为南浔人所传承力行。

  从“单打独斗”到组织团队,南浔镇堰四幼儿园园长朱惠芳投身公益11年,带领社工团队成员走进学校、社区、企业,从“思想引领、科普教育、医疗健康、传统文化、社区治理”五大方向为民众提供服务。

  “深入基层,带领大家在精神层面共富,是我现在正在努力的方向。”在朱惠芳看来,共同富裕不仅是指物质层面,同样包含精神维度,“精神富足,是人在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面向。”

  作为南浔的传统文化与精髓之一,慈善基因,早在热心公益的浔商群体中便有体现。

  顾乾麟创办的“叔蘋奖学金”,是中国私人创办历史最长、受奖学生最多、设置学校最广的奖学金;蔡崇信设立的慈善基金会,每年捐助1亿元用于公益……

  在继承历代先贤智慧的基础上,南浔挖掘整理近代浔商群体、名门望族所孕育形成的传统家训家风,于2017年起展开“最美家风”建设,持续推动该区精神富有建设。

  以练市镇荃步村为例,10年前该村只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如今不仅修订出版了《荃步村志》,还建起一个200多平方米的村史馆,锁住“乡愁”。

  “实现物质富裕后,村民对村子也更有信心,精神上变得自信自强,更具凝聚力与向心力。”荃步村党总支书记汪荣林说。

  盛世修志,志载盛世。如今,南浔镇、练市镇、双林镇、菱湖镇等均已修订镇志,南浔辖区内50多个行政村实现村史上墙,成为老百姓记住乡愁、传承文脉的系统工程。

  面向“十四五”,“精神富有”在南浔关于共同富裕的“愿景”中又被提及,深刻影响着其创建“共同富裕示范样本”的整体进程。

  正如南浔区委书记杨卫东所言,共同富裕没有旁观者,都是参与者、建设者,要把全社会所有的民众都发动起来,才能实现共同富裕。

  放眼当下,在南浔这片70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套共同富裕探索之路上的“南浔闭环”,已初现雏形。而故事,仍在继续。

(中新网)

立法促振兴 乡村旅游迎来新机遇

近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这部法律自今年6月1日起施行,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乡村振兴促进法不仅明确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当遵循的原则,还从产业发展、人才支撑、文化繁荣、生态保护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定。作为综合性产业,旅游业涉及面广、带动力强、开放度高,近年来在推动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乡村振兴促进法的出台,为各地发挥资源优势,推动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等乡村产业发展,进一步发挥旅游产业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提供了法律遵循。在国家乡村振兴政策、立法推动下,乡村旅游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发展旅游产业
乡村振兴促进法明确规定,各级政府应当发挥农村资源和生态优势,支持红色旅游、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乡村产业发展,支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等建设。这一规定为各地乡村旅游加上了一层法律保障,让各地势头良好的乡村旅游更加健康稳健地向前发展。

近年来,各地因地制宜发展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等产业,走出特色产业发展之路,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持续动能。

作为革命老区,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近年来,该县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推出“红色旅游+研学”“红色旅游+生态旅游”“红色旅游+康养休闲”等组合型旅游产品,打造一站式特色旅游品牌。“旅游业是‘十四五’时期安远县加快农村发展建设的重要抓手。我们将充分利用红色资源优势,把发展红色旅游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的关键增长点。”安远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将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先后获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浙江省全域旅游示范县。“乡村振兴促进法的出台,有利于规范乡村旅游建设,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村强民富。下一步,我们将不断丰富乡村旅游产品供给,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努力建成长三角地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县。”长兴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刘文献说。

每逢假期,甘肃省嘉峪关市的农家小院、特色民宿都会吸引众多游客。近两年,嘉峪关市以项目建设、节会经济、产业发展、环境整治为抓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拓展休闲观光、田园采摘、农家美食、乡村民宿等新业态。“今年,我们将推进文殊镇石桥村百亩梨园景区、‘横沟屯’民宿扩建、安远沟民俗村田园综合体等项目落地实施,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鼓励农户积极参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嘉峪关市政府郊区工作办公室副主任白映栋表示。
坚持农民主体
乡村振兴促进法提出,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民主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维护农民根本利益。这一规定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引,可以确保农民分享乡村旅游发展红利,实现“自我造血”式发展。

实际上,各地近年来在发展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农民享受旅游业发展红利。

四川省宜宾市高县来复镇通过“土地流转+务工”“技术支持+保底收购”“集体经济入股旅游项目”等模式,让村民深度参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四川早白尖茶业有限公司在该镇发展茶产业和乡村旅游,公司总经理欧志文介绍,村民除通过土地流转获得租金外,还能通过务工,入股木屋酒店、高山漂流等旅游项目获得收益。“只有通过有效的联结机制,切实调动农民积极性,才能让乡村旅游不断壮大,让当地百姓持续增收。”下一步,来复镇将在财政资金、社会资本、集体经济、村民个体之间继续探索更加有效的联结机制,形成“共建、共享、共治”的良好局面,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迎水桥镇沙坡头村村委会按照村民意愿成立了沙坡头村服务公司,鼓励村民承包经营沙坡头旅游景区的羊皮筏子等项目。“在发展旅游业过程中,我们始终尊重农民意愿,鼓励他们参与乡村旅游发展。去年,村民大会已同意将沙坡头村建成景区。现在,我们一边规范农家乐经营,一边引进专业运营人才,希望能尽快把沙坡头村打造成为集休闲、娱乐、观光、餐饮、住宿、采摘为一体的生态旅游观光景区。”沙坡头村村委会主任牛树静说。

贵州省黔南州福泉市牛场镇水源村以党支部为引领,以社会组织为补充,制定村规民约,让村民参与产业发展。“我们积极探索和推广‘支部+合作社+农户’抱团合作模式,扎实推进村社合一,积极探索组社合一,成立了3个股份经济合作社,由村民自己管理。目前,村民已集资400余万元,建设了4个特色鲜明的农家乐,持续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水源村党支部书记文定才说。

走进贵州省黔西南州晴隆县阿妹戚托小镇景区,一栋栋彝族风情浓郁的特色小楼依山而建,成为热门打卡地。这是一个有浓郁苗族、彝族风情的易地扶贫安置点,当地在安置点基础上打造了景区,景区鼓励搬迁村民积极参与旅游业,保障每家都有稳定收入。“下一步,我们将为村民提供更多就业渠道和培训机会,并设立社区新市民服务中心等。”阿妹戚托小镇景区副总经理车王燕说。
推动绿色发展
乡村振兴促进法强调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其中提出,国家鼓励社会资本到乡村发展与农民利益联结型项目,鼓励城市居民到乡村旅游、休闲度假、养生养老等,但不得破坏乡村生态环境,不得损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这一规定为乡村旅游发展设定了“红线”,可以引导各地更好践行“两山”理念,促进可持续发展。

近几年,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各地坚持生态优先,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

青海省互助县油嘴湾生态文化景区董事长任臣义表示,乡村旅游具有资源消耗少、能耗低的特点,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乡村旅游企业,油嘴湾生态文化景区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充分挖掘生态资源,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注重规划引领,按照山、水、林、田、湖的自然分布,打造风景怡人的乡村景象;严禁大拆大建、过度开发,注重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让绿色成为乡村旅游的底色。

“在开发过程中,我们坚持‘绿野生态、科普教育’的规划理念,结合当地特色,以特色蔬菜、园林花卉、优质水果、旅游观光为依托,以农游一体、综合开发、科技支撑、优质高效、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为导向,打造了集戏水、娱乐、餐饮、休闲采摘等为一体的综合旅游景区。”内蒙古自治区黄河麦野谷景区总经理张飞介绍。

广西崇左市大新明仕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万江燕认为,发展乡村旅游,良好的生态资源环境是基础。为保护绿水青山,该公司建设了景区污水处理系统,制定了严格的排污、取水、河道管理等制度,并对景区周边乱搭乱建、生活用水排放和生活垃圾处理等进行监管。“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秉持绿色发展理念,以休闲生活为核心,以自然风貌为依托,通过保护性开发,打造中越边境山水田园度假区。”

【2020年全省共报告肺结核病例24000多例 发病率下降!】
3月18日,2021浙江省健康知识普及专列首发仪式暨第26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宣传活动在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举行。据悉,从3月起,我省将在杭州地铁一号线开通健康知识普及专列,首发为结核病防治科普知识。
2021年3月24日是第26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的主题是“终结结核流行,自由健康呼吸”。省卫健委疾控处负责人通报了2020年肺结核工作情况。2020年全省共报告肺结核病例24521例,报告发病率降至41.92/10万,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达到63.91%,登记满一年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成功治疗率达92.57%,发现耐药肺结核患者475例,耐药肺结核患者纳入治疗率达到90%以上,治疗满2年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成功治疗率达到70.22%,如期完成“十三五”规划的目标任务。(浙江之声记者吴迪、通讯员任少凡、王伟)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看着你们从小小的一个慢慢宽厚肩膀,从小小星光绽放璀璨星河,一年又一年,你们在找成长的答案,我看到了,很多人都看到了。没关系,大家都在成长。
  • 别等老了才明白,真正的爱不是嘴上说了什么,而是实... #每日一景#【黄河流凌美不胜收】黄河是一条源远流长的生命之河,流经巴彦淖尔市磴口县52公里。感悟这一生别
  • 耶P5678 吃吃吃[舔屏]别管我了胖死我[舔屏]P9时隔几个月 再次入了一件小裙裙(感觉有点幼稚了不敢穿 身边的人都说很好看叫我快穿 栓q[愛你][愛你]
  • 老妈在一旁扶着,很小心,这孩子如今成了去哪家的掌上肉,小心异常,现在的孩子可不就是这样。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出生的时候会不会也这样,我猜不是,那时候父母又年迈好几岁
  • 我心里掠过一丝莫名的快感,我们俩这么多年来的战争,就算我从来没有赢过,但总是能让他筋疲力尽,这样我也不至于输得太难看,不是吗?我没说错,他真的已经精疲力尽,不再
  • 阿吉仔饼铺·厦门老字号(中山路店)从古早味,到现在的厦门火爆的网红店,闽南特色的花砖包装,让人眼前一亮,还有很多特色口味的馅饼,现场还很贴心的摆放了试吃台,每个
  •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路要走,每个人走的路又不同,有的人的路平整,有的人的路崎岖,每个人走路的姿势又不一样,有的人用跑的,有的人大步,有的人左顾右盼,有的人想看看有
  • 刚刚看见了周柯宇、刘冠佑、胡文煊、许嵩的生日宣传视频、黄家驹5.15佛山站的宣传在同一个大屏上不过生日应援视频只有最后一闪而过的0.1s名字 本路人真的记不住!
  • #民国大侦探# 我的评分:[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胡一天 民国大侦探# hyt#胡一天 司徒颜# “真相无所惧,唯怕被隐瞒”身为律师的司徒颜伸
  • 在回复的私信里问可不可以附赠“空气”被义正言辞(bushi)地拒绝了[苦涩]。“不行的哦空气是空气”。
  • 当下中国特色的法制环境,刑事案件的当事人及其家属,产生“不管有罪无罪,早日回家为上”的认知。#关于理想# 前两天听到一个人讲自己的理想,希望用自己的力量推动中
  • 此次行动执法人员提前掌握了砂船锚泊相关信息,利用海水低潮时期,果断出击,合力“围歼”了冲滩锚泊在湄洲岛汕尾沙滩上的9艘砂船,并由湄洲镇政府集中看管,防止船舶逃逸
  • !!
  • 体验人工智能LOGO设计,30秒上百套方案:#新歌速递# | 赛车手尾形明纪与SUPER EUROBEAT达成联动!全美人气No.1的车赛——“纳斯卡车赛”参与
  • 脚下的路,没人替你决定方向,心中的梦,没人替你实现,风吹雨打知生活,苦尽甘来懂人生,其实人生就是一种感受,一种历练,一次懂得,告诉自己,人一定要靠自己,没有等来
  • 逍遥丸,这些人慎用通过以上,我们知道:其实不分男女,都可以用逍遥丸,它也不是女性的专利,所以男性朋友要重视药的本质作用,而非外界的“评断”用之前找附近的中医师进
  • 库里今天在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这绝对是不可思议的一天,对我自己和我的家人来说都是令人惊喜的时刻。”“这种自豪感就是今天的意义,我对今天每个人的到来都感激不尽,
  •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人生百年如寄,且开怀,一饮尽千钟。
  • (←让对方释放情绪)想了这么多天,我也想通了很多事,也知道我们哪些地方有问题。(←让对方释放情绪)想了这么多天,我也想通了很多事,也知道我们哪些地方有问题。
  • 掌握确凿线索后,警方远赴山西大同、安徽安庆、望江县等6个地市实施抓捕,团伙内19名成员被抓捕到案。诈骗团首先使用软件群呼广撒网,再由接线员一对一交流,向受害人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