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超则:5G主战场不在手机上,自主可控最有可能产生新巨头
投资作业本
2022-05-31

5G时代的主战场不在手机上,而在新终端上

接下来TMT和科技行业的投资机会会在哪些方向上?

第一个趋势可以简单概括为,从过去10年的信息化和网络化走向未来10年的数字化和智能化。

从整个政策顶层设计来看,接下来数字化是TMT行业的一个主方向。

我们今天就要思考一个更长期的问题,到了5G时代或者说下一个10年科技创新、信息技术的投资到底会往哪些方向去走?

5G时代的新终端,我们认为有可穿戴设备,智能手表,VR头盔、AR眼镜等。

汽车也是在5G时代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向。

汽车正在从过去的传统燃油车走向电动化和智能化。汽车上半场是一个电动化的过程,下半场更多会是智能化的过程,而智能化带来的投资机会应该是一个非常长的赛道。

整车的智能化包括摄像头、传感器、雷达、功率半导体(IGBT),未来L4级自动驾驶的投资机会会慢慢显现出来。

除了汽车和穿戴设备之外,5G时代新的智能化终端还有智能家居,这其实是很容易被大家忽略的一个市场。

比如智能音箱。以前都是蓝牙音箱,本质上要依赖你的手机才能够有内容,但现在大部分智能音箱有独立的 Wifi模组或者3、4、5G模组,它可以24小时在线。

除此之外,家里的智能安防、扫地机器人甚至空调、电饭煲等智能小家电,也开始有独立的智能化模块。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你会看到家居智能化的普及率也在迅速提升。

总结来看,我们认为5G时代的主战场应该不在手机上,应该是在各种各样的新终端上,比如汽车、家里的各种智能终端或者未来的穿戴设备。

当然To B生产端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市场。过去移动互联网的应用主要还是在To C端改变你的生活,但未来我们觉得主力智能化的过程应该是在生产端。

比如现在工厂里也开始有大量的机器可以联网,有更多的数据可以被读取,比较成熟有智慧矿山、码头等等,这些终端的智能化水平也在迅速提升。

你的终端会越来越像一个屏幕显示器,计算存储的功能实际上转移到了云端,大量的内容其实不在硬件里面了,这个趋势也会非常明显。

所以分析完大家也就明白,实际上在整个科技行业(TMT行业)经常谈到4个具体的方向,就是电子、计算机、通信和传媒,今天可能要加一个互联网。

投资的顺序或者说大的逻辑就变得非常清晰,首先第一波还是在终端和硬件上,但主要的投资机会不在手机产业链,而在汽车智能化、穿戴设备、智能家居以及工业智能化这些方向上。

投科技不应只买TMT,很多传统行业机会更大
数字化的基本生产工具是数据,而以前的网络化或者信息化的基本生产工具是网络,即更多建立在连接方面。

举个例子,今天非常火的美团、微信和腾讯实际上享受的就是移动互联网的红利。但未来的企业一定不是在建立在这个之上,而是看谁能把数据用得更好。

拿到数据后又分两个部分。你首先需要把生产数字化,然后再把这些数字变成新的生产力。各种技术本质上只是一种催化剂,最终的结果是未来10年大部分企业都会实现数字化。

这一轮信息技术的变革跟过去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过去的BAT互联网企业主要影响大家的生活,更多带来To C的创新,这一轮则会与大部分传统行业深度结合起来。

也就是说,投科技不应只买TMT公司,可能很多传统行业的机会更大。

举个例子,过去一年汽车行业的表现还是非常好的。你会发现有些新能源化或者智能化做得好的标的,它们的估值体系已经比传统的汽车公司要好很多,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投资机会。

今年非常值得关注的还有制造业的数字化,里面有一些做工业物联网及智能制造的企业,应该也会有很多机会。

再比如军工行业。现在战场背后的核心竞争力实际上是信息化,整个云网的融合让现在的作战打法已经跟过去完全不同,真正的指挥是远程的。

所以很多行业因为数字化的来临会产生估值上的分化。

从新基建走向新应用,5G在生产端的影响比生活端大很多
第二个趋势是从新基建走向新应用,主要还是围绕我们最熟悉的通信行业。5G、边缘计算、网络切片和卫星互联网是几个关键词。

过去我们理解的网络实际上就是地面的基站,目前来看整个运营商在过去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都是一个周期成长行业,因为只要有新的技术迭代(2G到5G)运营商就会投一波钱。

2022年就是5G投资的一个高点,今年三大运营商的总资本开支在3500亿左右,绝对额比去年和前年还是有增长的,但是增长的幅度很小。这和2015年4G峰值时的绝对投资额还是有差距的,当时每年大概有4500亿左右。

运营商的总资本开支在慢慢减少,这里面可能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运营商本身在共建共享,现在电信和联通其实用的是一张底层网络,广电和移动也是共用一张,这种方式在国外是很常见的,资本开支的效率是比较高的。

另外一个原因是网络切片以及SDN和NFV技术的发展。未来软硬件的分离应该会逐渐成为主流趋势,即网络的升级更多通过软件或整个系统的升级来完成,而不是简单粗暴地把终端硬件全部升级一遍。

我们其实挺看好运营商行业的投资机会,这两年三大运营商尤其是移动和电信也回归到了A股。如果不像过去那样简单粗暴地拉资本开支,那么运营商的ROE还是有很大提升空间的。

现在用PB净资产来去看运营商的话,它们的PB估值都在一倍以内,但实际上美国的运营商像Verizon、ATM的PB估值都在两三倍(当然ROE也比较高)。伴随着运营商的回归、投资的理性化以及前两年提速降费时代的结束,我觉得未来运营商应该有长期的投资价值。

除了这些因素之外,接下来5G应用后流量的增长还是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4G时代人均流量大概是每月7个G左右,但是在5g时代,在渗透率比较高的韩国月均流量已经在四五十个G,比4G时代提升了十几倍,看国内运营商的数据的话月均流量基本上也在20G以上。

我们说的是广义的流量,包括物联网终端、LoT设备、摄像头等,它们是24小时在线的。只要运营商在投资端或成本端可控,那么业绩的稳定性是非常好的。

按现有的百分之六七十的分红率,中国移动和电信的年化股息率有5%以上,我们觉得在这种市场波动比较大的环境下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今年在通信上还有一个方向是卫星互联网。前段时间俄乌战争时期很多人关注space X,即美国的星链计划。中国也在去年成立了星网公司,虽然筹备速度慢了一些,但是未来在这个市场中真正有能力去投资和建设的应该只有中美两个国家。

以卫星导航为例,全球有四大导航系统:欧洲的伽利略、中国的北斗、美国的GPS和俄国的格洛纳斯。现在看来欧洲和俄罗斯未来基本上不会在卫星通信方向上投资太多,但中美在导航卫星、遥感以及通信市场上应该还是会有比较大的投资。

因为卫星在无人区覆盖的广域性等方面有很多优势,所以在物联网时代天地一体化也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趋势。

所以卫星制造、火箭制造发射及后端的应用环节都会有比较好的投资机会。

网络侧除了运营商和卫星产业链外,今年比较好的市场还是在LoT,即物联网行业,具体来说包括汽车、家居、穿戴设备和工业设备的智能化,前面已经提到了。

4G基本上满足了生活服务上的需求,未来需求增量不会很多,这块应用上的创新应该是渐进式的,不太会是革命式的了。

5G在生产端的影响会比生活端大很多。比如工业设备的智能化,这两年终端的增长率是非常快的。

预计到2025年全球的LoT的连接数大概会达到271亿个。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全球的手机的保有量基本在30亿以上的水平,而物联网终端的保有量如果到300亿左右量级的话,基本上是手机时代的10倍,未来延伸出来的数据及应用将会呈现爆发式增长。

总结来看,虽然过去几年5G应用好像还没有出来,但是我觉得现在处在一个渐行渐进的过程中。

现在中国其实已经建成了全球最大的一张5G网络。我们有理由相信,新的5G应用会率先在我们的市场出现,也会给我们带来更多更长远的投资机会。

云端的产业链价值会越来越大
第三个趋势是从终端到云端。我觉得未来会有一个大趋势,网速变得足够快以后终端的很多功能实际上要承载到云端上去,云端的产业链价值会越来越大。

我举一个全球的科技巨头英伟达,它是做GPU的,它和高通一个是云端的能力、一个是终端的能力。这几年英伟达成了美国科技股上的最红的股票,也是技术变迁的典型代表。

实际上在2019年的时候,美国互联网公司在云计算上的资本开支就已经超过了本土运营商的资本开支。但在中国市场,三大运营商的资本开支远远超过了BAT在云计算上的资本开支,大约是3000亿对1000亿的水平。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对云的基础设施的投建才是我们真正要关注的新基建,而不是简单去看运营商的资本开支。

另外从需求本身来看,过去主要的驱动力还是降成本,公有云比较便宜,但是未来云会影响生产效率。

数字化的前提是上云,你这个东西都没有上云,就只能叫信息化或者网络化。只有当你的架构是云原生的,这些生产数据才能被连接起来,未来才能被应用。这是生产端企业要思考的一个根本性问题。

但是现在可能的矛盾点在于,短期上云成本不一定下降,可能还上升,最典型的是金融类企业。

如果我们认为未来是一个数字化的社会,那么企业首先得是一个云化的企业,这就是我们看好云计算产业链的根本逻辑所在。

当然具体的投资方向会有非常多, 首先,底层不是简单一个公有云就结束了,再往平台层及上面的应用层去看,又会有一系列公司要在生态里面做服务,包括工业、零售、医疗、电商直播等一系列东西。所以它是一个非常大的产业链机会。

实际上在整个云的链条里面,底层的基础设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投资机会,比如电源设备、IDC服务、云计算服务商以及应用厂商,它会涉及到一系列产业链公司。

所以我们当然是看好光模块和光通讯板块的,但更看好的是给云产业链或者云相关的客户做光通讯服务的公司,前面要加一个定语。

从To C到To B:每个细分赛道都有新的龙头
第四个趋势是从To C到To B。其实前面也讲过了,我总结一下。在5G应用的主赛道中,所谓的To B市场到底包含什么?这里我们列了一些,比如智能工厂、智能电网、智慧城市、移动办公等等。

这里面的好处是市场本身的起点比较低,但是怎么走向真正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我觉得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回答。

云计算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不是说把数据云化了就解决了。

这和To C的应用是完全不同的。To C的应用比如手机游戏、短视频是非常标准化的产品,商业逻辑也非常简单,最后拼的就是谁能用资本快速占领市场,最后基本上是赢家通吃。

但是在To B市场并不是这样,每一个赛道的场景都是不同的。比如同样是物联网,它在工业领域和出行领域的应用是完全不同的,它需要结合非常专业的生产场景,这就必然导致从开始到应用落地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感觉5G的应用还很遥远。但事实上,去年不管是三大运营商还是华为等行业龙头,其实已经在各个细分赛道上推出了大量的应用,比如智慧工厂等。

但是我们确实要承认,To B圈里不同细分行业所处的阶段不同,有些已经比较成熟(像智能电网、智慧城市),但有一些确实还需要时间逐步去发展,比如智能工厂。

车联网也是如此。现在车的迭代基本上就是多了大屏幕,解决了人怎么和车连接起来,但未来更重要是解决车怎么和车连起来,怎么和车库、车位连接起来,也就是所谓的“V To X”,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车联网,这个过程可能要经历5-10年。

我们要有一个心态,5G的To B投资不是一个简单的主题投资,不是车联网出了一个政策然后要炒一波,而是要自下而上去找在技术创新上能够不断迭代、最后能够生存下来的公司。

与当年的To C相比,一个好处是每个细分赛道上都会有一些小的龙头产生,而不是一个赢家通吃的局面。这样对于投资来讲机会是更多的。

在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的阶段,我在C端比较看好的是云VR、AR以及超高清的流媒体。

至于元宇宙,它其实是大家创造出来的概念,本质上是想打造沉浸式体验。现在我们看到大部分东西还是二维的,但未来应该可以转成多维度,所以需要更大的流量、更强大的算力和存储的支持。

需要沉浸式体验的场景有演唱会,还有韩国发展比较好的心理治疗,以及很多及时性的东西比如直播,最典型的是像奥运会的比赛,沉浸式体验肯定要比现有的直播或者高清视频的效果要好得多。

当然未来会可能会延伸出很多新的应用,但对于元宇宙下一步会怎么走,其实很难判断。

To B端的话,近期最值得大家关注的方向还是物联网,具体比如说智能车、智能制造,包括安防监控、云端机器人等等,再往后还有车联网。

其实过去也有智能车,3G、4G也能做,但5G与它们最本质的区别在……!

武超则:5G主战场不在手机上,自主可控最有可能产生新巨头
投资作业本
2022-05-31

5G时代的主战场不在手机上,而在新终端上

接下来TMT和科技行业的投资机会会在哪些方向上?

第一个趋势可以简单概括为,从过去10年的信息化和网络化走向未来10年的数字化和智能化。

从整个政策顶层设计来看,接下来数字化是TMT行业的一个主方向。

我们今天就要思考一个更长期的问题,到了5G时代或者说下一个10年科技创新、信息技术的投资到底会往哪些方向去走?

5G时代的新终端,我们认为有可穿戴设备,智能手表,VR头盔、AR眼镜等。

汽车也是在5G时代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向。

汽车正在从过去的传统燃油车走向电动化和智能化。汽车上半场是一个电动化的过程,下半场更多会是智能化的过程,而智能化带来的投资机会应该是一个非常长的赛道。

整车的智能化包括摄像头、传感器、雷达、功率半导体(IGBT),未来L4级自动驾驶的投资机会会慢慢显现出来。

除了汽车和穿戴设备之外,5G时代新的智能化终端还有智能家居,这其实是很容易被大家忽略的一个市场。

比如智能音箱。以前都是蓝牙音箱,本质上要依赖你的手机才能够有内容,但现在大部分智能音箱有独立的 Wifi模组或者3、4、5G模组,它可以24小时在线。

除此之外,家里的智能安防、扫地机器人甚至空调、电饭煲等智能小家电,也开始有独立的智能化模块。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你会看到家居智能化的普及率也在迅速提升。

总结来看,我们认为5G时代的主战场应该不在手机上,应该是在各种各样的新终端上,比如汽车、家里的各种智能终端或者未来的穿戴设备。

当然To B生产端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市场。过去移动互联网的应用主要还是在To C端改变你的生活,但未来我们觉得主力智能化的过程应该是在生产端。

比如现在工厂里也开始有大量的机器可以联网,有更多的数据可以被读取,比较成熟有智慧矿山、码头等等,这些终端的智能化水平也在迅速提升。

你的终端会越来越像一个屏幕显示器,计算存储的功能实际上转移到了云端,大量的内容其实不在硬件里面了,这个趋势也会非常明显。

所以分析完大家也就明白,实际上在整个科技行业(TMT行业)经常谈到4个具体的方向,就是电子、计算机、通信和传媒,今天可能要加一个互联网。

投资的顺序或者说大的逻辑就变得非常清晰,首先第一波还是在终端和硬件上,但主要的投资机会不在手机产业链,而在汽车智能化、穿戴设备、智能家居以及工业智能化这些方向上。

投科技不应只买TMT,很多传统行业机会更大
数字化的基本生产工具是数据,而以前的网络化或者信息化的基本生产工具是网络,即更多建立在连接方面。

举个例子,今天非常火的美团、微信和腾讯实际上享受的就是移动互联网的红利。但未来的企业一定不是在建立在这个之上,而是看谁能把数据用得更好。

拿到数据后又分两个部分。你首先需要把生产数字化,然后再把这些数字变成新的生产力。各种技术本质上只是一种催化剂,最终的结果是未来10年大部分企业都会实现数字化。

这一轮信息技术的变革跟过去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过去的BAT互联网企业主要影响大家的生活,更多带来To C的创新,这一轮则会与大部分传统行业深度结合起来。

也就是说,投科技不应只买TMT公司,可能很多传统行业的机会更大。

举个例子,过去一年汽车行业的表现还是非常好的。你会发现有些新能源化或者智能化做得好的标的,它们的估值体系已经比传统的汽车公司要好很多,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投资机会。

今年非常值得关注的还有制造业的数字化,里面有一些做工业物联网及智能制造的企业,应该也会有很多机会。

再比如军工行业。现在战场背后的核心竞争力实际上是信息化,整个云网的融合让现在的作战打法已经跟过去完全不同,真正的指挥是远程的。

所以很多行业因为数字化的来临会产生估值上的分化。

从新基建走向新应用,5G在生产端的影响比生活端大很多
第二个趋势是从新基建走向新应用,主要还是围绕我们最熟悉的通信行业。5G、边缘计算、网络切片和卫星互联网是几个关键词。

过去我们理解的网络实际上就是地面的基站,目前来看整个运营商在过去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都是一个周期成长行业,因为只要有新的技术迭代(2G到5G)运营商就会投一波钱。

2022年就是5G投资的一个高点,今年三大运营商的总资本开支在3500亿左右,绝对额比去年和前年还是有增长的,但是增长的幅度很小。这和2015年4G峰值时的绝对投资额还是有差距的,当时每年大概有4500亿左右。

运营商的总资本开支在慢慢减少,这里面可能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运营商本身在共建共享,现在电信和联通其实用的是一张底层网络,广电和移动也是共用一张,这种方式在国外是很常见的,资本开支的效率是比较高的。

另外一个原因是网络切片以及SDN和NFV技术的发展。未来软硬件的分离应该会逐渐成为主流趋势,即网络的升级更多通过软件或整个系统的升级来完成,而不是简单粗暴地把终端硬件全部升级一遍。

我们其实挺看好运营商行业的投资机会,这两年三大运营商尤其是移动和电信也回归到了A股。如果不像过去那样简单粗暴地拉资本开支,那么运营商的ROE还是有很大提升空间的。

现在用PB净资产来去看运营商的话,它们的PB估值都在一倍以内,但实际上美国的运营商像Verizon、ATM的PB估值都在两三倍(当然ROE也比较高)。伴随着运营商的回归、投资的理性化以及前两年提速降费时代的结束,我觉得未来运营商应该有长期的投资价值。

除了这些因素之外,接下来5G应用后流量的增长还是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4G时代人均流量大概是每月7个G左右,但是在5g时代,在渗透率比较高的韩国月均流量已经在四五十个G,比4G时代提升了十几倍,看国内运营商的数据的话月均流量基本上也在20G以上。

我们说的是广义的流量,包括物联网终端、LoT设备、摄像头等,它们是24小时在线的。只要运营商在投资端或成本端可控,那么业绩的稳定性是非常好的。

按现有的百分之六七十的分红率,中国移动和电信的年化股息率有5%以上,我们觉得在这种市场波动比较大的环境下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今年在通信上还有一个方向是卫星互联网。前段时间俄乌战争时期很多人关注space X,即美国的星链计划。中国也在去年成立了星网公司,虽然筹备速度慢了一些,但是未来在这个市场中真正有能力去投资和建设的应该只有中美两个国家。

以卫星导航为例,全球有四大导航系统:欧洲的伽利略、中国的北斗、美国的GPS和俄国的格洛纳斯。现在看来欧洲和俄罗斯未来基本上不会在卫星通信方向上投资太多,但中美在导航卫星、遥感以及通信市场上应该还是会有比较大的投资。

因为卫星在无人区覆盖的广域性等方面有很多优势,所以在物联网时代天地一体化也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趋势。

所以卫星制造、火箭制造发射及后端的应用环节都会有比较好的投资机会。

网络侧除了运营商和卫星产业链外,今年比较好的市场还是在LoT,即物联网行业,具体来说包括汽车、家居、穿戴设备和工业设备的智能化,前面已经提到了。

4G基本上满足了生活服务上的需求,未来需求增量不会很多,这块应用上的创新应该是渐进式的,不太会是革命式的了。

5G在生产端的影响会比生活端大很多。比如工业设备的智能化,这两年终端的增长率是非常快的。

预计到2025年全球的LoT的连接数大概会达到271亿个。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全球的手机的保有量基本在30亿以上的水平,而物联网终端的保有量如果到300亿左右量级的话,基本上是手机时代的10倍,未来延伸出来的数据及应用将会呈现爆发式增长。

总结来看,虽然过去几年5G应用好像还没有出来,但是我觉得现在处在一个渐行渐进的过程中。

现在中国其实已经建成了全球最大的一张5G网络。我们有理由相信,新的5G应用会率先在我们的市场出现,也会给我们带来更多更长远的投资机会。

云端的产业链价值会越来越大
第三个趋势是从终端到云端。我觉得未来会有一个大趋势,网速变得足够快以后终端的很多功能实际上要承载到云端上去,云端的产业链价值会越来越大。

我举一个全球的科技巨头英伟达,它是做GPU的,它和高通一个是云端的能力、一个是终端的能力。这几年英伟达成了美国科技股上的最红的股票,也是技术变迁的典型代表。

实际上在2019年的时候,美国互联网公司在云计算上的资本开支就已经超过了本土运营商的资本开支。但在中国市场,三大运营商的资本开支远远超过了BAT在云计算上的资本开支,大约是3000亿对1000亿的水平。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对云的基础设施的投建才是我们真正要关注的新基建,而不是简单去看运营商的资本开支。

另外从需求本身来看,过去主要的驱动力还是降成本,公有云比较便宜,但是未来云会影响生产效率。

数字化的前提是上云,你这个东西都没有上云,就只能叫信息化或者网络化。只有当你的架构是云原生的,这些生产数据才能被连接起来,未来才能被应用。这是生产端企业要思考的一个根本性问题。

但是现在可能的矛盾点在于,短期上云成本不一定下降,可能还上升,最典型的是金融类企业。

如果我们认为未来是一个数字化的社会,那么企业首先得是一个云化的企业,这就是我们看好云计算产业链的根本逻辑所在。

当然具体的投资方向会有非常多, 首先,底层不是简单一个公有云就结束了,再往平台层及上面的应用层去看,又会有一系列公司要在生态里面做服务,包括工业、零售、医疗、电商直播等一系列东西。所以它是一个非常大的产业链机会。

实际上在整个云的链条里面,底层的基础设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投资机会,比如电源设备、IDC服务、云计算服务商以及应用厂商,它会涉及到一系列产业链公司。

所以我们当然是看好光模块和光通讯板块的,但更看好的是给云产业链或者云相关的客户做光通讯服务的公司,前面要加一个定语。

从To C到To B:每个细分赛道都有新的龙头
第四个趋势是从To C到To B。其实前面也讲过了,我总结一下。在5G应用的主赛道中,所谓的To B市场到底包含什么?这里我们列了一些,比如智能工厂、智能电网、智慧城市、移动办公等等。

这里面的好处是市场本身的起点比较低,但是怎么走向真正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我觉得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回答。

云计算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不是说把数据云化了就解决了。

这和To C的应用是完全不同的。To C的应用比如手机游戏、短视频是非常标准化的产品,商业逻辑也非常简单,最后拼的就是谁能用资本快速占领市场,最后基本上是赢家通吃。

但是在To B市场并不是这样,每一个赛道的场景都是不同的。比如同样是物联网,它在工业领域和出行领域的应用是完全不同的,它需要结合非常专业的生产场景,这就必然导致从开始到应用落地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感觉5G的应用还很遥远。但事实上,去年不管是三大运营商还是华为等行业龙头,其实已经在各个细分赛道上推出了大量的应用,比如智慧工厂等。

但是我们确实要承认,To B圈里不同细分行业所处的阶段不同,有些已经比较成熟(像智能电网、智慧城市),但有一些确实还需要时间逐步去发展,比如智能工厂。

车联网也是如此。现在车的迭代基本上就是多了大屏幕,解决了人怎么和车连接起来,但未来更重要是解决车怎么和车连起来,怎么和车库、车位连接起来,也就是所谓的“V To X”,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车联网,这个过程可能要经历5-10年。

我们要有一个心态,5G的To B投资不是一个简单的主题投资,不是车联网出了一个政策然后要炒一波,而是要自下而上去找在技术创新上能够不断迭代、最后能够生存下来的公司。

与当年的To C相比,一个好处是每个细分赛道上都会有一些小的龙头产生,而不是一个赢家通吃的局面。这样对于投资来讲机会是更多的。

在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的阶段,我在C端比较看好的是云VR、AR以及超高清的流媒体。

至于元宇宙,它其实是大家创造出来的概念,本质上是想打造沉浸式体验。现在我们看到大部分东西还是二维的,但未来应该可以转成多维度,所以需要更大的流量、更强大的算力和存储的支持。

需要沉浸式体验的场景有演唱会,还有韩国发展比较好的心理治疗,以及很多及时性的东西比如直播,最典型的是像奥运会的比赛,沉浸式体验肯定要比现有的直播或者高清视频的效果要好得多。

当然未来会可能会延伸出很多新的应用,但对于元宇宙下一步会怎么走,其实很难判断。

To B端的话,近期最值得大家关注的方向还是物联网,具体比如说智能车、智能制造,包括安防监控、云端机器人等等,再往后还有车联网。

其实过去也有智能车,3G、4G也能做,但5G与它们最本质的区别在……!

绝地生存制服少女2 制服サバイガール Ⅱ (2008) “野外生存乐园”的悲剧终于成了过去。葵非常后悔把朋友们带去,让她们丧生。主题公园中暴走的人其实是变成了僵尸,但那里还幸存着一些尚未僵尸化的人。为了挽救幸存者,葵只身再度前往主题公园。葵的男友勇平非常担心突然杳无音讯的她,他循着线索也追去了那里。然而,等待着他们的是残酷的结局……https://t.cn/A6Jih6cc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道教八大神咒之——净天地神咒 天地自然,秽气分散,洞中玄虚,晃朗太元。八方威神,使我自然。灵宝符命,普告九天;乾罗达那,洞罡太玄;斩妖缚邪,度鬼万千。中山神咒
  • 英国政府表示,对英国人艾登·阿斯兰和肖恩·平纳被判处死刑表示“深切关注”他们是在为乌克兰作战时被俘的,他们正与乌克兰当局合作,争取这两名男子获释。 英国政府深
  • 首先得有运动意识,选择自己适合和喜欢的运动方式,然后坚持下去[拳头][拳头]最近状态比较好,在运动的时候,专注于当下,感受到身体的拉伸和律动,虽然肌肉会酸疼,但
  • 当后主问到时,蒋琬、董允都说杨仪一介书生,不可能造反。他觉得自己战功累累,资格老,能力强,蜀汉群臣除了诸葛亮没有人地位可以在他之上。
  • 我们如果对自心缺乏正确的认识,那么痛苦永远是我们的根据地,寂静的解脱则成为美丽的传说。其实,智者修心不修境,你只需要转换心态,外在的一切就都变化了。
  • 可愛い人が好き。】面食い:外貌协会/颜控/颜狗【例句】やっぱり私は面食いだ。
  • 在4月汽车销售市场普遍低迷的情况下,比亚迪取得10.5万的月销量,成为了当月唯一突破10万销量关口的品牌。欧洲议会 6 月 8 日通过了一项欧盟委员会提案,从
  • 超大强效滤芯,享受纯净生活,让你喝到的每一滴水都新鲜干净,给大人小孩一个健康安全的饮水环境,把健康带回家【运费险】亏本价速度抢【券后价】 1530 元【现价】
  • (三)请各街道辖区居民在参加采样期间做好个人防护,全程佩戴口罩,主动接受体温检测,出示健康码、行程码,并保持一米以上距离,严防采样时交叉感染。来源|新乡广播电视
  • ❄️冬天游玩的好去处,今天给大家带了河源客天下旅游度假区✨可以带着家人和朋友来这个天然的温泉小镇•♨️这里有108个室外天然温泉池,温泉水都是采自地表一下200
  •   广泛动员 凝聚起与病毒决战的强大力量  协助专业岗位工作人员做好封(管)控区值班执勤、防疫消杀、物资转运、便民服务;协助做好核酸检测、疫苗接种、流调登记、秩
  • “要想破解这些瓶颈和难题,就要抓‘新’即应对新一轮技术革命和数字经济的考验,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数字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数字化,打造数字经济强省;抓‘轻
  • 她还不懂什么是口腔溃疡,所以看到桌上的菠萝就执意要吃一块[允悲][允悲]我跟她讲,吃了酸水果嘴疼的厉害,别吃,她不信,于是…她吃了一口菠萝,哭了起来[允悲][允
  • 我们是善良淳朴的村民,也希望遇到爱干净的房客哦[太开心][太开心]房东电话:13253492900 最喜欢的九张[微风][送花花]在北外的最后一天,校园里空空的
  • 从“三老四严”到“四精”“四创”“四增”从过去的“一井一场”改为现在的“多井一场”大力推广地热、太阳能等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建设完成华北地区最大的光伏发电项目……
  • 面对不理性的人和事,基本上完全不搭理搭理是开始纳磁场,接触到不好的,互斥,污浊的磁场,会给自己和整体造成不良反应有的人会头疼,胸口痛,甚至会有生理性作呕的反应,
  • #韩剧孔雀都市[超话]##孔雀都市# 十一集文字预告제가 먼저 찾아 손쓸 수 있게 도와주세요재희는 이설을 유혹하는 준혁의 모습에 감당할 수 없는 모멸
  • [兔子]《小庄的碎碎念》《终结者:黑暗命运》最近比较喜欢这种风格的蓝莓味儿的巧乐兹,吃到最后真的超级甜,甚至甜到发慌[裂开]蓝宝儿悄摸摸的来了吓我一跳[允悲](
  • 而一旦中通复牌后走弱,那么这次没来的退潮期就会在中通来了之后到来,然后再走出新周期出来,你们觉得是哪种概率更大些;认为前者打1,认为后者打2~!我的观点是:32
  • 留着长卷发的她选择了多件华丽惊艳的礼服,展示自己再度当妈妈后的魅力!最后一张照片,安以轩穿着戴着大蝴蝶结的连衣裙出镜,这件衣服款式很少女,总体来说,产后复出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