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林肯发表对华政策演讲之后,在国内外都很受关注,也有不少人从各种角度进行了解读。有人强调布林肯说的不愿意和中国冷战,也有人强调布林肯只是为美国的实质性冷战打掩护,所以中国现在已经没有退路,只能丢掉幻想,准备斗争。

这两种说法当然都有道理,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布林肯这个讲话的已经确认的几个基本前提条件,正是在这些条件之下,布林肯提出了美国现在的对华政策。这些条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一,确认中国有改变现行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意愿,这一点其实我们一直也不讳言,除了一直有“洋五毛”鼓吹“当中国统治世界”之外,我们国内也经常在讨论改革目前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因为我们认为目前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是不平等,不均衡的,是需要改革的。

二,美国确认中国不仅有改变现行国际政治经济体系的意愿,而且还有这个能力,也是目前唯一有这个能力的竞争对手。这一点我们也同样一直在强调,十多年前就有人提出了这一点,随着中国经济的强势崛起,西方文明正面临着五百年来未有之大变局,而且可能是颠覆性的,中国要取代西方成为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核心地位。

三,中国不仅要改变现行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而且还对美国和欧洲主导下的二战以来的价值观构成了严重的挑战。这一点同样是我们自己也一直在讨论的,也就是我们一直在强调的在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当年对欧美的批评,在许多问题上甚至是完全对立的,尤其是在诸如人权和民主自由这些议题上,我们一直将这些视为美国霸权的一部分。

此外,还有一个前提条件是很容易被忽视但却非常重要的,这就是俄罗斯在这个结构中的作用。布林肯强调了这一点,虽然俄罗斯总统普京的战争仍在继续,但是美国现在主要需要考虑和应对的是中国的挑战,而不是俄罗斯。

虽然俄罗斯在过去三十年里的衰落肉眼可见,但是俄罗斯的军事实力一直被视为对西方的巨大威胁,尤其是俄罗斯在过去十年多次在与欧美的对抗中不落下风,更加确认了这一点。

但是,通过俄罗斯在乌克兰战争中的表现,让美国确信俄罗斯已经没有能力挑战现行的国际政治经济体系,即便是俄罗斯和普京有这个意愿,现在美国也认为他们没有这个能力,已经不足为虑。

当然,在过去十多年里,美国一直在调整国际战略,从奥巴马时期就已经提出的亚太再平衡,到特朗普时期对中国发起的贸易战,到现在拜登政府的印太经济框架,都是在把战略重点转向亚太地区,也就是针对中国,将中国作为主要对手的部署。

但同时也不能否认的是,在美国的国际战略中,欧洲始终处于优先考虑的地位,如果欧洲面临危险,美国的重点就一直会放在欧洲。这也算俄罗斯通过在乌克兰的所谓特别军事行动展示出来的实力,让美国已经确认俄罗斯已经不足以对欧洲形成太过严重的威胁。

假如我们设想一下,俄罗斯在这次特别军事行动开始之后,能够快进快出,速战速决,在乌克兰战场上来去自由,无论是三天完成预定目标撤退,还是一星期就结束战争,美国都会毫无疑问的把重点放在欧洲。

而现在俄罗斯的军事行动已经持续了三个月,仍然看不到结束的希望,美国得出的结论自然是欧美只需要付出比较低的代价,就足以牵制俄罗斯了,现在必须要把重点放在中国这边,因为留给欧美的时间不多了。

这也就是布林肯说的,拜登政府认为,未来十年将是决定性的。也就是说,未来十年美国如果不能成功遏制中国,保卫其主导下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那么欧将会万劫不复,也不会再有反抗的机会了。换句话说,从美国的角度看,未来十年就是这场长跑的最后一百米的冲刺,欧美不能输,也输不起。

在这一点上,我们的判断实际上也是一样的,也认为这十年最后的冲刺如果不能成功,被欧美遏制住,在竞争中失败,那么中国也将会万劫不复,甚至过去一百多年的艰难奋斗都会尽付东流,最好的结果就是变成一个大号的日本,更糟糕的结果则是拉美化。

这也是国内一度出现的关于修西底德陷阱的讨论的现实意义,还有国内这十多年对日本的广场协议反复强调的意义所在。

在这个意义上说,都是千年的狐狸,谁也没玩聊斋。虽然布林肯这次全面阐述了美国对华政策的转折,但是这种调整实际上在十年前就已经开始了,中国当然也没有闲着,也对这种局面有非常清晰的认识,也在为最后的决战做准备。

那么是不是如有些人所说的那样,现在就已经到了丢掉幻想准备战斗的时候,已经没有回旋余地了呢?至少从目前来看,中美双方都还在尽力避免正面冲突,都还在争取要文斗不要武斗。

布林肯说,美国接下来的策略是投资,调整和竞争,但是不是冷战,中国也没有完全用对抗性的思路来应对。美国拉着东南亚和亚太一些国家组织印太经济框架,中国并没有正面对抗,而是表示正在积极探索加入的可能性。

也就是说,中美双方都清楚,斗争已经难以避免,但是这种斗争是长期的,艰难的,谁都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而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既然是持久战,就不要指望速战速决速胜,也不要过于害怕斗争,陷入失败主义和投降主义。

这是未来我们必须要面对的现实,有斗争有合作才是现实的,一段时间斗争占主流,一段时间合作占主流,一段时间对手占上风,一段时间我们占上风。这些都是有可能出现的。对手占上风的时候我们不能悲观失望,我们占上风的时候不能骄傲轻敌,这都是非常重要的。

#布林肯发表美对华政策演讲#

又下雨了 沉默着听窗外的雨声 七八点的时候忍不住推开了窗 风卷着雨吹向了我 闭上眼睛的时刻反而无比清醒 “為什麼不在下雨的時候抱抱我呢” 我张了张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口 或许只能始终当一个哑巴 我太悲观了 表现冷漠的同时湿润了眼眶 只是心情像湿漉漉的海绵 阴郁沉闷乏味压抑 每每低落的时候我都想一个人发呆 只是因为我太胆怯了 我想我的无聊会让人心生厌倦 或许也已经被讨厌了吧
还是睡觉吧 晚安

人类的本质就是磕CP!
快乐!

第一期看完
当我知道Yuki是 ”这么大一个V“ 的时候
我对结局就非常悲观了
毕竟娱乐圈新人、各路网红去恋综节目露脸是一个基本操作

但3期看下来
也许是Yuki太直击我这个直男的心脏了
也许是项总略带木讷和幽默的作风
也许是对B站以及这个系列节目的滤镜
我反正是信了
麻烦再骗我一段时间
给我这个不断在工作中受挫的单身狗一点糖吃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绣绣姐的“生活之所以可爱,是因为遇到了可爱的人,谢谢可爱的时光和音乐,让我遇到了可爱的你。”是爱伙伴也被伙伴爱着的老幺小葵花公主了。
  • 这里其实是在说,接下来要见的,是个很重要的人哦。至于他爸为什么要他转来,后面也给了合理的解释,因为他爸是这学校的老师嘛,自然想看着儿子在自己眼底下毕业。
  • 铁、多种维生素和益生菌的缺乏会使胃肠动能力下降,引发腹胀、便秘等一些列问题。患腹泻的孩子,肠道更需要复合维生素、微量元素锌、益生菌等支持,帮助肠上皮细胞的复原和
  • 猪形存钱罐,印尼抓哇岛,15世纪 #museumarchive# #BurgerArt# #AncientArt# #archaeohistories## A
  • “自媒体”英文为“We Media”。派对还是有,但都小型化和私人化了。
  • -铭记历史才能更好的翘首未来呀--再见三好表彰自己也是大二的学姐啦 -好久没和我的好大鹅不急不忙吃了晚饭再慢悠悠的畅谈逛回去了,去了新专业真的会很想念和鹅子的上
  • 1971年4月28日,在米兰Circolo del Giardino推出一个“prêt-àporter”系列。这被视为“Prêt-à-porter”(成衣)系统
  • #任嘉伦[超话]##任嘉伦冬至在趣拿开机了# #爱仕达品牌代言人任嘉伦# #任嘉伦马克华菲品牌代言人# h a v e a s w e e t d a y
  • 这个行业必须要急时掌握人们的需求,不然开发的楼盘只能闲置甚至是烂尾了。不是说人们对住房的需求增加了,而且房子的功能已经不是单一的用来住了。
  • !#斗破苍穹云韵[超话]#就像无数弯曲的河流一般,所有的一切最终都会汇合在那如今不可见的入海口上。
  • 可能你会疑惑,我一联系他,他就反感,怎么办?亲爱的,这就是你联系时,传达的信息和情绪不对的问题,这不是你们保持联系的问题。
  • #谁会不喜欢惊喜呢#生活总是不会缺少浪漫✨ ✨ #时一的碎碎念# _ 昨天晚上刷课的时候太无聊了也不知道干什么就把周周峰送我的小积木拼了起来中间 拼错了两次哈哈
  • #食物语手游[超话]#我又来蹲互关了[doge](逐渐质朴的开头)要是有姐妹扩列也欢迎,不过我比较懒,企鹅常驻,看到就回(基本秒回) 懒指的是懒得发空间懒得看空
  • #IU[超话]# #IU碎片集# onlyU消息 - 211229 IU 《碎片集》主打『冬眠』 때 이른 봄 몇 송이 꺾어다 折几束早春 너의 방 문 앞
  • 加速膨胀的宇宙 已完成:10% 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有一些科学家想要解决这个问题,但是都面临一个很大的困难,就是我们怎么才能判断到底是哪一种情况呢? 宇宙学
  • #宇宙杂谈##天文##科普#宇宙是非常辽阔的,目前的观测数据表明,仅仅是可观测宇宙的直径,就长达930亿光年,其外可能还有空间,但我们现在还看不见。银河系与仙女
  • 该器是目前已知体量最大的玉璜,玉质上乘,在当时也应是异常珍贵的玉器。另外一种对我有影响的东西就是佛,佛和京戏是我生命中两个最重要的部分。
  • 但如果,你婆婆是那种鼠肚鸡肠的人,因为你知道了她的所谓的糗事而记恨于你,那么,这样的婆婆以后你们相处起来矛盾会越来越多,所以有条件的话就从婆婆家搬出来,你们夫妻
  • 【#温州一单位两人主动投案#】温州市粮油储运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李国华、仓储调运部经理金秀新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主动投案,目前正在接受温州市纪委市监委驻市国资委纪检
  • 4一个人明白自己能做什么远比自己想做什么重要得多,前者需要给自己设定一个现实的疆域,是一种尽力而为的勤奋,后者是任性催生的热情,往往来自于对世界的无知和自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