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公园在冬天 光秃秃的 一根枝杈都没有

排队

当时的人们穿着各色的冬装 队尾排得和如今一样

如今 夏天了

公园里五彩缤纷

红色 粉色 浅黄色

还有 大片大片的绿

人们 还是一样长长的队伍

我常常望着公园一整片的绿色 在畅想 当时 我在畅想的如今 绿色 明明已经达到了

为什么还是不真实的感觉

可能 还是一样长长的队伍

刚刚下过雨 风有些急促 我在混沌中 前行 似梦非醒

天空中卷起无尽的灰 像是暴风雨来临的前袭

我快步走到公园 雨像追着我的脚步

时急时密

我以为会下很大的雨 风中也有很多和我一样走在雨中的人们

等走到公园的时候 雨散得差不多了

从春天走到了 冬天排队

明明四周是如花美眷的美景 我却一点感触都没有

我常常望着公园一整片的绿色 在畅想 当时 我在畅想的如今 绿色 明明已经达到了

排队的人群 渐渐没了

走在我前面的一位女士 穿着浅褐色的半裙 拿着四散而开的伞

人群都愿意从原路返回 走更快的路

而我们偏要沿着这下雨的街道 慢慢走

似无在这再也没有的感触中寻找最后一丝感动

我急步超过她之前

在她身后

慢慢的裙摆 湿润的空气 伴着浅灰色的云

我们被四散的绿色包围着

我仔细地看着四周的绿色 到处都是葱葱郁郁

她慢慢的走着 在空气中放松四肢

我和她在这小径中走着 四周除了雨和无尽的绿色

一起感受着 这片刻即逝又无尽的芬芳

整个五月

#三联读书# 【夏天,豆汁儿与栗子 | 汪曾祺散文选】

-夏天-

夏天的早晨真舒服。空气很凉爽,草上还挂着露水(蜘蛛网上也挂着露水),写大字一张,读古文一篇。夏天的早晨真舒服。

凡花大都是五瓣,栀子花却是六瓣。山歌云:“栀子花开六瓣头。”栀子花粗粗大大,色白,近蒂处微绿,极香,香气简直有点叫人受不了,我的家乡人说是:“碰鼻子香”。栀子花粗粗大大,又香得掸都掸不开,于是为文雅人不取,以为品格不高。栀子花说:“去你妈的,我就是要这样香,香得痛痛快快,你们他妈的管得着吗!”

人们往往把栀子花和白兰花相比。苏州姑娘串街卖花,娇声叫卖:“栀子花!白兰花!”白兰花花朵半开,娇娇嫩嫩,如象牙白色,香气文静,但有点甜俗,为上海长三堂子的“倌人”所喜,因为听说白兰花要到夜间枕上才格外地香。我觉得红“倌人”的枕上之花,不如船娘髻边花更为刺激。

夏天的花里最为幽静的是珠兰。

牵牛花短命。早晨沾露才开,午时即已萎谢。

秋葵也命薄。瓣淡黄,白心,心外有紫晕。风吹薄瓣,楚楚可怜。

凤仙花有单瓣者,有重瓣者。重瓣者如小牡丹,凤仙花茎粗肥,湖南人用以腌“臭咸菜”,此吾乡所未有。

马齿苋、狗尾巴草、益母草,都长得非常旺盛。

淡竹叶开浅蓝色小花,如小蝴蝶,很好看。叶片微似竹叶而较柔软。

“万把钩”即苍耳。因为结的小果上有许多小钩,碰到它就会挂在衣服上,得小心摘去。所以孩子叫它“万把钩”。

我们那里有一种“巴根草”,贴地而去,是见缝扎根,一棵草蔓延开来,长了很多根,横的,竖的,一大片。而且非常顽强,拉扯不断。很小的孩子就会唱:

巴根草,

绿茵茵,

唱个唱,

把狗听。

最讨厌的是“臭芝麻”。掏蟋蟀、捉金铃子,常常沾了一裤腿。其臭无比,很难除净。

西瓜以绳络悬之井中,下午剖食,一刀下去,喀嚓有声,凉气四溢,连眼睛都是凉的。

天下皆重“黑籽红瓤”,吾乡独以“三白”为贵:白皮、白瓤、白籽。“三白”以东墩产者最佳。

香瓜有:牛角酥,状似牛角,瓜皮淡绿色,刨去皮,则瓜肉浓绿,籽赤红,味浓而肉脆,北京亦有,谓之“羊角蜜”;虾蟆酥,不甚甜而脆,嚼之有黄瓜香;梨瓜,大如拳,白皮,白瓤,生脆有梨香;有一种较大,皮色如虾蟆,不甚甜,而极“面”,孩子们称之为“奶奶哼”,说奶奶一边吃,一边“哼”。

蝈蝈,我的家乡叫做“叫蚰子”。叫蚰子有两种。一种叫“侉叫蚰子”。那真是“侉”,跟一个叫驴子似的,叫起来“咶咶咶咶”很吵人。喂它一点辣椒,更吵得厉害。一种叫“秋叫蚰子”,全身碧绿如玻璃翠,小巧玲珑,鸣声亦柔细。

别出声,金铃子在小玻璃盒子里爬哪!它停下来,吃两口食——鸭梨切成小骰子块。于是它叫了“丁铃铃铃”……

乘凉。

搬一张大竹床放在天井里,横七竖八一躺,浑身爽利,暑气全消。看月华。月华五色晶莹,变幻不定,非常好看。月亮周围有一个模模糊糊的大圆圈,谓之“风圈”,近几天会刮风。“乌猪子过江了”——黑云漫过天河,要下大雨。

一直到露水下来,竹床子的栏杆都湿了,才回去,这时已经很困了,才沾藤枕(我们那里夏天都枕藤枕或漆枕),已入梦乡。

鸡头米老了,新核桃下来了,夏天就快过去了。

-豆汁儿-

没有喝过豆汁儿,不算到过北京。

小时看京剧《豆汁记》(即《鸿鸾禧》,又名《金玉奴》,一名《棒打薄情郎》),不知“豆汁”为何物,以为即是豆腐浆。

到了北京,北京的老同学请我吃了烤鸭、烤肉、涮羊肉,问我:“你敢不敢喝豆汁儿?”我是个“有毛的不吃掸子,有腿的不吃板凳,大荤不吃死人,小荤不吃苍蝇”的,喝豆汁儿,有什么不“敢”?他带我去到一家小吃店,要了两碗,警告我说:“喝不了,就别喝。有很多人喝了一口就吐了。”我端起碗来,几口就喝完了。我那同学问:“怎么样?”我说:“再来一碗。”

豆汁儿是制造绿豆粉丝的下脚料。很便宜。过去卖生豆汁儿的,用小车推一个有盖的木桶,串背街、胡同。不用“唤头”(招徕顾客的响器),也不吆唤。因为每天串到哪里,大都有准时候。到时候,就有女人提了一个什么容器出来买。有了豆汁儿,这天吃窝头就可以不用熬稀粥了。这是贫民食物。《豆汁记》的金玉奴的父亲金松是“杆儿上的”(叫花头),所以家里有吃剩的豆汁儿,可以给莫稽盛一碗。

卖熟豆汁儿的,在街边支一个摊子。一口铜锅,锅里一锅豆汁,用小火熬着。熬豆汁儿只能用小火,火大了,豆汁儿一翻大泡,就“”了。豆汁儿摊上备有辣咸菜丝——水疙瘩切细丝浇辣椒油、烧饼、焦圈——类似油条,但作成圆圈,焦脆。卖力气的,走到摊边坐下,要几套烧饼焦圈,来两碗豆汁儿,就一点辣咸菜,就是一顿饭。

豆汁儿摊上的咸菜是不算钱的。有保定老乡坐下,掏出两个馒头,问“豆汁儿多少钱一碗”,卖豆汁儿的告诉他,“咸菜呢?”——“咸菜不要钱。”——“那给我来一碟咸菜。”

常喝豆汁儿,会上瘾。北京的穷人喝豆汁儿,有的阔人家也爱喝。梅兰芳家有一个时候,每天下午到外面端一锅豆汁儿,全家大小,一人喝一碗。豆汁儿是什么味儿?这可真没法说。这东西是绿豆发了酵的,有股子酸味。不爱喝的说是像泔水,酸臭。爱喝的说:别的东西不能有这个味儿——酸香!这就跟臭豆腐和启司一样,有人爱,有人不爱。

豆汁儿沉底,干糊糊的,是麻豆腐。羊尾巴油炒麻豆腐,加几个青豆嘴儿(刚出芽的青豆),极香。这家这天炒麻豆腐,煮饭时得多量一碗米,——每人的胃口都开了。

-栗子-

栗子的形状很奇怪,像一个小刺猬。栗有“斗”,斗外长了长长的硬刺,很扎手。栗子在斗里围着长了一圈,一颗一颗紧挨着,很团结。当中有一颗是扁的,叫做脐栗。脐栗的味道和其他栗子没有什么两样。坚果的外面大都有保护层,松子有鳞瓣,核桃、白果都有苦涩的外皮,这大概都是为了对付松鼠而长出来的。

新摘的生栗子很好吃,脆嫩,只是栗壳很不好剥,里面的内皮尤其不好去。

把栗子放在竹篮里,挂在通风的地方吹几天,就成了“风栗子”。风栗子肉微有皱纹,微软,吃起来更为细腻有韧性。不像吃生栗子会弄得满嘴都是碎粒,而且更甜。贾宝玉为一件事生了气,袭人给他打岔,说:“我想吃风栗子了。你给我取去。”怡红院的檐下是挂了一篮风栗子的。风栗子入《红楼梦》,身价就高起来,雅了。这栗子是什么来头,是贾蓉送来的?刘老老送来的?还是宝玉自己在外面买的?不知道,书中并未交待。

栗子熟食的较多。我的家乡原来没有炒栗子,只是放在火里烤。冬天,生一个铜火盆,丢几个栗子在通红的炭火里,一会儿,砰的一声,蹦出一个裂了壳的熟栗子,抓起来,在手里来回倒,连连吹气使冷,剥壳入口,香甜无比,是雪天的乐事。不过烤栗子要小心,弄不好会炸伤眼睛。烤栗子外国也有,西方有“火中取栗”的寓言,这栗子大概是烤的。

北京的糖炒栗子,过去讲究栗子是要良乡出产的。良乡栗子比较小,壳薄,炒熟后个个裂开,轻轻一捏,壳就破了,内皮一搓就掉,不“护皮”。据说良乡栗子原是进贡的,是西太后吃的(北方许多好吃的东西都说是给西太后进过贡)。

北京的糖炒栗子其实是不放糖的,昆明的糖炒栗子真的放糖。昆明栗子大,炒栗子的大锅都支在店铺门外,用大如玉米豆的粗砂炒,不时往锅里倒一碗糖水。昆明炒栗子的外壳是黏的,吃完了手上都是糖汁,必须洗手。栗肉为糖汁沁透,很甜。

炒栗子宋朝就有。笔记里提到的“栗”,我想就是炒栗子。汴京有个叫李和儿的,栗有名。南宋时有一使臣(偶忘其名姓)出使,有人遮道献栗一囊,即汴京李和儿也。一囊栗,寄托了故国之思,也很感人。

日本人爱吃栗子,但原来日本没有中国的炒栗子。有一年我在广交会的座谈会上认识一个日本商人,他是来买栗子的(每年都来买)。他在天津曾开过一家炒栗子的店,回国后还卖炒栗子,而且把他在天津开的炒栗子店铺的招牌也带到日本去,一直在东京的炒栗子店里挂着。他现在发了财,很感谢中国的炒栗子。

北京的小酒铺过去卖煮栗子。栗子用刀切破小口,加水,入花椒大料煮透,是极好的下酒物。现在不见有卖的了。

栗子可以做菜。栗子鸡是名菜,也很好做,鸡切块,栗子去皮壳,加葱、姜、酱油,加水淹没鸡块,鸡块熟后,下绵白糖,小火焖二十分钟即得。鸡须是当年小公鸡,栗须完整不碎。罗汉斋亦可加栗子。

我父亲曾用白糖煨栗子,加桂花,甚美。

北京东安市场原来有一家卖西式蛋糕、冰点心的铺子卖奶油栗子粉。栗子粉上浇稀奶油,吃起来很过瘾。当然,价钱是很贵的。这家铺子现在没有了。

羊羹的主料是栗子面。“羊羹”是日本话,其实只是潮湿的栗子面压成长方形的糕,与羊毫无关系。

河北的山区缺粮食,山里多栗树,乡民以栗子代粮。栗子当零食吃是很好吃的,但当粮食吃恐怕胃里不大好受。

节选自《汪曾祺散文》

送娃到学校后,没有直接回家,来到了经常来的草地,还有旁边的小公园。草地上空无一人,仿若这一大片绿,可以任由我在里面打滚的感觉。

公园里的绿植,不太有修剪的痕迹,再疯长一下的话,小河流就会变得更加的狭窄和隐秘。远远就看见有一大丛花,内心有些小雀跃,加快脚步奔了过去。这可真是一条完美的花间小径,让我想起了一首古琴曲的曲名—《小园香径独徘徊》。唯一不同的是,曲子会比较凄美一些,而这条花道,是甜美芬芳的。

肚子有些饿了,便开始往回返,这个时候回去吃早餐,想必也是很香甜的。走到马路上,看到好几个带着口罩的男孩子,嗖嗖嗖地跑过去。一个开着摩托车的外卖小哥,骑着摩托车,从我身边一闪而过,他的身影很快就淹没在车流川息中,他好像在哼唱着什么歌,那么遥远,那么轻,可我还是听到了。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教育部答复取消非师范生考教师资格#:多渠道聘教师势在必行】针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9488号建议中提出的“关于修订教师法有关条款,取消非师范生报考教师资
  • 菜油2105合约,周五夜盘低开低走,短期是受到上方的压力进行回调,中线多头趋势未变,整体的思路还是逢低多单,可以参考在9285-9230区间布局多单,目标看到9
  • 希望导盲犬 在我们国家可以得到大家的认可和普及,请地铁和公交车不要拒绝为人类衷心服务的导盲犬。 这些小天使是人类最好最忠诚的朋友和家人 善待警犬和导盲犬,要知道
  • 周末去喝了碗甜品过后,觉得自己缓过来了。非常焦虑的时候很喜欢去这家铺面非常简陋的小店闲坐喝糖水。 老板写的一首好字,店里的菜牌都是手写的,老板娘很有亲和力、随
  • 路口撞到阿飘带回家后各种恐怖经历,梦魇…… 1有位亲戚在监狱附近工作。她住的地方正是以前的旧监狱改成的宿舍,很暗,白天都要开灯。而且之前那房间还死了个员工。听
  • #咏梅[超话]# 我承认、我是小欢喜入的坑。但是不只是小欢喜、因为咏梅,这个坑越来越深、以至于我一直起不来。 小欢喜里温文尔雅的妈妈、一直在我脑海中浮现。 我是
  • #年货节必抢好物# 稚优泉的唇釉回来了,前一小时第二件1圆! 评论安利色号,抽2位姐妹免费送! 稚优泉 雾面哑光唇釉*2支 【拍两件/35.9】 才17
  • 不会画上句号,只是想说,随意去,随意来,两袖清风,人自乐。 该给自己追缪糕之路走上快乐期[心]这个博就是用来逃离三次元世界的,也没有其他号可开了,知道大家都是
  •   蓦然回首瞬间,已是往事匆匆飞跃,来不及设防的心门再一次被重重击溃。三十岁的我已站在了人生的彼岸,以往的青春年少已成惘然,左岸的烟火虽然灿烂,但我已然不能回头
  • 【健康养生】最狠的癌症、白血病帮凶,几乎家家都有!这4个地方最毒,第1个你就想不到 都说家是温暖的港湾,每天在外忙碌奔波,小小一隅,就是最温馨的归处。 但是
  • 摄影: 发掘每一个平凡人的美好 贴近生活的细腻光影 SEEBEAR&见熊摄影 择友勿急躁,弃友更须三思。——富兰克林 任何一种容器都装得满,
  • #山亭发布# 【#枣庄身边事# 就在今天,枣庄市山亭区对21个重点项目进行集中开工奠基】3月14日上午,山亭区举行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全区21个重点项目全面开
  • #英国留学[超话]# [微风] 流浪者球迷突破封锁集会抗议[微风] 格拉斯哥流浪者队(Rangers F.C.)的球迷打破苏格兰新冠封锁规则,在伊布克斯体育场外
  • 全人类都在害怕着——普通人会毫无征兆地突然「燃烧」,变成操纵火焰的怪物「焰人」,并向周遭倾泻其极高破坏力的「人体自燃现象」。 与火焰的恐怖对抗的「特殊消防队」,
  • 好忙碌 忙着生存 忙着花钱[二哈] 起个大早去襄阳打hpv九价 可能看到我乘坐的列车目的地是成都的缘故 高兴地把伞遗忘在车站了...... 下车急急忙忙吃了个螺
  •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
  • 愿那些美好的事,美好的风景永远留在心间,成为我们最美好的情愫。 ❤记2021/3/15的一件开心的事情 上午线上复试第二part无领导小组讨 论,每个人都说出了
  • 肖战我的中国心 肖战我和我的祖国 踩影子 满足 问少年 余年 两只老虎 千年一声唱 竹石 光点 策马正少年 岁岁平安 坚信爱会赢 红梅赞 最好的夏天 我们都是
  • 那一世 那一刻,我升起风马,不为乞福,只为守候你的到来; 那一日,我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 那一夜,我听了一宿梵唱,不为参悟,只为寻你
  • #易烊千玺长津湖##易烊千玺电影世间有她# 快转!! [哼]快转拉黑!! 封闭货车防护门已开启,期待你们的加入(仅限千唯)专注超话,为爱发电[打c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