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龙树与玄奘对阿难悟道的讹传》的简略说明:
四阿含经相对零散,要想理清头绪非一日之功,也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清。简单地说,阿难是在拘尸那竭城,佛涅槃地,僧众大会确定他为结集人选之后,随团经毗舍离,向王舍城进发的途中,在毗舍离受金刚子鞭策,悟道的。到王舍城时,也就是在结集前,他就悟道成为俱解脱阿罗汉了。五百结集,恐怕大家都听说过,这是多部律典明确记载的。有关经文除了《中阿含经》侍者经,还可以参考《增一阿含经》序品。律典也可参考。
如《五分律》:“世尊泥洹未久,大迦叶在毗舍离猕猴水边(陂岸)重阁讲堂…阿难在毗舍离恒为四众昼夜说法…有跋耆比丘于彼阁上坐禅…作是念:阿难今于学地…常在愦闹多有所说。既入定观见应有所作复作是念:我今当为说厌离法使其因悟。便往阿难所为说偈言:静处坐树下,心趣于泥洹,汝禅莫放逸,多说何所为?诸比丘亦语阿难言:汝应速有所作,大迦叶今欲集毗尼法而不听汝在此数中。阿难既闻…初中后夜勤经行思惟望得解脱…后夜垂过身体疲极,欲小偃卧头未至枕豁然漏尽。”
时间:佛灭后不久。僧众大会召开地:拘尸那。出发地:拘尸城。阿难成道地:毗舍离。目的地:王舍城。
地理位置:毗舍离在恒河以北,王舍城在恒河以南。从佛涅槃地去往王舍城,必经毗舍离。
龙树的《大智度论》错谬连篇,不能一一指析。仅摘录一段:
★是时大迦叶作是语竟。住须弥山顶【将佛涅槃地僧众大会,改在须弥山顶召开,我佛尸骨未寒,不是就地开会,反而抛开聚集在佛灭地泪痕尚在的一般信众,跑到须弥山上干什么?是借开会之机游山玩水吗?此时扯这种无意义的神话不着调,与圣典朴实之风不相应!】。挝铜揵稚。说此偈言:佛诸弟子,若念于佛,当报佛恩,莫入涅槃。【须弥山上什么境界,什么地方,何来揵稚,何用敲钟者为?圣典从未有佛僧跑到须弥山顶敲揵稚一说!编瞎话固然不需要客观依据,管他有没有,老子就是要敲钟!然而佛道就是涅槃道。劝人“莫入涅槃”,何以自度,何以度人,居心何在?否定涅槃就是从根本上颠覆四圣谛,颠覆佛教,是大邪说!】是揵稚音大迦叶语声。遍至三千大千世界。皆悉闻知。【色界无想天、无色界天就听不到,怎么可能皆悉闻知?还动辄就是三千大千世界皆闻,如此大话岂非妄语?】诸有弟子得神力者。皆来集会大迦叶所。【无神力者就不能来了,僧众大会开成了精英大会,这样的大会能代表广大僧意吗?!】
尔时大迦叶告诸会者。佛法欲灭。佛从三阿僧祇劫。种种勤苦慈愍众生学得是法。佛般涅槃已。诸弟子知法持法诵法者皆亦随佛灭度。法今欲灭。【佛生前预言:我灭度后“正法余有五百年”,凭什么说,佛灭了知法圣众甚至诵法者也都随之灭尽?凭什么说佛法现在就要灭了?这种表述不适度,不客观,不如实。这样的但不限于此的非时语、非实语很多。】未来众生甚可怜愍。失智慧眼愚痴盲冥。佛大慈悲愍伤众生。我曹应当承用佛教。须待结集经藏竟。随意灭度。诸来众会皆受教住。
尔时大迦叶选得千人。【五百结集律典记载明确一致,是五百圣僧,凭什么杜撰千人?人数都搞错了,还论什么论!】除善阿难。尽皆阿罗汉得六神通。得共解脱无碍解脱。悉得三明禅定自在。能逆顺行诸三昧皆悉无碍。诵读三藏知内外经书。诸外道家十八种大经尽亦读知。皆能论议降伏异学。。【第一次大结集尚未开始,就有三藏经典了吗,那还结集什么?岂有此理!】问曰。是时有如是等无数阿罗汉。何以故正选取千人不多取耶。答曰。频婆娑罗王得道。八万四千官属亦各得道。是时王教敕宫中。常设饭食供养千人。阿阇贳王不断是法。【这不是将正规严肃庄重的羯磨法会开成一言堂了吗,还有没有依法办事,几白羯磨的戒律观念?结集佛经这么重大的大事件,一个人直接作出决定,随口说说就行了吗?简直就是开玩笑!频婆娑罗王得道一说也不准确,在圣典中,得道和得度是不同的,前者是得阿罗汉道,后者是成须陀洹。实际上,频婆娑罗王是以初果人的身份往生北方天王天的。】
尔时大迦叶思惟言。若我等常乞食者。当有外道强来难问废阙法事。今王舍城。常设饭食供给千人。是中可住结集经藏。以是故选取千人。不得多取。是时大迦叶与千人俱到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众所周知,首次结集发生地是七叶窟,它是毗富罗山之石窟。哪里是耆阇崛山?这么重要的地方也搞错了,人数也搞错了,还论什么论!当时饥荒遍地,王舍城稍微好于毗舍离,五百人吃住三个月已经够呛了,龙树凭什么要多加上五百人,集体办伙食四事供养,在饥荒年月,这不是存心要加重当地人民的负担,损害僧众的高大形象吗?】告语阿阇世王。给我等食日日送来。今我曹等结集经藏不得他行。是中夏安居三月。
初十五日说戒时。集和合僧。大迦叶入禅定。以天眼观今是众中谁有烦恼未尽。应逐出者。唯有阿难一人不尽。余九百九十九人。诸漏已尽清净无垢。【正文已经说过了,此时阿难身在首次结集地,早就是大阿罗汉了,凭什么将其驱逐出去?现在才知道资格审查不晚吗?在结集开始时将主诵者逐出,不耽误事吗?在安居夏坐期间往外撵人,如法如律吗?你道大迦叶尊者是大傻瓜吗?这么不会办事,这么昏聩没有章法吗?凡事都要打个提前量,把准备工作做在前头,是大迦叶大阿罗汉不懂,还是龙树不懂啊?】
大迦叶从禅定起。众中手牵阿难出言。今清净众中结集经藏。汝结未尽不应住此。【硬将比丘当众拉出是很粗暴的行为,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这样干的。大迦叶也从未干过这种事。圣典中记载佛欲说戒,见会中有不清净人,自己不发露又不退场,佛若说戒,其人难以承受,故佛再三不肯说戒。大目揵连无奈,只好拉出调达党羽马师等,本人不清净又赖着不走,也只能如此。阿难就大不同,他是什么人,信佛人差不多都知道一些。总之一句话,阿难的重要性无人可以替代,他是佛教法脉的第一传人,大迦叶与佛一鼻孔出气,能这样无礼地对待他吗?!】
是时阿难惭耻悲泣而自念言。我二十五年。随侍世尊供给左右。未曾得如是苦恼。佛实大德慈悲含忍。念已白大迦叶言。我能有力久可得道。但诸佛法阿罗汉者。不得供给左右使令。以是故我留残结不尽断耳。大迦叶言。汝更有罪。【以下近似胡说八道,不忍卒读,从略。为什么?为什么要在恭请阿难登上庄严法座,演说世尊遗教之前,开批斗大会,开列种种罪状,大搞秋后算账,令阿难颜面扫地,还如何演说正法,令人生起尊重敬法之心?就是世间法也没有这么干的!最低起码不是时候,更何况阿难是佛终身侍者,深受世尊赞叹喜爱,大迦叶自然是不会这么干的,你龙树之辈为什么要这么干,这么对待佛所称赞的梵行人?龙树其人如何,大家看看《龙树传》即可略知一二。我们对此人不感兴趣,我们只在乎根本圣典和阿含法无量会圣僧的意见。显然,龙树没有聆听这些意见。后来人尊奉他为祖师,为第二释迦佛,注定是一个历史的误会,你看他的,都是他想让你看到的。回归圣典吧,这个最靠谱,一万年也不会有错!】

常常听到一句话:人生最曼妙的风景,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人生在世,总要经历些悲欢离合,人情冷暖。

不管是弥补不了的遗憾,还是割舍不掉的情义、卸载不下的负累,与其纠结于心,不如试着看淡、看轻。

以下20句话分享给你,希望在不开心的日子里,能让你豁然开朗,从烦恼中解脱。

-01-

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却发现有人没有脚。

别人拥有的,也许是我们梦寐以求的;

我们所具备的,也有可能是别人望尘莫及的。

你羡慕别人的同时,其实别人也在羡慕你。

不要总把目光聚焦在自己的坏牌上,别人手中的牌也并非都是好牌。

-02-

即使生活给了你一地鸡毛,你也要努力把它扎成漂亮的鸡毛掸子。

只有一次的人生,不管怎么过,时间都不够用。

不要把太多不愉快的人和事请到自己的生命里。

不喜欢的东西就丢掉,讨厌的人就拉黑。

收拾好心情,把日子过得敞亮,生活才会变得明亮。

-03-

如果你的饭量只有三个面包,那么你为第四个面包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愚蠢的。

我们感到不快乐、不自由,常常是因为我们欲望太多、负担太重。

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不管做什么事,都不要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

要想轻松和自由,就要懂得断舍离,学会给超载的生活做减法。

-04-

别太把自己当回事,没有你,地球照样转。

成年人的世界,每个人都在忙自己的事,根本没时间去关注其他人的点点滴滴。

世间最冷,莫过于人心,不要高估自己在别人心中的位置。

戒骄戒躁,不卑不亢,才是人生最好的活法。

-05-

人都是双标的,对强者宽容,对弱者苛刻。

当你很弱的时候,谁都可以上来踩你一脚;只有当你变得强大时,别人才不会小看你。

不要抱怨不公,捧高踩低本就是这个社会的常态。

没有人会敬仰一个弱者,要想更好地生存下去,那就一步步让自己变得强大。

-06-

与其说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修养不够。

生活中的痛苦,你越不在乎,就越微不足道。

就像是手里的一把盐,把它放在装满水的小碗里,和放在装满水的大锅里,咸度是不一样的。

容器越大,咸度越小;容器越小,咸度越大。

-07-

没有人值得你流泪,值得让你这么做的人不会让你哭泣。

在乎你的人,根本不舍得让你流泪;舍得让你流泪的,也许根本没那么在乎你。

你的眼泪很珍贵,宁可把头抬起来,让眼泪倒流,也别随便浪费在不值得的人身上。

-08-

懂你的人自然会懂,不懂的,那就随他们去吧,你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

生活在不同圈子的人,认知自然也不同。

别试图讨好所有人,更不要用别人的标准来框定自己的人生。

人生是自己的,不要迷失在别人的嘴里,尽心尽力做好自己,足矣!

-09-

有两个人从铁窗朝外望去,一个人看到的是满地的泥泞,另一个人看到了满天的繁星。

所谓境由心生,同样的事情,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就会有不同的结果。

比如夕阳西下,有的人看到是太阳的坠落,有的人却看到了群星的升起。

人生从来都没有绝对的失败,换个角度想一想,也许就是命运的转机。

-10-

没有什么事情是睡一觉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是再睡一觉。

好好睡觉,是治愈生活的良药。

就像屠格涅夫说的:睡眠像是清凉的浪花,会把你头脑中的一切浑浊荡涤干净。

如果觉得生活太难,就好好睡一觉吧,睡前原谅一切,醒来不问过往。

-11-

如果你被疯狗咬了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它一口吗。

是非天天有,不理自然无,对于没有素质的人,一笑了之,远离他们。

道不同不相为谋,不是什么人都配做你的对手。

别跟“垃圾”一般见识,否则到最后就搞不清谁是“垃圾”了。

-12-

生气是会反弹的,一伤身体,二伤感情。

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实在得不偿失。

气坏了身体,自己受着;伤了感情,自己担着。

爱自己,就别跟自己过不去。

凡事先学会忍一忍、让一让,既保护了自己,又方显大度,皆大欢喜。

-13-

无论你心情是好是坏,你都不可能让已经发生的事情发生改变。

过去的事情已经发生,不管怎么样,都回不去。

我们唯一要做的是,不要让坏情绪左右以后的人生。

伤心是一天,快乐也是一天,不要为难自己,才会过得顺心。

-14-

糟糕的从来都不是婚姻,而是人。

都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其实,只是婚姻让我们看清了彼此。

所谓错误的婚姻,只不过是爱错了人,又或许一开始就是个错误。

到底是在婚姻中继续将就,还是及时止损,决定权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15-

如果爱你的人一直没出现,那就继续等吧,因为等待本身也是爱情的一部分。

感情问题,最怕一蹴而就,千万不要因为别人的催促,选择凑合将就。

你要相信,真正爱你的人早晚会出现,也许他会迟到,但一定不会缺席。

为了他,经历长长的等待,又算得了什么呢!

-16-

别人借你钱,还与不还都是好事,还,让你拥有失而复得的快乐;不还,正好让你认清一个人。

有人说,借钱是考验关系的最好方式。

如果你已经把钱借出去,不要急着去催讨。

想还你的,早晚会还;不想还的,也会千方百计地赖着。

与其苦苦纠结,不如慢慢等待,因为时间会告诉你一切。

-17-

如果你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感觉痛苦,那一定是方法错了。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不要把孩子套在教育的模板里。

适用于别人的孩子,不一定适用于你的孩子。

教育的意义,不是把孩子教成我们想要的样子,而是让他们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18-

夜晚,越是黑暗,越是接近黎明。

黎明前的一刹那,天际的星光都消失了,是夜晚中最黑暗的时刻。

然而,这一刻过去之后,迎来的却是黎明的曙光。

人生亦是如此,只要熬过黎明前的黑暗,所有的一切都会好起来。

-19-

不必苛求完美,生命要有缺口阳光才能照得进来。

人生,没有完美可言,总是伴随着伤痛,带着未能弥补的残缺,化为生命中的一道道裂缝。

这些裂缝,是岁月的伤痕,亦是成长的见证。

阳光从这里散落,温暖的是过往,照亮的是前方。

-20-

人生在世,还不是有时笑笑人家,有时给人家笑笑。

我们每个人都喜欢在别人的错误里,寻找安慰和欢乐。

这种幸灾乐祸的心态,既可笑,又可爱。

如果戒不掉它,那就坦然接受它吧,看开一点,没什么大不了的。

只要它不乱跑出来为非作歹就可以了。

岁月匆匆,人世苍茫,在时光的渡口,你我皆为过客。

无论在生命的哪一个阶段,都有那个阶段该完成的使命,伤痛也好、不堪也罢,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变成过往。

所以,不管怎么样,都不要耿耿于怀,重要的是,把自己的心安顿好。

但愿看完文章的你,能够在以后的日子里,保持内心的淡定和从容,不畏将来,不念过往。

好好享受当下,不辜负岁月,不辜负自己。

谛闲法师念佛开示
  今日是大势至菩萨圣诞良辰。示大势至菩萨所修之念佛三昧法门。是谓应时应机之谈也。楞严第二十四圆通章云。尔时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此以普通人喻佛念众生。众生不念佛也。一人专忆者。喻佛常念众生。一人专忘者。喻人常不念佛。故佛虽常在世间度生。故云若逢或见。众生虽生佛世。与佛同时。不肯念佛。故曰不逢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此喻众生念佛也。佛念众生。众生念佛。故云二人相忆。如是佛度生。生念佛。乃至从生至生。喻如形影相随。无时或异也。次以母子喻。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此以喻合喻。合上佛念众生也。如儿子之往他乡也。其为母者。或倚门而长望。或兀坐而恒思。或废寝而忘餐。或停梭而罢织。其念子之情。可谓深且切矣。佛念众生之心。亦复如是。此喻众生不肯念佛。佛亦无可如何耳。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者。喻不孝之子一出其门。或为货殖之所绊。或为美妇之所系。无时念及母在家中。此喻众生不肯念佛。故云虽忆何为。言子若忆母。如母忆时者。此喻孝顺之子。身虽在外。无时不念母在家中。营事既毕。即便回家。承事老母。故云母子历生。不相违远。此喻众生念佛。要如母忆子一般。故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言现前见佛者。或于念佛定中见。或于夜间梦中见。俱名现前见也。言当来见者。或是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亲垂接引。或是往生七宝池中。华开见佛。皆名当来见也。言必定者。众生果能忆佛念佛。功不虚弃。必定能见佛也。即此念佛法门。便是胜妙方便。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者。此喻众生念佛。即心即佛。譬如染香之人。其身自然而有香气故此念佛三昧。亦得名曰香光庄严也。势至菩萨自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此明以因趣果。果后度生。故我等现前大众。若肯忆佛念佛。必蒙势至菩萨摄受往生也。其最后结句云。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不比彼等诸圣。皆有选择也。
  且念佛三昧。有三种不同。各有下手工夫。现前大众。不可不知。
  一者念自佛法门。其下手工夫。祗有一重能所。皆以第六识相应之五别境中慧心所。为能观智。名为妙观察智相应品。以六根性为所观境。
  如阿那律单选眼根。名反见法门。初于见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明暗二相。了然不生。此得益之相也。
  观音选耳根。名反闻法门。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周利槃特迦选鼻根。名反嗅法门。初于嗅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通塞二相。了然不生。
憍梵钵提选舌根。名反尝法门。初于尝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甜淡二相。了然不生。
  毕陵伽婆蹉。选身根。名反触法门。初于触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离合二相。了然不生。
  须菩提选意根。名反知法门。初于知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生灭二相。了然不生。此一种法门。境智俱属于自。故云念自佛也。
  二者念他佛。亦是一重能所。以六根为能念。诸佛果德为所念。能念属自。所念属他故云。念他佛也。念自佛。全仗自力以了生死。以生死之因。无量无边。若烦恼一丝不断。则生死便不能出。故古德云。少留一爱未全捐。便恐临终被此牵。先须持戒清净。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能伏烦恼。直至三界见思破尽。方能超出分段生死。此念自佛之了生死不易也。念他佛全仗佛力。烦恼不必断。业障不必除。只要愿力恳切。便能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故念他佛。了生死之易也。
  第三自他俱念佛者。此一种法门。是上根利智所修。必先大开圆解。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他本自不二。先须识得有两重能所。一者。以妙观察智相应品为能观。以六根性为所观。二者。以六根为能念。以诸佛果德为所念。从此下手念佛。先须缘想。诸佛圣境。然后都摄六根。一心蓦直念去。名为依他境立。唯心观成。俾眼所见者。无非佛相。耳所闻者。无非佛音。鼻所嗅者。无非佛香。舌所宣者。无非佛像。意所缘者。无非佛法。六根所对。无非佛境。此种法门。唯永明等诸大祖师。可以承当。
  所以永明祖师。昼夜十二时。弥陀十万。更须诵华严经一部。行百八事。此等行径。非泛泛人可以做得也。故莲池大师闻之。尚有疑虑。一日亲自勘验一番。从半夜起来。遂持珠计数。直至晚间。念满十万。中间一息不能昏散。若少有昏沉。即便间断。不能满十万数。可见此种法门。非吾辈所能企及。吾等自知钝根。只好学势至念佛法门。单念他佛最极稳当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故永明祖师。尝以四料简开示学者。一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此种禅净双修法门。如能做得。固然是好。如其不能。当念他佛。二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经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即此念佛。便是殊胜方便。何必再假余方便耶。三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在永明大师时候。尚云十人九错。直至于今。又过千余年矣。当云十人十错。吾辈宁不寒心乎。四云。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此指大概普通人物。一天到晚。黑地昏天。祗管埋头吃饭。逐利求名。不知修善。不肯念佛。以贪嗔痴。发身口意。造十恶业。三途苦报。只身应受。谁能相代。故曰铁床并铜柱也。今日现前大众。幸有此间诸大居士。建造居士林。提倡念佛法门。每逢初一十五宏开大会。云集大众。同声念佛。此即上体佛心。普渡慈航也。汝等现前大众。应当认真念佛。万勿当面错过。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失人身易。得人身难。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此中念他佛一种法门。虽然是好。必须信愿持名。方为稳当。若无信愿。单念佛名。纵使每日弥陀十万。念到一心不乱。亦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何以故。以无信愿故也。譬如有船。设在门前河中。你无心上船。故不得去。弥陀之大愿慈航。亦复如是。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普度众生。若众生无愿往生。亦不得度。念佛众生。其必信真愿切。方能受度。无愿者。不能往生。若信真愿切。虽散心念佛。亦得往生。因往生愿切故。弥陀要解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此千古不易之谈也。汝等不可不知。普贤行愿品云。人到临命终时。一切业障。悉皆现前。一切眷属。悉皆远离。一切诸根。悉皆败坏。唯有愿王。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故知愿。不可不发也。且道愿如何发。我有念佛仪规。其中有十六句发愿回向之文。当依此文做去。保管一生取办。汝等念佛。不可太快。快则佛号不清。心不至诚。亦不可太缓。缓则容易昏沉。心亦不诚敬。故须念佛要不缓不急。每日定数。至多三万。至少一万。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做到。不可一日间断。正当念佛。要句句分明。字字清彻。从口中念出。耳里收来。名为口耳相传。圣凡不隔。依此念去。最极稳当。到得临命终时。自然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念佛行人。不往而往。往生西方。既得往生。便登不退。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然后乘大愿船。回入娑婆苦海。广度有缘。宁不快哉。现前大众各各勉旃。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不过请你记得,当你有“好可惜!他们都不知道培根的味道有多么美味!”的想法时,我要告诉你的是,我是知道的,而且我一点也不想念那个味道。但同样地,不管你吃什么,我都
  • 在黎姿分享出来的这段小视频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几秒,但对于鲜少在公众面前公开自己家庭生活的黎姿来说,她选择放出这段视频,足以看出她对这两个小女儿的宠爱,以及她是真心
  • NO.7雷遁·黑斑差首先是雷遁·黑斑差,是由三代目雷影开发的忍术,由身上释放的豹形黑色闪电,先集中攻击单一目标,再向四周扩散攻击,能让身中此术着痛苦难当,无法移
  • 这种挽回不靠什么投机取巧的小手段,所以这样的挽回是让他真心诚意,自愿的想回到你身边。要勇敢的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并说出自己的需求和愿望,敢于说出内心的不满意,并
  • 被长安法院无止境拖延,老赖张瑞丽居然在我执行阶段,抗拒执行2019年12底还清本息,情况下,在长安法院后诉3个半月后诉先封,伙同他婶冯春香,郭利栋,2019年1
  • 多多帮助我们的动物朋友!志愿者们好棒,会想办法和观众互动,增加义卖商品的销量,好好哦!
  • 4,与姓不‮的搭‬名字不管多好的名字,如果‮自跟‬身的姓氏搭‮起配‬来颠覆本意,那么‮会就‬成反效果。名字通常都‮予寄‬着父母对自‮的己‬美好祝愿,但未必对‮后
  • 买封面会送mother2的小镜子,文字是天才摄影师的台词,虽然想法很好不过镜面比哈哈镜还不平,完全没用。不过这种封面和内胆分开的形式我很喜欢,就算写废了只要换个
  • 看他的努力程度你会忽略他其实是个那么有天赋的人,演技不说了(旬报日奥双影帝的分量,商业和艺术的最好结合)。重点偏TAT)。
  • #小嵩碎碎念#本子和笔是我们接触最多的东西之一,我们一般记下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并不简单]比如一些诗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国际志愿者日# 【今
  • 虽然以前对伦敦的印象不太好但是这一次真的大有改变 光是早上拉开窗帘就能看见头顶一架架飞机飞过去就感觉浪漫的不行了 在超市拿不到货架上的奶油也会有英格兰帅哥帮忙
  • #开水优选#今天18点,性价比超高的金煌芒来喽【转发抽5位姐妹各送金煌芒一份】其实不止海南的芒果品质好,广西的也一样优秀,这次的金煌芒产自广西百色,拍下【25.
  • 天津帝舵维修地址  帝舵名表的维修方法  1、帝舵名表,如果发生手表受磁导致走时不准故障,那么我们可以自行找块没有受磁的铁圈,然后把表从这铁圈中来回走动几次,就
  • 【2021英雄联盟职业青训营选秀大会】#LPL选秀大会# #2021英雄联盟青训营#经过两个月的线上选拔赛及线下青训营,共有46名选手成功登上选秀大会的舞台。#
  • #长虫山##夜景# 想看千千万万遍 想躲进夕阳里到虚宁寺时 恰巧碰到住持在诵经 可能是才开的缘故 我反倒最喜欢这里的清净 下午还和师傅们一起吃了斋饭 晚上下山遇
  • 从毕设里挤时间搞了搞我的副业[允悲]做一下过程记录也非常感谢一些专业大佬提供帮助老画别人家的墙头终于也自己也做了一个[允悲][嘻嘻]不生[微风]产[嘻嘻]不贩[
  • 【Saint Laurent 携手 Sho Shibuya 打造限定艺廊】Miami Art Basel 艺术展开幕,Saint Laurent 创意总监 An
  • 事实上,女性和男性一样都是可以发光的个体,自己的人生别人无权插嘴,职场和家庭的选择题不应是女性的必选题。事实上,女性和男性一样都是可以发光的个体,自己的人生别人
  • ”如今随着名医工作室的落户,患者在本地就能做手术,不仅省时省力省费用,更能享受到国内顶级医疗服务。在网友们看来,宋祖儿最开始的本意是说格局小,但王安宇作为成年男
  • 要开开心心想做什么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