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美句#
1.我不知道,天为什么无端落起雨来了,
薄薄的水雾
把山和树隔到更远的地方去,我的窗外只剩下一片辽阔的空茫了
——张晓风
2.人生并非只有一处缤纷烂漫
那凋零的是花
不是春天
——汪国真
3.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
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
并看到自己的身影
——史铁生《我与地坛》
4.他日漂浮进我生命的云
不再倾吐雨水
或掀起风暴
只是给我黄昏的天空增加色彩
——泰戈尔《飞鸟集》

五台山善住寺(龍王廟)文殊讲堂:一起学《坛经》:般若品(六)​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般若品·第二卷(第六段)  善知识,一切修多罗及诸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经,皆因人置。因智慧性,方能建立。若无世人,一切万法,本自不有。故知万法本自人兴。一切经书,因人说有。缘其人中,有愚有智。愚为小人,智为大人。愚者问于智人,智者与愚人说法。愚人忽然悟解心开,即与智人无别。  善知识,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菩萨戒经》云:我本元自性清净。若识自心见性,皆成佛道。《净名经》云:即时豁然,还得本心。  善知识,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是以将此教法流行,令学道者,顿悟菩提,各自观心,自见本性。若自不悟,须觅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是善知识,有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性。一切善法,因善知识,能发起故。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须求善知识,指示方见。若自悟者,不假外求。若一向执谓须他善知识,望得解脱者,无有是处。何以故?自心内有知识自悟。若起邪迷,妄念颠倒,外善知识虽有教授,救不可得。若起真正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善知识,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本解脱。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般若三昧,即是无念。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  善知识,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悟无念法者,至佛地位。
  自己是一本无字天书  修多罗是印度音,就是“经”的意思。六祖这里说一切的佛经,不论大乘小乘,不论在十二种体裁的经中怎样说,都是因为有了众生,才可能建立起来的;如果没有了众生,那么一切万法都失去了作用,何况佛法。因为有了不同根器的众生,佛才分别说了十二门的法。为什么“智慧性方能建立呢”?一是佛能说,二是众生能听懂——因为众生本具佛性智慧嘛,不然,佛说这些法有什么意义呢?古今一切万法,都是来自人的认识,都是人与环境的矛盾的产物。如果没有人的认识,哪里去找这些法呢?三是因为人世间的众生有那么多的烦恼,陷在生老病死之中不得解脱,佛才相应地说了那么多的法。有一个烦恼,就有一个相应的法,两者是相依互存的,关系是可以转变的。烦恼可以转为菩提,愚人可以转为智者,凡夫可以转为佛。六祖巴不得所有的人都能认识到自己本来就是佛,所以一再把话挑明:“不悟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以自心顿见真如本性。”
  老修行中常有这么一句话:自己就是一本无字的天书,里面什么法都有。但一般人不知道翻自己这本书,老是在外面求秘方、求口诀、求密传。六祖在这里处处强调这点。“若自悟者,不假外求,”“自心内有知识自悟”,所以,一定要认识自己就是一本天书,要在自己身上用功夫。有的人读经读迂了。看到六祖说:“不悟佛是众生”就火冒三丈,佛还会迷吗?还会不悟吗?当然佛是不可能迷的,六祖这里用的是反语,让众生增强信心,从而强调了“自性”、“自悟”这一关键问题,把话也说得再明白不过了。但真正要众生悟入也不是容易的,你说祖师们急不急呢?唐代道吾禅师看见老师药山禅师接引两个师弟,其中一个师弟老是上不了手,回答不出,道吾在一旁急得把自己的手指都咬烂了,他在想,这么简单明白的事,你为什么还不能懂呢?你为什么不能在心中顿见真如本性呢?你就是真如,为什么不能直下便是呢?
  这里要谈一谈善知识的作用。六祖说:“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这里五祖是善知识,对六祖的大悟起到了重要的帮助。六祖悟后又干什么呢?是不是到山里去了,到净土里去享福呢?不,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还没有得度,怎么能不管呢?悟后的六祖又成了众生的善知识。要知道,大道无私,佛法无私,里面是没有什么秘密而言的。佛法是众生的法。没有众生,哪来的佛法?不度众生,就不是佛法。所以对世间的事,要积极去做,要多为众生着想。有的人关在家中修“报化”,不知为众生做事才是你修报身,化身的根本道场,自私自利的那个心,怎么修得来报化呢?六祖确实是明眼人,他处处为众生着想。对上根的人,六祖希望他们“各自观心,自见本性”,对下根的人,不能自悟的人,六祖希望他们“须觅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所以,一般人能找得到“解最上乘法”的善知识依止,是有大福份的。佛教中常说:“人生难得,中土难生,正法难遇”嘛,那解最上乘法者就更难遇到了。“一切善法,因善知识能发起故”只有善知识才能帮助你把自己本来具有的菩提心发动出来。
  这里再强调一下自己的这本无字天书。六祖说:“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须求善知识指示方见。”六祖这里说得再明白不过了,佛都可以从自己这部天书中产生出来啊!可惜一般人不能明白这个道理。但如果遇到了大善知识的开示,便能自见。大家可以反省一下,自己求道的心,求解脱的心,是否迫切而坚决呢?道不远人,而人自远之。我想,如果求道的心迫切,并持之以恒,那么,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必定会有花开见佛的日子,乃至“一悟即至佛地”。
  有人说只有上根利器的人、大知识分子才能学禅宗,下根的人就不能学。其实这是外行话,禅宗是三根普摄,对文化低的人更为适宜。你想,佛教中的其它宗派,如中观、唯识不知要读多少年的书才入得进去。玄奘大师在印度十六年,一部《瑜咖师地论》就学了整整三年。后来回到长安,介绍“一本十一论”,一本就是《瑜伽师地论》,因为其中的内容太多了,到了后来就有十一种“论”来帮助理解《瑜伽师地论》。要把这十一部论看完,就是大学者们,没有几年的时间,通看一遍都困难。再说《般若经》就有六百多卷,玄奘大师翻译完毕后累得要命,说:“唉!我终于把这部经译完了;这部经大概与东方人有缘,总算没有业障,还一口气把文翻译完了。”六百卷,通看一遍要多少年啊!所以中观、唯识才是上根利器之人搞的,他们聪明,记忆力又好,没有文化的人对这些哪里谈得上学呢?禅宗内没有别的,只有一部经,就是你自己,你认得你自己就了事了。这么直截了当,这么简便易行,与有无文化毫无关系。
  再说一下“无念”。一些修行的人不懂六祖这个“无念”的真意,很久以来,都以为般若三昧就是无念——就是没有任何念头。这种说法误人不浅,禅宗后来的衰微,也与这个错误的理解有关,所以有必要再次申说一下。其实六祖在《坛经》中涉及到“无念”的几个地方都是解释明白的。不知那些人为什么产生那样的误解。我认为,这是因为后人把“无念”两字执着了,不结合佛法作彻底的研究,认为只这两个字就够了,佛法也可以不讲了,祖师们的开示也不必听了;一说用功,就是什么都不要想,因为一想就“有念”嘛。于是经也不看,论也不看,戒律也不管,参话头也只参一个,等等等等。总之无事可作,无事可言,好事、坏事做不做都一样。这就把一个好端端学佛的人,变成了一个对社会毫无用处的废物,头脑也越来越简单。他们认为,因为“无念”嘛,就是要扫除一切思想内容。须知这种“无念”决不是六祖大师强调的那个“无念”。当然,在特定的条件下,不思不想对身心的调节也还是有益处的,如一些工作劳累下来,练练气功,扫除杂念,使自己的精神和身体放松,得到较好的休息和恢复是可以的。如果认为这就是道,就什么都可以不干了,什么都不想了,成年累月在那儿空坐,那就大错了。
  “念”在佛法里有两层意思:一是记忆,即以不忘失为性;二是指系念,即把某件事情放在心上。两者相近而不同,都是精神和思想的重要功能,没有这个功能,思想就没有积累和创造。修行的人,非但要用这个功能,还应把它锻炼得更加有用才行。所以,无念若理解为不思、不想、不忆、不系念,那就危险了。
  但六祖大师这里的无念的真解是什么呢?就是六祖紧接着说的“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用即偏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其己灵不昧,神用无滞的感知能动;二是不染不著,不受拘系,超然于相对的自在。也是我们上面谈到的,是清净常流的一念,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一念。若在修行上达到了这种火候,当然就会“万法尽通”,“见诸佛境界”乃“至佛地位”。大家在修行中,一定要注意里面的尺度。阿弥陀佛

生活是一场修行,

岁月是一次洗礼。

从纷杂中走出简单,

从繁华中走出素淡,

需要有看淡人生的悟见。

淡到了极致便是朴素,

心平自然和,心静自然宁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简称《心经》。

佛家视古琴为法器,

结合《心经》弹唱双修,

自古以来是居士僧侣们最赞叹的修行。

唐至今,闻人名士,

每事书持,多有读至数千万遍者。

须知此经在处,即佛所在。

消除灾障,致多吉祥。

务须恭敬供养,受持读诵。

则度一切苦,成无上道。

《心经》易于念诵,特别适合初学,

自古至今持诵者众,感应事迹数不胜数,

感应之大之快不可思议,念诵功德不可思议。

心经是一篇渡人离苦得乐的经文,

要人悟通一个“空”字。

琴音平稳淡然,

琴不是伴奏,

只是点缀,清透又干净悠远,

吟诵由心而发,

一曲至,躁动能安,

怨恨可平,灵魂受洗,万念皆无。

在娑婆的生活中,

无论经历了任何世事

都是你人生中的一段经历。

学会放下,学会转身,

其实就是成全自己,

让自己活得更加开心,舒心,安心。

心常清净,远离杂念妄想,

没有了世事的牵挂,

你是一个完全自由的人,

你就可以去过一种闲云野鹤般洒脱自然的生活。

正如诗云:

“幸为福田衣下僧,乾坤赢得一闲人。

有缘即住无缘去,一任清风送白云。”

古琴弹唱《心经》张君

消除灾障,致多吉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目前,小戴胜鸟已得到工作人员的细心照顾,待其健康能飞行后再放归大自然。据了解,5月10日下午17时许,李女士来派出所称在路边捡到一只长相奇特的小鸟,不确定是不是
  • 不光可以空口吃,冬天不能吃冷的宝可以泡在牛奶或是奶茶里,别有一番风味哟 大桶尽兴装,量大超实惠! 就好比你用吸管喝布丁奶茶,杯底大块的布丁会被吸碎掉,负压吸
  • 临近春节,随着找阿姨的需求增加,为了满足雇主需求,一次可以看很多的阿姨,阿姨来了将增加雇主见面会的举办,12月的雇主见面会时间新鲜出炉。#申友留学#[偷笑]电
  • ​​你永远是我的 无条件偏向 可能给不了你世间所有的温柔 但有个词叫尽我所能我说爱你,是现在的我爱着现在的你,是我愿意在有限的时间里无限地爱着你日常的好几部我
  • #王鹤棣[超话]#善恶四种尺度∶对己对他都有利的是善;善行缘于善心,有着善的心灵,就如同一股清泉,永不枯竭,清纯甘甜,发自内心的善,才会有善行善举,唯善之心处处
  • 在有限的时光里,我们要学会:用随缘的心态,去面对尘世的起落沉浮;用真挚的情怀,去成全自己的人生。不是所有的过往都能沉淀成美好的故事,总有些想擦却擦不掉的记忆。
  • 今天洗澡洗得早,这个点已经干干净净躺床上了莹莹下班过来了,说一起过个儿童节我们吃了东北菜,她喜欢东北菜,吃了不少方便消食,一路散步回宿舍坐坐不知道都聊了啥,九点
  • 六一六一[锦鲤附体][送花花]谢谢鸡宝宝给我买一点点喝还有麦当劳爱死噜~[春游家族][比耶]已经好久没有人叫我bb咯 就是这么容易满足 欧秋[春游家族][哇]插
  • 这和我一直以来的性格都不一样,但是因为痛苦我也想改变,愿意包容你的人在乎你的人也不会因为这些离开你(文杰金句!)虽然改变很难,但是我也想试试老赵说的,黄梓洁也说
  • #DK李硕珉[超话]# 230117小硕的歌单 songs that dk played in his welive 1. forest - choi yu
  • -星元2137年,人类离开的蓝星,基.因.病凸显,回归蓝星说甚嚣尘上,越来越多的人凑起了蓝星的热度,而这其中,一个奇怪的直播间出现,主播直言自己是蓝星唯一的人类
  • 弘扬中华文化,重开春秋圣卷。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赞美太阳。 杨朱游于鲁,舍于孟氏。孟氏问曰:“人而已矣,奚以名为?”曰
  •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 [喵喵][喵喵]#崩坏星穹铁道[超话]#提示 | 5月8日起,朱泾这两条公交线路将作调整金山交通 2023-05-04 13:23 发表于上海图片为配合朱泾镇塘
  • 公元前634年左右,楚国势力强盛,欲称霸中原,企图北上。公元前634年左右,楚国势力强盛,欲称霸中原,企图北上。
  • 很快乐 出地铁口还是想径直走向小吃摊发现了一家应该是新开的卖芋泥冰的小摊她问我要什么 我说我思考一下然后点了椰奶的然后我在拍P1的时候 她突然说话了“给你多加一
  • [兔子]直到最终杨戬的意识完全觉醒,大虐来了,[苦涩]杨戬认出沉香就是自己曾经的外甥,为什么说曾经呢,当年沉香劈山救母后,没有选择成神成仙,而是自然老去,百岁而
  • 因此,只要充分发挥健康人的潜能,社会负担并不会因为整体寿命的延长而有太大的增加。寿命延长带来的老龄化是社会的进步,也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之一,而少子化延续下去则是失
  • 通常认为,全球月平均温度受到较短期(时间上季节-数年尺度)的气候系统内外部自然变率(最典型的是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为代表的ENSO)和较长期、以人类活动(包括温
  • #高墙藏蓝#6月1日,雅安监狱举办了警属进警营活动,警宝们在父母的陪伴下,参与升旗仪式、沉浸体验、亲子互动、警属联谊等活动,对监狱工作有了更深的理解与支持,也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