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痛苦

#情感语录##心情日记##人生感悟#

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问题:一个人痛苦的根源是什么?

有个高赞回答是: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遭受两支箭的攻击:

一支是外界射向你的,另一支是自己射向自己的。

但真正伤害你最深的,是后者。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常八九,但那些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都是自找的。

就像卢梭说的:“我们的悲伤,我们的忧虑,我们的痛苦,都是由我们自己引起的。”

以下让人痛苦的5大根源,看完你就悟了。

欲望太多,不懂知足

苏格拉底曾说:“知足是天然的财富,欲望是人为的贫穷。”

人一旦陷入欲望的深渊当中,痛苦也会随之而来。

巴尔扎克在《驴皮记》中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家道中落的拉斐尔在贫困中自暴自弃,有一次,输光了钱财的他,想要投河自尽。

在投河路上,他意外地得到了一张神奇的驴皮。

它可以满足主人的任何愿望,代价是主人寿命的减损。

起初,抱着怀疑态度的拉斐尔许了一个关于晚宴的愿望。

愿望满足之后,沉浸在惊喜之中的他,根本没在意驴皮的变化。

他随即又许愿想要600万法郎。

这次,拉斐尔成了有钱人,有了豪华的府邸和成群的仆人。

但看着驴皮缩小了一大截的他,这才恐慌起来,陷入了对死亡的恐惧当中。

他拥有财富,却无法享乐;不敢接触女人,怕消耗折损自己。

当真爱来临的时候,驴皮却只剩下一片树叶的大小。

他不得不抛弃爱人,放弃幸福,躲进了乡村。

当爱人溜进他的房间,无法拒绝情欲诱惑的他,生命也跟着驴皮一起终结。

其实,在作家巴尔扎克看来,每个人身上都藏着一张这样的“驴皮”。

想要的越多,就越容易被欲望淹没,终究,痛苦会随着欲望一同喷涌而出。

爱迪生说:

“知足是人在世间最大的幸福。”

广厦千间,夜眠仅需六尺;家财万贯,一日不过三餐。

如果你总是学不会满足,那么即便拥有全世界,也依然得不到幸福。

高估关系,低估人性

看过这样一句话:

“人生99%的烦恼,来源于你高估了他人对你的在乎。”

成年人的关系总是聚散无常,可能昨天还在推杯换盏的朋友,今天一个转身就形同陌路。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松子与龙洋一之间的故事,令人感慨万千。

在一次学校组织的旅行中,旅馆丢失了12500日元。

学生龙洋一成了大家眼中的头号嫌疑犯。

松子在与他单独谈话后,也在心底悄悄知道了他的罪行。

但身为老师的松子决定帮助学生脱困,便好心掏出自己所有的积蓄,甚至私自挪用了同事的钱,还给了店家。

但对方仍不依不饶,非要逼学生出来道歉。

于是松子索性跪下来说钱是自己拿的。

然而这一幕被教导主任看到了,他不仅大骂松子糊涂,还把事情告诉了校长。

蒙受不白之冤的松子,求助从始至终被她保护的龙洋一。

然而口口声声答应要帮松子洗刷冤情的龙洋一,却当场反咬一口说是松子威胁他来顶罪的。

最终,松子丢了工作,被学校开除,人生也一落千丈。

有读者在看完《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后,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我们付出越多,越容易受到伤害?”

有个读者评论一针见血:不是所有的努力都一定是有回报的,尤其是在感情中。

东野圭吾在《白夜行》中写道:

“世上有两样东西不可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

不要太过高估自己和别人的关系,我们的付出不一定能得到理所应当的回应。

不是所有人都会在意我们的善意,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满足我们的期待。

与其寄希望于别人,不如做好自己。

毕竟风雨来临时,自己才是最好的港湾。

凡事比较,迷失自我

卡耐基曾经说过:

“生活中的许多烦恼都源于我们盲目和别人攀比,而忘了享受自己的生活。”

人性的一大弱点,就是喜欢拿自己的生活和别人做比较,然后来证明自己的不幸。

几十年前,康奈尔大学教授弗兰克做过这样一个调查:

在美国,一个家庭所需要多大的住房面积呢?

当他的学生还在推测一个家庭有几个孩子,是否需要车库的时候。

他给出的调查结果竟然是:

这主要取决于他们邻居拥有多大面积的住房。

如果他们邻居的住房比较大,那他们就需要盖一个更大的房子来超过自己的邻居。

在当时的美国,人们的经济条件越来越好,但总是体会不到幸福。

因为,他们总拿自己与那些物质条件更好的人相比。

这让我想起了歌德的一句话:

“生活累,一小半源于生存,一大半源于攀比。”

当我们执着于赢过别人,又怎么在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呢?

就像两个同时散步看风景的人。

由于步伐不一致,落后的人总想要拼命加速追赶。

前面的人又担心被后面的人超过,也加快了脚步。

于是他们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对方身上,再也无暇顾及路边的风景。

人一旦陷入盲目的攀比,就难免错失人生的风景,忘记自己的初心。

攀比是一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竞赛,一旦沉迷进去就很难走出为此奔命的怪圈。

然而生活不是竞赛场,我们也没必要冲入别人的赛道。

找好自己的节奏,走在自己的途中,才能追寻那属于自己的幸福。

想的太多,做的太少

日本作家松浦弥太郎,在书中写过这样一句话:

那些经常困于不安和焦虑的人,往往有想太多的坏毛病。

人的一大痛苦不是来自于我们遇到的困难,而是我们想象中的困难。

作家洪晃,曾是一名重度拖延症患者。

有一次,她要为自己的工作准备一个PPT。

她在脑海中拟出了PPT的大纲,却又害怕别人听不懂,就开始重新构思。

可她看着电脑屏幕,觉得自己不擅长做这个,迟迟不肯摸键盘。

她越想越焦虑,始终没法输入第一个字。

最终,她的计划只是沦为了一纸空谈。

其实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也总会像她这样,用过度的思虑折磨自己,却迟迟不肯付出实践。

月初的时候想着月中,月中的时候想着月末,月末开始焦虑和后悔,并发誓下个月一定重新做人。

在网上看到过这么一句话:

“计划时踌躇满志,行动时犹豫不决,一切还未开始,已被臆想打败。”

许多时候,令我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过度思索事情所带来的焦虑。

这不仅会消耗掉我们更多的体力和精力,也会瓦解掉我们做事的决心和意志。

生活中,绝大多数的烦恼,不过是自己的胡思乱想;而绝大多数的失败,也都发生在脑海里。

想太多,其实是我们在不断地给计划设限,让思想戴上枷锁。

只有放下心中的顾虑,才能丢掉思想上的包袱,轻装前行。

求而不得,不忍放下

在书中看过一个有关马嘉鱼的故事。

这种鱼平时生活在深海,在春夏之际会到浅海产卵。

每到这个时候,就是渔民捕捉的最佳时机。

渔民要捕捉它们的办法也非常简单:

只需要用一张孔眼粗疏的渔网,下端系上铁块,放入水中,由两只小艇拖着,便可拦截鱼群。

外来的游客都很疑惑,渔网的孔眼那么大,并且三面都敞开着,这就想让鱼自投罗网,无异于天方夜谭。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渔民们还是一船接着一船地将马嘉鱼带回港口。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原来,这种鱼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认准了一个方向,便一往无前,即使遇到阻碍也不会拐弯或者掉头。

结果一条条马嘉鱼前赴后继,被渔网牢牢卡死。

我们何尝不是深海里的马嘉鱼呢,为了某一个目的,想要得到某样东西,就一根筋往前冲,结果求而不得,反而让自己变得更痛苦。

每个人生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烦恼和遗憾。

小时候,是别人手里的棒棒糖,自己得不到的小玩具。

长大了,是拿不到高薪的工作,是买不起的车子和房子。

生活没有完美,幸福没有满分,既然很多东西没法拥有,又何必苦苦追求。

爱因斯坦说:

“当我还是一个相当早熟的少年的时候,我就已经深切地意识到,大多数人终生无休止地追逐的那些希望和努力都是毫无价值的。”

很多时候,我们感到不快乐,无非是心中的执念太深。

就像是伸进糖果罐子里的拳头,你越是不忍松开,就越难拔出来。

与其盲目地执着,倒不如清醒地放弃。

伏尔泰曾经说过:

“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子里的一粒沙。”

有时候,能打败我们的不是外在的困境,而是痛苦的内心。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生活虽如逆水行舟,但掌舵的一直是我们自己,人的悲喜都由自己决定。

把执念放下,把心态放宽,把日子过好,幸福自然就来了。

点个在看,直面痛苦的根源,觉醒成更好的自己。

古时,弥勒县有一处龙潭,相传里面住着一黑一白两条神龙,大雨天气时,两龙必会相互争斗。

某傍晚,一位身穿素衣的女子来到当地人牛二家,扣门说道,“我去县城访亲,在路上流连美景,误了时间,夜色将至,小女子无处可栖,希望能在此借宿一宿。”

牛二和妻子柳氏都是朴实和善的庄户人,当即将女子请进家来,柳氏热情的道,“别客气,就当自己家一样。眼看也到饭点儿了,大妹子一起吃顿便饭吧。”

女子摇了摇头,“不必了,你们自己吃就好。”

“啊?”柳氏表情一滞,“那你什么时候饿了就开口,我在锅里给你留些吃的,都是些粗茶淡饭,姑娘可别嫌弃,你有什么需要尽管说就行。”

女子点了点头,而后像是忽然想起什么似的,“麻烦大姐,帮我取一大缸清水放到房间里。”

柳氏以为她要洗澡,便叫正在吃饭的丈夫搬来一个大缸,一桶一桶往里打水,见状女子没头没脑地说了一句,“大哥大嫂真是好人,我走了好几家,他们都不愿搭理我,原本我已经想要走了,没成想又遇上了你们夫妇。小女子还有一事相请,两位务必答应,事后我也会有重谢。”

不等两口子答应,女子继续又说道,“龙潭旁有一棵苍老的黑檀树,你们去把它砍了,伤了树后用绳子栓住,等到潭中两羊搏斗时,再用力拉断黑檀。”

牛二闻言皱起眉头,柳氏也怪罪起来,“你这姑娘,水里怎么会有羊打架?还有那老檀,咱闲着没事去砍它干什么?”

女子表情一脸严肃,叹了口气道,“不瞒你们说,我就是那潭中白龙,与黑龙一起长大,也从小打到大,后来它来深潭兴风作浪,祸害百姓,我也就跟来制衡它了,只不过我俩旗鼓相当,谁都奈何不了谁,所以才会出来寻找帮手。”

“哦~”牛二一声惊呼,“我从长辈那里听说,龙潭中的确是先来了一条黑龙,当时龙潭经常向外涌水,淹了不少农田和牲口,甚至还有人被大水冲走,后面又来了条白龙才好起来,不过也是偶尔会出现一些水灾。”

女子点点头道,“我俩势均力敌,有时我占上风,有时它占上风,所以才会时常有水灾的。”

牛二听闻事情始末当即表态,“既然如此,那我当然要帮你了。”

女子大喜,犹豫了一下却又道,“黑龙与黑檀休戚与共,你去伐树要冒很大危险,而且伐树后我有把握打败它,却没把握一定能杀死它,若是被它逃脱,日后必然会来报复。”

牛二听后有些害怕,可只是片刻后,牛二便义愤填膺的道,“干了!真说起来,我与这畜牲也有血海深仇,当年我二叔就是被它害死的,有这家伙在,我们老百姓不知还有多少苦难要遭受。”

言罢牛二就要去潭边伐树,却被白龙拉住,“稍等,待我布置筹划一番,这样能顺利许多。”

将一片雪白龙鳞交给牛二后,白龙便关上门,独自在房间里捣鼓着什么,她没有再露面,只是三更时,传音让牛二动身去伐树。

牛二来到龙潭,死活找不到那棵黑檀,正焦急时,身上的龙鳞忽然泛出微弱的白光,径直向一个方向飞去。

牛二追着龙鳞,果然见到一棵黑檀,可这树不过碗口粗细,不像是有年头的样子,但是既然有龙鳞指引,想必也不会出错了。

一念至此,牛二挥动斧头劈砍,此树看着细,却坚硬如铁,奋力一斧竟只在树皮上留下个浅浅的印痕,牛二心中大定,“果然有古怪,就是这棵了。”

牛二砍到一半时,潭水忽然变得漆黑如墨,恐怖的龙吟声从水底传来,正在这时,一道白光射入潭中,水面又恢复正常。

牛二只管埋头砍树,片刻后潭水沸腾起来,变得极其不平静,几百亩的水面顿时波涛汹涌,浪花好几次差点将牛二卷下深潭。

快要砍断时牛二停了下来,他牢记白龙的交代,用根粗壮麻绳绑住树身,自己则远远退去,目不转睛地盯着潭水。

破晓时分,水面翻腾的愈发剧烈,此时竟然有一黑一白两颗巨大龙首浮出水面,乍一看上去,还真像是羊头似的。

此时时机成熟,牛二用力将黑檀拉断,只听黑龙惨然狂吼,白龙抓住时机,欺身而上,黑龙变得虚弱了很多,它看到岸上断成两截的黑檀,又顺着绳子看到躲在一旁的牛二,巨大的龙眸中充满怨毒。

黑龙大势已去心生退意,可白龙却不依不饶,加紧进攻,两龙一个搏命挣扎,一个心有执念,从深潭打上云端,黑白两色的龙鳞簌簌飘飞,大滴大滴的龙血落下。不知过了多久,黑白双龙相互缠绕着坠入深潭,没了动静。

牛二观望了一会儿后,也便忧心忡忡的回家了,夜里他和妻子做了相同的梦,白衣女子伤痕累累的出现在他俩面前,“你放心吧,我拼着重伤,已经消灭了那条恶龙,此番除恶,与我而言有大功德,你们也是积了天大的阴德,来日可期。”

第二天夫妻俩打开白龙住过的房间,发现那大缸里的水一滴不剩,却整个被金子填满,他家也凭借这些金子,成了当地首富。

此后弥勒县风调雨顺,再也没有出现过天灾,牛家富裕后,家道昌隆,后来儿子又金榜题名,富贵双全。

@学行知 说,这个故事出自清朝志怪小说《续子不语》,原名“白龙潭”,略有改编。

自古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黑龙多行不义,败给白龙是早晚的事,牛二为大义而将生死置之度外,这样的人不发达谁发达?
子不语 东方精怪故事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问题:一个人痛苦的根源是什么?

有个高赞回答是: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遭受两支箭的攻击:

一支是外界射向你的,另一支是自己射向自己的。

但真正伤害你最深的,是后者。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常八九,但那些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都是自找的。

就像卢梭说的:“我们的悲伤,我们的忧虑,我们的痛苦,都是由我们自己引起的。”

以下让人痛苦的5大根源,看完你就悟了。

欲望太多,不懂知足

苏格拉底曾说:“知足是天然的财富,欲望是人为的贫穷。”

人一旦陷入欲望的深渊当中,痛苦也会随之而来。

巴尔扎克在《驴皮记》中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家道中落的拉斐尔在贫困中自暴自弃,有一次,输光了钱财的他,想要投河自尽。

在投河路上,他意外地得到了一张神奇的驴皮。

它可以满足主人的任何愿望,代价是主人寿命的减损。

起初,抱着怀疑态度的拉斐尔许了一个关于晚宴的愿望。

愿望满足之后,沉浸在惊喜之中的他,根本没在意驴皮的变化。

他随即又许愿想要600万法郎。

这次,拉斐尔成了有钱人,有了豪华的府邸和成群的仆人。

但看着驴皮缩小了一大截的他,这才恐慌起来,陷入了对死亡的恐惧当中。

他拥有财富,却无法享乐;不敢接触女人,怕消耗折损自己。

当真爱来临的时候,驴皮却只剩下一片树叶的大小。

他不得不抛弃爱人,放弃幸福,躲进了乡村。

当爱人溜进他的房间,无法拒绝情欲诱惑的他,生命也跟着驴皮一起终结。

其实,在作家巴尔扎克看来,每个人身上都藏着一张这样的“驴皮”。

想要的越多,就越容易被欲望淹没,终究,痛苦会随着欲望一同喷涌而出。

爱迪生说:

“知足是人在世间最大的幸福。”

广厦千间,夜眠仅需六尺;家财万贯,一日不过三餐。

如果你总是学不会满足,那么即便拥有全世界,也依然得不到幸福。

高估关系,低估人性

看过这样一句话:

“人生99%的烦恼,来源于你高估了他人对你的在乎。”

成年人的关系总是聚散无常,可能昨天还在推杯换盏的朋友,今天一个转身就形同陌路。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松子与龙洋一之间的故事,令人感慨万千。

在一次学校组织的旅行中,旅馆丢失了12500日元。

学生龙洋一成了大家眼中的头号嫌疑犯。

松子在与他单独谈话后,也在心底悄悄知道了他的罪行。

但身为老师的松子决定帮助学生脱困,便好心掏出自己所有的积蓄,甚至私自挪用了同事的钱,还给了店家。

但对方仍不依不饶,非要逼学生出来道歉。

于是松子索性跪下来说钱是自己拿的。

然而这一幕被教导主任看到了,他不仅大骂松子糊涂,还把事情告诉了校长。

蒙受不白之冤的松子,求助从始至终被她保护的龙洋一。

然而口口声声答应要帮松子洗刷冤情的龙洋一,却当场反咬一口说是松子威胁他来顶罪的。

最终,松子丢了工作,被学校开除,人生也一落千丈。

有读者在看完《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后,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我们付出越多,越容易受到伤害?”

有个读者评论一针见血:不是所有的努力都一定是有回报的,尤其是在感情中。

东野圭吾在《白夜行》中写道:

“世上有两样东西不可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

不要太过高估自己和别人的关系,我们的付出不一定能得到理所应当的回应。

不是所有人都会在意我们的善意,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满足我们的期待。

与其寄希望于别人,不如做好自己。

毕竟风雨来临时,自己才是最好的港湾。

凡事比较,迷失自我

卡耐基曾经说过:

“生活中的许多烦恼都源于我们盲目和别人攀比,而忘了享受自己的生活。”

人性的一大弱点,就是喜欢拿自己的生活和别人做比较,然后来证明自己的不幸。

几十年前,康奈尔大学教授弗兰克做过这样一个调查:

在美国,一个家庭所需要多大的住房面积呢?

当他的学生还在推测一个家庭有几个孩子,是否需要车库的时候。

他给出的调查结果竟然是:

这主要取决于他们邻居拥有多大面积的住房。

如果他们邻居的住房比较大,那他们就需要盖一个更大的房子来超过自己的邻居。

在当时的美国,人们的经济条件越来越好,但总是体会不到幸福。

因为,他们总拿自己与那些物质条件更好的人相比。

这让我想起了歌德的一句话:

“生活累,一小半源于生存,一大半源于攀比。”

当我们执着于赢过别人,又怎么在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呢?

就像两个同时散步看风景的人。

由于步伐不一致,落后的人总想要拼命加速追赶。

前面的人又担心被后面的人超过,也加快了脚步。

于是他们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对方身上,再也无暇顾及路边的风景。

人一旦陷入盲目的攀比,就难免错失人生的风景,忘记自己的初心。

攀比是一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竞赛,一旦沉迷进去就很难走出为此奔命的怪圈。

然而生活不是竞赛场,我们也没必要冲入别人的赛道。

找好自己的节奏,走在自己的途中,才能追寻那属于自己的幸福。

想的太多,做的太少

日本作家松浦弥太郎,在书中写过这样一句话:

那些经常困于不安和焦虑的人,往往有想太多的坏毛病。

人的一大痛苦不是来自于我们遇到的困难,而是我们想象中的困难。

作家洪晃,曾是一名重度拖延症患者。

有一次,她要为自己的工作准备一个PPT。

她在脑海中拟出了PPT的大纲,却又害怕别人听不懂,就开始重新构思。

可她看着电脑屏幕,觉得自己不擅长做这个,迟迟不肯摸键盘。

她越想越焦虑,始终没法输入第一个字。

最终,她的计划只是沦为了一纸空谈。

其实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也总会像她这样,用过度的思虑折磨自己,却迟迟不肯付出实践。

月初的时候想着月中,月中的时候想着月末,月末开始焦虑和后悔,并发誓下个月一定重新做人。

在网上看到过这么一句话:

“计划时踌躇满志,行动时犹豫不决,一切还未开始,已被臆想打败。”

许多时候,令我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过度思索事情所带来的焦虑。

这不仅会消耗掉我们更多的体力和精力,也会瓦解掉我们做事的决心和意志。

生活中,绝大多数的烦恼,不过是自己的胡思乱想;而绝大多数的失败,也都发生在脑海里。

想太多,其实是我们在不断地给计划设限,让思想戴上枷锁。

只有放下心中的顾虑,才能丢掉思想上的包袱,轻装前行。

求而不得,不忍放下

在书中看过一个有关马嘉鱼的故事。

这种鱼平时生活在深海,在春夏之际会到浅海产卵。

每到这个时候,就是渔民捕捉的最佳时机。

渔民要捕捉它们的办法也非常简单:

只需要用一张孔眼粗疏的渔网,下端系上铁块,放入水中,由两只小艇拖着,便可拦截鱼群。

外来的游客都很疑惑,渔网的孔眼那么大,并且三面都敞开着,这就想让鱼自投罗网,无异于天方夜谭。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渔民们还是一船接着一船地将马嘉鱼带回港口。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原来,这种鱼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认准了一个方向,便一往无前,即使遇到阻碍也不会拐弯或者掉头。

结果一条条马嘉鱼前赴后继,被渔网牢牢卡死。

我们何尝不是深海里的马嘉鱼呢,为了某一个目的,想要得到某样东西,就一根筋往前冲,结果求而不得,反而让自己变得更痛苦。

每个人生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烦恼和遗憾。

小时候,是别人手里的棒棒糖,自己得不到的小玩具。

长大了,是拿不到高薪的工作,是买不起的车子和房子。

生活没有完美,幸福没有满分,既然很多东西没法拥有,又何必苦苦追求。

爱因斯坦说:

“当我还是一个相当早熟的少年的时候,我就已经深切地意识到,大多数人终生无休止地追逐的那些希望和努力都是毫无价值的。”

很多时候,我们感到不快乐,无非是心中的执念太深。

就像是伸进糖果罐子里的拳头,你越是不忍松开,就越难拔出来。

与其盲目地执着,倒不如清醒地放弃。

伏尔泰曾经说过:

“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子里的一粒沙。”

有时候,能打败我们的不是外在的困境,而是痛苦的内心。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生活虽如逆水行舟,但掌舵的一直是我们自己,人的悲喜都由自己决定。

把执念放下,把心态放宽,把日子过好,幸福自然就来了。

直面痛苦的根源,觉醒成更好的自己。

​​​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相学# 不宜打交道的七种面相特征2、鼻梁过挺突出的人鼻梁高低代表着一个人的自尊心强弱,如果一个人的鼻梁过于高挺凸出的话,这种人一般自尊心非常强,性格也非常的要
  • 哪怕双脚已经鲜血淋漓,也不可以停止狂奔…可我又很清晰的知道这根本就不是我的命运。我以为,这里是可以一直依靠的地方,这里也确实助我渡过了几个月的难关。
  • 五蕴空,色空,空亦空,一切法空,便是诸法的空相,亦是五蕴的空相,所以先讲度尽一切苦厄,後说诸法空相,若五蕴未空,即一切法不空,不但一切苦厄不能度尽,而且会生出恐
  • 但如果你纯粹就是追求质量,我认为大可不必了[doge]#这个夏天你交防晒智商税了吗# 晒今年的车市相比2021年能用百花竟放来形容了,表面看似平淡无奇循规蹈矩,
  • #利物浦# 拉姆塞的足球之旅始于家乡阿伯丁郊区的科夫青年足球俱乐部。 他当时五岁,启蒙教练布莱恩-约翰斯顿很快就发现,这个小球员有一些特点。即使在那时,他也是一
  • 你说你从此与我势不两立,很好,你的势不两立抑或不共戴天,对我有任何影响吗?三台你真的没必要强捧新人的 演技不好我可以忍,但是请丑逼滚出我的追剧世界[怒]#金泰亨
  • 【注解:两个土】5、爱干净,家里养了盆栽,喜欢旅游。【注解:人元为祖上,丑土的特征】21、你们家族的人大部分都是皮肤偏黄,偏深的。
  • 上面只是举得一个例子,不是所有的开板封板都是为了更好地出货,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出现这种走势后期会有回调的,所以你一旦在开板的时候离场了,后期就是再次封板也尽量不要
  • 《错爱》一段缘分来的莫名其妙可惜谁也不曾抓牢情到深处方知多少只能用半生来陪你笑生不逢时的爱无法到老转过身说句再见都显得多么焦躁长江江水流过思绪如潮你是浮萍爱上了
  • #聚焦# 【画说我们这五年】 市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之际 系列手绘长卷“画说我们这五年” 以政治统领、经济质变、国之大者、 民生福祉、改革开放、绿水青山、 民
  • 店铺里的大热IP是戚家军和紫阳真人,表情丰富的戚家军徽章,胖乎乎的紫阳真人木雕等,赋予了这些历史人物新的传承方式。✅2022年央视跨年晚会在临海举办,紫阳古街也
  • #云南菜# 红三剁是云南的一道名菜,云南菜讲究的是用现熟现摘的蔬菜烹制,不仅精巧易做,而且健康美味。[并不简单][并不简单][并不简单][并不简单]1.多吃些富
  • 10、所谓的花季,就是所有生命没有高低之分,偶然间因缘际会发生了互动关系,可它们又各自离去,它们是知己,它们也是陌路。7、我还是得不动声色地走下去,说这天气真好
  •   (来源:湖北省道教协会)人生本没有价值,但只要坚持活下去,就会有有意思的事情发生。坚持自己所选择的,相信自己所坚持的,才是属于你自己的正确道路。
  • 藤椒味是一如既往的好吃,麻麻辣辣又带着藤椒的清香,喜欢吃藤椒的这个一定不会让你失望;重庆老油火锅味,真不是看名字那么“油”油不是很多,多的都是老火锅汤底的浓香
  • 来自元宇宙的小狮妹Léa有一个超能力:人们一切所想、所求都逃不过她的读心术,这让她能更好的洞察消费者的需求,也是她能成功被选为东风标致小狮妹、和超280万用户站
  • 的感觉,其实你隔了6年才来呀~” 杨迪说:“我那一年播出的主题是娱乐圈的新人法则,你看我现在,老油条了。#刘宇宁开始推理吧# [太开心][太开心]#刘宇宁说英雄
  • 不论grc构件还是水泥构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都是比较广泛的,但是二者的在使用上的区别还是比较大的。grc构件与水泥构件两者虽然区别比较大,但是在各自使用的领域
  • 老年人更要控制饮酒量,这是因为,老年人器官功能逐渐衰退,肝脏的解酒能力也逐渐减弱,饮用同等量的酒,在年轻的时候可能没有感觉,但是年老时就可能醉倒。】少量饮酒对身
  • 是彼此选定了的亲人啦~约定:以后每年见一回可都要拍照留念(ps:关于p了图被嘲分不清各自修图差别的直女这件事)54120bot好!投稿一下偷星九月天的四号和六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