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八大人觉经》——自修功德(二十四)

本经以下从“如此八事”,至最后“常住快乐”,属于总结,也就是本经的流通分。可以分为四节:1、本经的名义,2、自修的功德,3、化他的方法,4、念诵的利益。现在依次解释如下:

2、自修的功德

精进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槃岸。

精进行道
精,就是专一不杂;进,就是勇往直前。行道,有两种解释:一、指佛教的一种仪式:在经典中提及,佛弟子为了礼佛或是礼佛塔,经常都会右绕三匝,称为行道,又叫经行。二、指行菩萨道:回向偈的最后一句“世世常行菩萨道”,正好说明精进行道的意思。说到行菩萨道,最基本的必须实践菩萨度生的六度万行。

慈悲修慧
慈悲,就是人家在苦难当中,需要我们为他解决问题,给他快乐,我们就以慈悲法门来帮助他。在日常生活中,在人际关系上,以及面对与我们群居的其他众生,我们都要随时随地培养我们仁人爱物的慈悲心。

修慧,慧,指智慧。我们学佛做菩萨,光有慈悲是不够的,要知道,芸芸众生的喜好、根机千差万别,正如《地藏经》中讲的:“南阎浮提众生,其性刚强,难调难伏。”南阎浮提就是我们这个世界,这里的众生,个性都是非常刚强的,我们要感化他们,让他们身心调伏,步向正知正见的正觉之路,一定要具有很大的智慧,才能完成度众生的任务。

因此,菩萨道六度的最后一度就是智慧。六度的前五度,最主要还是靠智慧来指挥,才能做得完善。换句话说,行菩萨道必须“悲智双运”,既要有慈悲,更需要有智慧做引导,才有办法方便度生。因此,“慈悲修慧”是做菩萨所应修持的两个重要法门。

乘法身船,至涅槃岸
船,是运载的意思,做菩萨要度化众生,好像乘了一艘船去接引他们,所以有“慈航普渡”之说。

法身,是佛的三身之一。在丛林里,早上和中午过堂吃饭,要先念供养咒,一开始就是“供养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圆满报身卢舍那佛、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毗卢遮那是遍一切处的,尽虚空、遍法界、无所不在,却是无形无相的。《金刚经》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如来,不是我们眼睛所能看到的,这是指法身佛,聚集了一切的功德法。

法身船非常的大,但也是无形无相的,表示我们不要执着。度众生的功德,可以说是很大的,但不要执着,即使是平常持诵念佛,都不要执着它的功德,唯有无相的功德,才是最大的。

行菩萨道的人,所要修持,所要追求的,就是集聚一切的功德,藉以显现本具的法身。这个法身,就像一艘船似的,有了它,才可以渡过苦海、渡过烦恼河,到涅槃的彼岸去。

涅槃,是圆寂、或寂灭、灭度的意思。

圆寂,圆就是圆满,就是行菩萨道,修菩萨行,功德一天一天地圆满,具足了一切清净法;寂,指所有的染污法都消灭了。这种境界是最清净、最光明的,称为圆寂。

寂灭,寂,就是寂静,指一切功德圆满;灭,指所有的烦恼、业障全都消灭了,所有的生死也断除了,这种境界就是涅槃的境界。至于灭度的意思,就是灭除一切烦恼,度脱二种生死,如果把一切烦恼都断尽了,不论是分段生死或是变易生死都没有了,那就是成佛。总而言之,把烦恼断尽,生死都了脱,就是达到涅槃的彼岸。

一个修学佛道的人,能够不为七情五欲所诱惑,不畏惧外境、邪魔,不为它所扰乱的话,很勇猛精进地修持无为,这样的人,一定可以得道,可以成佛的。本经的这一段文字,说明了学菩萨道的人,以修持的功德,一定可以完成自利的目的,达到涅槃的彼岸。

佛说八大人觉经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 译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第二觉知: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第三觉知:心无厌足,唯得多求,增长罪恶;菩萨不尔,常念知足,安贫守道,唯慧是业。

第四觉知:懈怠坠落;常行精进,破烦恼恶;摧伏四魔,出阴界狱。

第五觉悟:愚痴生死,菩萨常念,广学多闻,增长智慧,成就辩才,教化一切,悉以大乐。

第六觉知:贫苦多怨,横结恶缘;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

第七觉悟:五欲过患。虽为俗人,不染世乐,常念三衣,瓦钵法器,志愿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远,慈悲一切。

第八觉知: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如此八事,乃是诸佛菩萨大人之所觉悟,精进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槃岸。复还生死,度脱众生。以前八事,开导一切,令诸众生,觉生死苦,舍离五欲,修心圣道。

若佛弟子,诵此八事,于念念中,灭无量罪,进趣菩提,速登正觉,永断生死,常住快乐。

#佛法看世间##修行#

这么多年,你真的读懂了《西游记》吗?
刘一明《西游原旨歌》节选
二十年前读西游,翻来覆去无根由。
自从恩师传口诀,才知其中有丹头。
古今多少学仙客,谁把妙义细追求。
愿结知音登天汉,泄露天机再阐幽。

1、《西游记》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一般认为是吴承恩所作,然而道门中却有不同看法,在浩瀚的《西游记》注疏中,清代著名道士悟元子刘一明所作的《西游原旨》则是必须加以重视的以丹法阐述《西游记》的经典之作。
他认为《西游记》,说尽了世法道法、天时人事、学道修行,乃是古今丹经中第一部奇书。而《读法》一文则是悟元子对《西游原旨》纲领性的论述,是其书的观点综合和思想提炼,笔者在此将该文梳理,以飨各位爱道人士。
《西游》一书,乃是丘处机祖师将历圣口口相传、心心相印之大道公布于众之书。其言古人所不敢言者,道古人所不敢道者。

历来道门中最要紧的便是对于天机的泄露,所以此书在处,有天神护守。因此要读这部书必须净手焚香,保持敬诚之心,千万不能亵渎怠慢。

读者要明白《西游记》的言说方式与禅机颇有相同之处。即都要求人们去追寻言外之意。作者真正的用意或藏于俗语常言中,或托于山川人物中,或在一笑一戏里分邪正,或在一言一字上辨真假,可以说是千变万化,神出鬼没,非常难以揣测。

那么作为神仙之书,自然不同于世间的才子之书,才子之书讲的是俗世日常的道理,似真实假;而神仙之书所谈的是恢恢天道,似假实真。才子之书注重文辞华丽而义理浅薄;神仙之书却追求深意显得文辞平淡。
整部《西游记》,一案有一案之意,一回有一回之意,乃至一字一句都言不空发、字不虚下,读者须要行行着意,句句留心,一字不可轻放过去。

《西游记》表面是借助佛教题材叙事,实际是丹家贯通三教一家之理的体现,在佛教则以西天取经而证于《金刚经》《法华经》,在儒教则以唐僧师徒推演《河图》《洛书》《周易》之义,在道教则以九九归真发轫于《参同契》《悟真篇》。

因此,《西游》取真经,即是取《西游》这一真经,非在《西游》之外,另有一个真经可取。只不过是借如来传经的故事,传授《西游记》罢了。所以能明晓《西游》的真义,则自然领会了如来三藏真经。

然而《西游记》根本是一部丹书,此中所传的是转生杀、窃造化,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的机密,既不是在肉体上下功夫的养生方术、也非是讲顽空寂灭的参禅念佛。
学者须要不着心猿意马、幻身肉囊,要先将那些御女闺丹、炉火烧炼等一切后天色相邪术统统扫除,当从无形无象处辨别出先天虚无之学的真实妙理来,才能功不唐捐。
唐僧与悟空的经历看似不同,实则相通,此书本为唐僧西天取经而名之,何以将悟空故事著之于前?殊不知悟空生身于东胜神洲,如唐僧生身于东土大唐;悟空学道于西牛贺洲,如唐僧取经于西天雷音;

悟空明大道而回花果山,如唐僧得真经而回大唐国;悟空出炉后而入于佛掌,如唐僧传经后而归于西天。事虽不同而道理相同,悟空与唐僧都有自己的西游。

2、《西游》由众多公案故事组成,每宗或一二回,或三四回,或五六回不等。但其主旨都在公案冠首明题说明,因此每回妙义,全在作为提纲的二句中。提纲最要紧的字眼,也就一两个字。

如首回提纲“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灵根”是上句字眼,“心性”是下句字眼。可见灵根、心性是两物,应用心性去修灵根,而不能理解为修心性即是修灵根!

如第二回“悟彻菩提真妙理,断魔归本合元神。”“悟彻”是上句字眼,“断魔”是下句字眼。表明修炼次序应当先悟后行,悟以通行,行以验悟,然后知行合一,最后归本合元神。

故而篇中虽有千言万语,总不外是围绕此提纲进行表达。同时也应当注意每宗公案,收束处皆有两句总结,同样是整个故事的中心,不能轻易放过。

《西游》所阐发的是三五合一、贞下起元的道理。唐三藏喻太极之体,三徒喻五行之气。三藏收三徒,即是太极而统五行;三徒归三藏,即是五行而成太极。

并且唐僧在贞观十三年登上取经路程,路上收服三个徒弟,十四年回到东土,此处是最要着眼的地方而书中的通关牒文,唐僧师徒,每过一国,必要先验过牒文,用过宝印,才肯放行。

这是取经第一件要紧大事,更是行道之人修炼之大关目,须要将这个实义追究出来。其实就是告诉修道者,在行之前往往要知,秉持知先行后的步骤,不可忙学瞎练。所以有各国宝印,上西而领,回东而交,始终郑重,须臾不离,大要慎思明辨,方能得真。

如果有心之人看《西游记》往往会发现许多情节有貌似错漏的地方,其实该书大有破绽处,正是大有修道的口诀处。惟有破绽,才能起后人怀疑的心理,所谓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不悟。所有疑问之处,正是体现真人意深的地方。

例如孙悟空曾经八卦炉煅炼,已成金刚不坏之躯,何以又被五行山压住?玄奘生于贞观十三年,经十八年报仇,已是贞观三十一年,何以取经时又是贞观十三年?在莲花洞时,悟空已将巴山虎、倚海龙打死,老妖已经识破,何以在盗葫芦时,又变倚海龙?

师徒四人每过一难,则必先编年记月,而后叙事,其所隐含的即是攒年至月、攒月至日、攒日至时的意思。这与取经回到东土,交还贞观十三年牒文,同一机关。
即是丹法火候中所谓“贞下起元”“一时辰内管丹成”。而在具体故事中,芭蕉洞,言火候次序;通天河,辨药物斤两;朱紫国,写招摄作用。

整部书讲丹法有合说,有分说。前七回就是合说,路数是自有为而入无为,由修命而至修性,丹法次序,火候工程,无不俱备。

而其后九十三回,由性以及命,自无为而归有为,或言正,如诸国土君王,是写正道,而女人国配夫妻,天竺国招驸马,即是证正中劈邪;或言邪,如诸山洞妖精,是傍门,而狮驼国降三妖,小西天收黄眉,隐雾山除豹子,即是劈邪归正;

或言性,或言命,或言性而兼命,或言命而兼性,或言火候之真,或拨火候之差,只是对不过某一方面进行着重分析,不出前七回总纲。

3、此书亦是讲“穷理尽性至命”之学。猴王西牛贺洲学道,是穷理;悟彻菩提妙理,是穷理;断魔归本,是尽性;取金箍棒,全身披挂,销生死簿,作齐天大圣,入八卦炉煅炼,是至命。

观音度三徒,访取经人,是穷理;唐僧过双叉岭,至两界山,是尽性;收三徒,过流沙河,是至命。以至群历异邦,千山万水,至凌云渡、无底船,无非都是穷理尽性至命之学。

所以才有某些情节看似最难解实则极易解,如三徒已到长生不老之地,何以悟空又被五行山压住,悟能又有错投胎,悟净又贬流沙河,必须皈依佛教,才能得正果?

盖三徒皈依佛教,是就三徒了命不了性者言;五行山、云栈洞、流沙河,是就唐僧了性未了命者言。一笔双写,示“修性者不可不修命,修命者不可不修性”之义。

该书尤其教人识得何为真何为假,故在展示真时,会先将假象破除。如欲写两界山悟空之真虎,而先以双叉岭之凡虎引之;欲写东海龙王之真龙,而先以双叉岭蛇虫引之;

欲写悟空、八戒之真阴真阳,而先以观音院之假阴假阳引之;欲写蛇盘山之龙马,而先以唐王之凡马引之;欲写沙僧之真土,而先以黄风妖之假土引之。提醒人们在修丹时往往执著与错误的概念而不自知。

悟空每到极难处,即求救于观音菩萨。其深意是性命之学,全在神明觉察之功。

而讲到唐僧师徒的地方,则每人都用两个名字,其实玄奘、悟空、悟能、悟净,是说道之体;三藏、行者、八戒、和尚,是说道之用。这样就体不离用,用不离体。

名字之外又有别号,如唐僧、行者、呆子、和尚,属于借用的方法,用来比喻世间的学道之人。

而三位徒弟各自都具有丑陋的相貌。丑相者,异相也。异相者,妙相也,也正是丹法中所将“说着丑,行着妙”,让修道之人了悟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深意。

又从变化上说,沙僧不变,八戒三十六变,行者七十二变。以丹法来说,行者为水中金,是他家之真阳,属命,主刚主动,为生物之祖气,统七十二候之要津,无物不包,无物不成,全体大用,一以贯之,所以变化万有,神妙不测。

八戒为火中木,是我家之真阴,属性,主柔主静,为幻身之把柄,只能变化后天气质,不能变化先天真宝,变化不全,所以七十二变之中,仅得三十六变也。至于沙僧,则为真土,镇位中宫,调和阴阳,所以不变。

4、三位徒弟的兵器也大有讲究。
八戒、沙僧都是随身携带。只有行者金箍棒,变成绣花针藏在耳内,用时才取出来。此何以故?作者之深意为钉钯、宝杖代表以道全形之事,一经师指点,就能自己成就。
而金箍棒,乃是历圣口口相传、附耳低言的秘旨,是以术延命之法,在虚无中成就,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所以藏在耳内。

悟空到处自称是人家的孙外公,四处提及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事迹。其实若从解字角度看,外公,即是内无也;五百年前,即是先天也。

可知先天之气自虚无中来,是他家不死之方,不是自身中的事物。

《西游》孙悟空成道以后,入水不溺,入火不焚,大闹天宫,诸天神将,皆不能胜。何以保唐僧西天取经,每为妖精所困?读者须将此等处先辨分明,方能寻得出实义,若糊涂看去,终无会心处。

最后,悟元子刘一明评判历家注解,其数固然不可胜计,但其中佳解,百中无一。虽然推崇悟一子的《西游真诠》为此中最优,但未免也有所论不及的地方。

因此读者不可专看注解而略正文,更要在正文上看注解,应当先在正文上用功夫,翻来覆去,极力参悟,不到尝出滋味、实有会心的境地,觉不肯休歇。等到有所体会之时,再看他人的注解,扩充自己的识见,那么就能知道他人的注解之好坏与否,自己的心得是否正确。

如此坚持用功,日久必然深入其中。但是之后也不可自以为是,更当求师印证,才能有真知灼见。

以上是悟元子刘一明总结读《西游记》的关键方法,并将上述内容录于卷首,赠与有缘之人,愿读者留心。

#邢台头条##学书法有捷径古人来教你##书法##学书法有捷径,古人来教你# 浓墨饱满有神采,淡墨清淡有韵味,古人用墨大全,记得要收藏!
可能你每天都在做很多看起来毫无意义的决定,也许某天你的一个决定就能改变你的一生。选择一个兴趣爱好的决定肯定不会错!
前两天我们分享了书法中的笔法问题。知道了笔法又包含执笔和用笔。今天我们分享书法中的用墨!我们知道书法艺术形式就是通过墨色轻重、笔画粗细、转折、顿挫等来表达的。常见的墨法一般有浓墨、淡墨、涨墨、宿墨等,笔墨交织,又形成了渴笔、枯笔等笔法。浓墨饱满有神采;淡墨清淡有韵味;涨墨外溢,宿墨分离,都各有墨趣。渴笔是浓墨缺水,苍而润泽;枯笔是淡墨缺水,苍而沉着……
古人书论中对用墨有着大量的描述,看后真是受益匪浅,不仅感叹中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
古代书论分享|日更第23天|如何用墨。辛丑·初冬·十月十四

墨淡则伤神彩,绝浓必滞锋毫。
唐·欧阳询《八诀》

带燥方润,将浓遂枯。
唐·孙过庭《书谱》

凡作楷,墨欲亁,然不可太燥。行草则燥润相杂,以润取妍,以燥取险。墨浓则笔滞,燥则笔枯,亦不可不知也。
宋·姜夔《续书谱》

水太渍则肉散,太燥则肉枯。干研墨则湿点笔,湿研墨则干点笔。墨太浓则肉滞,太淡则肉薄。粗即多累,积则不匀。
元·陈绎曾《翰林要诀》

字生于墨,墨生于水,水墨者字之血脉也。最要调停得所,研须频涤,水须新注,墨要清烟,磨要优柔不迫。……弗令太浓,浓则滞笔;亦弗太淡,淡则无精彩。
明·费瀛《大书长语》卷下

用墨须使有润,不可使其枯燥,尤忌秾肥,肥则大恶道矣。
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论用笔》

是以作书,墨须有馀,故古人晨起作墨。及用墨时,墨稍过,字便丑,有馀墨而不用,乃得佳书。余尝有言:磨墨须奢,用墨须俭;渍笔须深,用笔须浅。
墨傅其笔,笔傅其字,字乃成形;墨浮于笔,笔浮于字,字乃神妙。墨不傅笔,笔不傅字,不成形矣!傅则支,浮则赡,不傅窘矣。虽然,赡不尽其材也,尽其材,病过于窘,书法谓之墨猪。余又谓之书道涂炭。
凡强纸用墨,使墨有馀;浓墨用笔,使笔勿竭;饮墨如贪,吐墨如吝;不贪则不赡,不吝则不清。不赡可,不清未可,俗最忌也。
弱毫重墨轻用得佳书,轻墨重用其书恶,轻墨轻用其书纤,重墨重用其书俗。强笔轻墨轻用则不腴,重墨轻用则不润,轻墨重用则犷而离,重墨重用则粗而俗,四者无一可者也。是以古人必须弱毫。
明·赵宧光《寒山帚谈》卷下

墨须浓,笔须健。以健笔用浓墨,斯作字有力,而气韵浮动。
清·王澍《论书剩语•用墨》

书小字,用笔着墨止宜三分,不可深浸,浸深则毫弱无力。
清·王澍《翰墨指南》

矾纸书小字墨宜浓,浓则彩生。生纸书大字墨稍淡,淡则笔利。
清·梁巘《评书帖》
十一
墨法古今之异,北宋浓墨实用;南宋浓墨活用;元人墨薄于宋,在浓淡间;香光始开澹墨一派;本朝名家又有用干墨者。大略如是。与画法有相通处。自宋以前,画家取笔法于书;元世以来,书家取墨法于画。近人好谈美术,此亦美术观念之融通也。(《菌阁琐谈》)
清·沈曾植《海日楼札丛》
十二
古人书画,墨色灵活,浓不凝滞,淡不浮薄,亦自有术。其法先以笔蘸浓墨,墨倘过丰,宜于砚台略微揩拭,然后将笔略蘸清水,则作书作画,墨色自然滋润灵活。纵有水墨旁沁,终见行笔之迹,与世称肥钝墨猪有别。
黄宾虹《沙田答问》
十三
书画之道,不外笔法、墨法、章法三者。用墨之法全视笔中而出,一笔之中有数色之墨,一点墨之中有干湿互用之笔,此谓有笔有墨。
黄宾虹《黄宾虹书信集•致黄居素》
十四
古人用墨选取既佳,用时,研毕盛之以盏,以笔中蘸令饱,提而出之,其意在使千毫齐挺而不挠,亦使墨饱而字之精采完满也。此真万世不易之良法矣。近代翁叔平亦用此法,其余则皆盛之以砚,以毫舔写,可谓懒极。
张宗祥《书学源流论》
图为各种墨色书法赏析 https://t.cn/R2WxXHl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你说的这些“名人”我半个也不认识,也不知道你为什么要把这些人的名字夹在你和我的谈话中。这一点,不能全怪你,人格分裂是畸形教育的结果,这也是我最后要讲的你的社会背
  • 其实不管西方塔罗牌、雷诺曼等还是我们的六爻六壬奇门遁甲,都是能量场磁场的共时性原理反馈,只要占卜师熟练会运用,准确度都没有问题另外再说一下为什么占卜最好找阅历丰
  • Hi~大家好久不见 超话时隔一年 今日正式启动✨-此次开放将进行改良不为一切只因喜欢这份喜欢来源于内心深处的爱[求关注]你喜欢花 喜欢海 那么希望你今后的路眼里
  • 是了,桂树是喜净的,它不喜欢纷扰的假期,更不愿看满地的垃圾,它要把自己的纯洁藏在清净的地方,它在等,哪怕错过了九月;桂树是喜冷的,广寒宫里练就了它冰雪般的肌肤,
  • [话筒] 【PELLIOT户外旗舰店】男女户外抓绒软壳冲锋衣给力价 188元 包邮[兔子] ¥Tr9h05VFt2V¥复制这条信息,打开[手机淘宝]即可享受优惠
  • 不管是自用还‮售是‬卖,都超级‮算划‬!再‮声次‬明元是‮款货‬,无需一次​‎ ͏ ​性‮货拿‬ 需要多少拿‮少多‬ 无压货风‮ 险‬不​想用了还能退上哪找‮么
  • 第六戒: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第四戒: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
  • 营业时间:周二至周日09:00-17:00,16:30停止入场,周一闭馆不开放详细地址:成都市青白江区凤凰湖公园旁门票:免费开放,但疫情期间每天限流3000人,
  • 我和小蕾都是绘画专业出身,抛开风格不说,只看线条、造型、用色、构图这些基本面,画的水平究竟如何其实真的一眼就能断高下,很多有人气的真的没有那么好,不少刚入行的做
  • #过敏性咳嗽# 【法治“硬核”打造坚实护企后盾 】#南阳[超话]# #优化营商环境看南召#“多亏了咱们税务局的‘首违不罚’政策,我们这一次没有影响纳税信用,也
  • ***当你阻碍别人前进的同时,无疑也断了自己的后路。检点自己的行为,懂得惜福与造福,多做好事,所谓舍得,才有获得。
  • 这一年,我明白了: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不用去羡慕别人,时常想想自己所拥有的,才发现,自己也过的很好!这一年,我明白了:人,其实不需要太多东西,只要健
  • 【新疆长信】作为广汽丰田新疆直营店,疫情期间暖心在线,参与“广丰暖心,线上购车团购会”线上订车,早订早提!【新疆长信】作为广汽丰田新疆直营店,疫情期间暖心在线,
  • @任嘉伦Allen[快乐糖]图源水印[快乐糖] 去年试图入划,但因为人数实在过于庞大以及团体形式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让我望而却步,转而投入了sevente/en
  • (三)安排至隔离考场考试1.密切接触者解除隔离后7天内的考生;2.考前14天内(不含考试当天)有发热等疑似症状的考生;3.现场测量体温不正常(体温≥37.3℃)
  • 如果不出去走走也许永远不知道远方的景色有多美如果不曾勇敢一次大概永远不知道说走就走会有多 少 惊喜……请关注我,一直在路上沿途美景包含青海湖,茶卡盐湖,察尔汗盐
  • 脚步越来越沉重,从腰到四肢百骸都在狰狞地呐喊“累疯了”可你还得坚持,因为还没到半个小时,四十分钟后才能到达减肥的极乐净土,于是唯有忍字方能脱颖而出。”所有的疲累
  • 不知道为啥 几个人一起跟业主聊天聊到最后那些阿姨们关注点都在我身上然后都想要加我的微信[允悲]今天一个下午加了三个了还有跟一些租户聊了一会后直接问现在这小区还有
  • 法抗装备本来就很限制中单了[汗]还把法术装都削了,我想着将就着玩吧,炮台大法师和法刺已经在法抗装的夹缝里生存了,没想到我TMD一个法王(自诩的)会被一个物抗装限
  • 我们的宗旨:病人第一 生命第一 时间第一 质量第一我们的口号:救死扶伤 忠于职守 时间就是生命 呼叫就是命令我们的承诺:以人为本 救死扶伤急 救 电 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