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丨张卫平:#汇聚金融力量助力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期间,创新驱动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科技自立自强成为我国发展的战略支撑。科技创新是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抓住了科技创新,便抓住了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局的“牛鼻子”。为了实现2035年的远景目标,为金融支持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要牢固的树立金融支持科技和产业创新,就是谋未来、谋发展的理念

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产业链安全重要性急剧上升的历史背景下,金融支持科技、产业发展这个“老题目”才有了“新使命”。陕西金融业要不断地促进,从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到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再到加快推进人才发展体制和政策创新。

近年来,我国不断强化创新驱动发展的顶层设计,努力破除制约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坚持创新发展,形成了从发展理念到发展战略,再到行动落实的完整链条。中国经济的庞大体量和阶段特征,决定了实现高质量发展既要依靠前沿创新领域的发展,更需要将创新扩散在整个经济体系、各个行业发展中。“十三五”时期,我国研发投入强度从2.06%增长到2.23%,基础研究经费增长近一倍,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第29位升至第14位,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动力。为此,必须坚持创新在陕西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构建新发展格局、塑造发展新优势,这样才能在危机中孕育先机、在变局中开新局。

(二)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向科技创新要方法

相比于英国、日本、以色列等国的成功,在科技创新方面,美国模式相对较多原创,我国直接融资体系是借鉴美国经验发展而来,也是支持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当前推动创新驱动背景下,健全支持科创的直接和间接融资体系迫在眉睫。近年来,随着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企业力度不断加大,科技企业金融可获得性明显提升,信用贷款推广和资本市场改革有效降低企业融资、上市门槛,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战略方向主动寻求科研院校合作,进一步增强竞争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但科技金融是一个系统性工作,涉及产业、科技、金融、财税多个领域,也涉及金融各个子行业,须要各方进一步共建良好市场制度和生态环境。

“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十三五”时期,国产航母、国产大飞机、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等一批国之重器相继诞生,5G通信、超级计算等产业技术创新取得重大突破,正是坚持自力更生、创新攻关结出的硕果。要把握好历史大变局的趋势和机遇,找准发展领域、发展重点、发展路径、发展方法,向科技创新要方法、要答案,历来是重要而关键的选择。据了解,全国169个高新区生产总值达12万亿元,经济总量占全国的十分之一以上;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深入推进,多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全面启动;数十万名科技特派员领办、创办1.15万家企业,新增18家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等。当前,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科技创新已成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就要坚持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国家创新体系。

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下,我国仍存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关键领域被“卡脖子”的风险。因此,在“十四五”时期,就需要更加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更好地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把创新和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三)要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

亟须构建能够广泛覆盖创新风险、产业循环风险的现代金融生态体系和创新环境,用好科技“第一动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以市场机制激发创新活力,促进金融、科技、产业良性循环。

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回望“十三五”,中央围绕实体经济发展作了多次重要部署,无论是强调“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夯实实体经济根基”,还是提出“坚持把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始终不变的核心逻辑就是“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十三五”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稳居世界第一,主要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制造业研发投入强度从2016年的1.01%稳步提升至2019年的1.45%,助推“中国制造”大步迈向中高端。正是依托于“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和“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深入实施,国产品牌发力创新,日益受到消费者青睐。过去,是注重数量,如今是关注质量和体验;曾经是贴牌代工,现在是创立品牌;以前是大订单、闷头生产,现在是柔性制造、个性定制、工厂与市场精准对接。

目前,陕西一些实体行业还处于供应链下游甚至外包位置,远离产业链核心。针对这些问题,必须坚持自立自强,构建可靠可控的强大产业链。在继续千方百计保住产业链完整性的基础上,要拉长长板、补齐短板,在关系国家安全的领域和节点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国内生产供应体系。另外,还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筑牢实体经济根基。今后,要立足于基本国情,坚持创新发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能继续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强劲、更可持续的动力。

(四)要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和配置,大力发展非公经济

大力发展非公经济,推动县域经济向都市化发展,促进城乡居民收入的大幅提高。要强化人力资本配置。解决劳动力短缺和质量不高的问题,加强教育、培训、健康、迁徙等人力资本形成机制建设,建立统一人力资本市场,优化各类人力资本的配置和再配置,尤其是高端技术人才和企业家的市场化配置,要突出资本配置。

改革投资和税收体制,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提高风险投资和直接融资比例,优化资本配置。要加强陕西数据要素的配置。充分发挥数据对其他要素效率的倍增作用,培育发展数据要素市场,使大数据成为推动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数字经济本质是商品和服务以数字化形式进行交易。目前,企业的规模优势正在被数字化优势取代,数字化正在转变甚至颠覆传统企业的发展模式。必须瞄准数字经济和产业发展趋势,改革和破除制约其发展的体制和机制,推动新基础设施建设,使陕西尽快成为“一带一路”上数字经济和产业的聚集区,成为引领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五)要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构建完善的科技金融体系

加快市场准入制度改革,在城乡人口双向流动、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改革、工商资本下乡、科技成果下乡转化、农村金融服务等方面破除体制、机制障碍,释放经济发展的内在潜能。打破垄断,推进能源、电力、通信、金融、交通等基础领域市场化准入改革,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市场化、法治化转型。加大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基础设施投资的力度和规模。强化陕西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推进“一带一路”经济带贸易、投资和金融的开放。同时加大对教育、医疗、社保、养老等公共消费领域的改革,扩大公共消费规模,规范公共消费行为,促进教育、医疗等领域公共服务消费的均等化和可获得性。

要构建完善科技金融体系,促进金融、科技、产业良性循环,不仅能够大大加快陕西科技事业发展,提高经济实力,而且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具有重大意义。科技界亟须得到金融界的支持,科学技术和经济金融交叉融合将产生巨大力量,但其分属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界别,目前相互之间沟通和了解不够,亟须加强交流对话机制,加强相互了解。二者的融合是推动产业发展,做好了事半功倍。

(六)要扩大改革开放力度,尽快建立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要最大程度上的探索国际投资自由、贸易自由、资本自由、运输自由和人员执业自由,支持在西安设立“中国内陆自由贸易港”。统筹西安陆港、空港、海关特殊监管区、口岸“四大平台”建设,推进中欧班列“长安号”开展国际邮政信件和包裹运输业务,打造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支持开放要素向大西安汇集。在办好丝博会、欧亚经济论坛、杨凌农高会的基础上,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等活动落户西安。

推动“一带一路”国家及上海合作组织秘书处等组织在西安设立领事馆及办事机构。支持西安建设“一带一路”国际法律服务中心、国际商事争端管理中心、国际知识产权服务中心、法律查明中心及律师学院等,设立“一带一路”国际律师联盟分支机构。发挥第五航权功能,支持西安—咸阳共建临空经济示范区,开展空铁、公铁、海铁联运试点示范。加快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等人文交流基地建设。

(作者系陕西省改革发展研究会副会长、陕西省中小企业协会专家顾问团专家、交通银行陕西省分行高级审计师)https://t.cn/A6iYlKfo

企业管治结合可持续发展 中国电力坚持踏上绿色低碳发展路

  中国电力国际发展有限公司(下称中国电力)于香港会计师公会举办的「2021最佳企业管治及ESG大奖」的企业管治奖项类别中,荣获H股公司与其他中国内地企业组别「评判嘉许」大奖。该大奖旨在鼓励公司及机构融合管理及实践企业管治与可持续发展,而这正是中国电力现时积极推进的重点工作范畴。

力争跻身世界一流企业

  在国家提出「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在能源清洁化、多元化、数位化、智能化的变革大趋势下,中国电力顺时应变,开始一场发展理念、体制机制、战略转型的系统性革新。
  2021年10月23日,该公司在北京、香港两地举办了新战略发布会,意味着其定位正紧贴社会发展不断蜕变。公司董事局主席贺徙接受访问时说道:「过去很多年,中国电力在大众眼中可能是纯粹的发电企业,或是综合型能源企业。但这个定位已无法适应『双碳时代』的来临,也难以承载国家、社会、股东及员工对公司的期待。」
  他补充,新的管理团队自今年组建以来,为公司发展规划作出重大调整,公司未来将会致力于成为多重业务于一身的新型企业,包括投资建设、技术研发、清洁低碳能源生产商、绿色能源技术服务商及双碳生态系统集成商。
  「中国电力的新战略,确立了我们成为『世界一流绿色低碳能源供应商』的企业愿景。我们要以『低碳赋能美好生活』为企业宗旨,以『绿色赋能 智慧创新 共同成就』为核心理念。」贺徙阐释。具体来说,就是通过绿色能源赋能全球客户,全面服务电力能源行业和经济社会低碳转型,让低碳生产及零碳生活触手可及;不断寻求技术、模式、管理、服务创新和突破,打造智慧能源生态体系,打破边界、引领价值;携手同行、融合共赢,与合作伙伴共用绿色发展成果,为客户提供更有价值的低碳产品与服务、为股东创造最优投资价值、为员工创造成长成才,实现梦想的舞台。
  以新愿景、新使命、新理念、新定位为引领的中国电力,同时确立了三个阶段的发展目标:至2025年成为中国一流的绿色低碳能源供应商,清洁能源占比超过90%,清洁能源收入占比超过70%;到2030年迈向世界一流绿色低碳能源供应商,清洁能源占比超过95%;以及在2035年成为世界一流的绿色低碳能源供应商。

全方位优化产业结构

  在新战略的指引下,中国电力秉承其企业理念、企业宗旨,大力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推动绿色赋能。在实践环保方面,中国电力积极推动清洁转型,开展产业结构优化。以高效、可持续投资开发优质清洁能源专案,大力进军光伏、风电市场,迅速提升企业清洁能源占比。聚焦大基地建设。积极培育综合智慧能源专案涵盖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分布式燃机、多能互补、风光火储一体化等类型。辽宁朝阳、湖北麻城市等多能互补百万千瓦新能源基地建设有序推进。并将综合智慧能源服务拓展至中国广袤的乡镇农村。在江苏省苏州市蒋巷村打造「零碳、数字样板村」;在辽宁省朝阳县打造「绿色清洁能源基地+县域开发样板房」。以提供绿色低碳能源解决方案为立足点,致力于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
  同时,中国电力着力智慧创新,紧跟能源技术与数字技术深度创新融合的发展趋势,携手华为、腾讯等企业,实现了智能光伏解决方案应用合作、综合智慧能源应用合作等多平台战略合作专案的成功落地。在山西大同光伏领跑者专案中,中国电力运用华为智能光伏解决方案实现了「零故障」一次并网成功,为新能源产业的数位化、智能化转型打造了示范标杆。与此同时,聚焦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新技术的集成应用,着力提升科技创新效能和效益。
  中国电力注重共同成就。有效保障全体股东的利益。公司上市以来维持稳健的派息水准,最低派息率由上市初期的25%上升至现时的50%,在2017年至2019年连续三个财政年度的派息率更达到100%,充分体现与股东共用发展红利的承诺。实现企业与员工共同成长,为员工持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人才引进培养和管理体系,为员工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针对社会责任开展员工关爱活动,让员工感到温暖。不断优化公益活动管理,推进「映山红」的公益品牌专案,开展助学活动,助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同时,持续加强疫情防控,全力以赴做好「抗疫 保电」工作。戮力同心谋发展,奋楫笃行谱新篇。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利益相关方携手共进、合作共赢, 共同缔造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建立高效管治体系

  传统电力企业向清洁低碳转型,表面看是业务结构的调整优化。深层次而言,企业在涉足新领域、培育新产业、开辟新市场的进程中,需要体制机制改革,为转型发展提供源动力和加速器。
  中国电力以优化提升企业管控和治理体系为重点,持续完善上市公司治理和子企业董事会改革,为业务调整和优化提供现代企业制度保障。
  因央企、香港注册并上市的企业等多重身分,中国电力的企业管治架构不仅需要遵守适用中国大陆法律法规、国有资产监管法律法规,还要符合中国香港法律及香港联合交易所的监管要求。该公司历经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一个规范化的管治架构,以建立行之有效的企业管治制度。
  中国电力副总裁徐薇指出,公司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部门规定,逐步完善企业管治体系,除人员结构符合法律法规及上市公司要求外,董事能力、技能及经验也力求保持多元化。同时,公司已建构由股东、董事局、董事局辖下四个委员会、管理层相互分设的管治架构,各个主体独立运作、有效制衡、协调运转。
  此外,公司非常注重风险管理,为此建立了设有「业务、监督和支持、核证」三道防线的风险管理架构,将风险管理与战略目标结合,务求做到「全面、重点、动态、持续」,并定期通过风险管理委员会研究厘清公司营运的全面风险指标体系,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锁定重大风险因素,监督管理层在日常经营活动中承担持续管控风险的责任,构建「审慎、进取、负责」的风险文化,保证企业达成高品质及可持续发展。
  为回应社会对ESG(环境、社会及管治)愈趋关注, 中国电力一贯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上市以来持续披露公司在ESG方面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更先后获得香港会计师公会第20届最佳企业管治大奖非恒指成分股特别提名奖、第8届全球企业可持续竞争力高峰论坛可持续资讯披露卓越企业奖、香港经济日报2020年-2021年度杰出ESG企业奖等。

配合国家政策发展 实现「低碳赋能美好生活」

中国电力的发展策略新布局与国家政策发展高度一致。 「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21年11月初在英国格拉斯哥召开,中国向全世界展现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维护多边共识,聚焦务实行动,加速绿色转型;及至十九届六中全会于11月8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部分,再次明确「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
  基于「碳达峰」和「碳中和」是国家未来发展方向,对整个能源行业、社会发展、产业结构都会产生系统性的深刻影响和巨大的变化,中国电力深信,在实现「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ESG的投资趋势,将会继续呈现强劲增长趋势。而在「3060」目标下,电力企业的清洁化、智慧化转型亦势在必行,中国电力正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同时积极开拓储能、氢能、绿电交通等新领域。
循两大方向推展绿色低碳
  中国电力主要循两个方向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也就是清洁低碳能源和绿色新兴产业的「双轮驱动」。中国电力称,公司一方面大力发展光伏、风电、水电、生物质能等清洁低碳能源,这是「主赛道」,「虽然竞争会非常激烈,但是我们会全面发力,当中主要的策略是通过扩大『朋友圈』,与同业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携手建设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体系。截至目前,公司于今年已落地1000万千瓦光伏风电项目,锁定资源超过2000万千瓦,在谈风光项目资源超过3000万千瓦,实现『落地一批、锁定一批、储备一批』的良性循环。」贺徙说道。
  同时,中国电力积极构筑储能、氢能、地热能、绿电交通、综合智慧能源、乡村振兴等绿色新型产业。今年,公司旗下绿电交通板块启源芯动力、储能板块新源智储、乡村振兴板块中电农创、地热能板块新源蕴能等一批新兴产业专业公司组建并快速发展,其中储能电站今年内达至增量1GWh,明年预计增至3-5GWh。

以清洁能源取代传统火电

  此外,中国电力亦于近年备受谈论的氢能领域进行布局,例如为冬季奥运会配套建设北京市第一座具备70兆帕加氢能力的加氢站和绿电制氢装置,而冬奥延庆氢能巴士亦已投入服务。在乡村振兴方面,中国电力也成立了专门的公司,以「绿色能源+现代农业」的模式,切入县域开发和乡村振兴。预计综合智慧能源占比将逐步增加,估计到2025年,综合智慧能源收入占比可望超过25%。
  「对公司而言,另一项重要改变在于原则上不会再增加煤电总量,代表我们有序退出落后产能,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发展的道路,这样,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会大大增加。」贺徙引述。截至2021年10月底,中国电力拥有和受托管理的发电装机容量4965万千瓦,其中清洁能源占比54.73%,成为香港市场首个成功由火电转为清洁能源为主的上市公司,在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公司管治方面践行使命责任,为社会贡献力量、为股东创造价值,真正能够让绿色能源走进千家万户,让天更蓝、水更绿、环境更优美,实现「低碳赋能美好生活」。

郭台銘谈两岸企业合作,演講內容全文如下:

2021年對全球企業家而言都是一個充滿變局與嚴峻挑戰的一年,疫情在全球肆虐,不斷演化的病毒與疫苗的短缺,造成了全球交通運輸業的中斷與停滯,尤其所有的進出口產業都出現了供應鏈阻斷的危機,時至今日尚未見任何緩解,全球氣候暖化導致的天災在世界各地都傳來災情,極端氣候的快速變遷、反聖嬰氣象變異所帶來的災害,無論是經濟發達的富裕地區或經濟弱勢的偏鄉無一倖免,代表不可逆轉的地球暖化與地球生態浩劫已經正式向人類發出警示,進行反噬,就連我父親老家,偏遠的山西省晉城市區都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破壞性洪災水患,所幸在上個月在格拉斯哥所召開的全球氣候峰會上,世界各國提倡並承諾共同對抗氣候暖化的行動方案,方使全球共同面對氣候問題,露出了曙光。

尤其中國身為發展中的大國,曾提出具體的減碳目標2030碳達峰、2060碳中和,這個責任承諾的背後隱藏了兩個困難,一是如何參與甚至促成乾淨能源的產業轉型過程,二是如何戰勝極端氣候帶來的 時間壓力。

面對全球疫情肆虐與氣候變遷兩大世紀挑戰,今天與參與峰會的領導及企業家們一起探討如何推動兩岸企業面對挑戰之變局、新局與格局。

1. 碳達峰與碳中和將造成兩岸企業都必須共同面對:「應用能源的新課題」並引領「能源應用的新產業」

變局:在因應全球氣候暖化議題的趨勢上,綠色經濟、淨零減排,已成為舉世矚目的重要議題。如何發展低碳排的清潔能源,達成碳達峰及碳中和,為未來企業應用能源之新課題,也已成為企業重要的生存考驗。

目前變局所產生的因素與能源政策息息相關,全球重要的供應鏈客戶在面對選擇生產基地時,必將 「發電量是否能穩定供應」以及使用燃媒、天然氣發電造成的「高碳排放超標」二項不確定因素及不 可控管的挑戰放入重點考量;高科技業者不論是未來的新興產業、半導體,面板,精密機械等等,都被要求必須分散製造地點,這趨勢已然形成,所以考量低碳減排同時也要顧慮發電量穩定供應,太陽能、風電等再生能源只能算是備用能源或備載能源,對於高科技產業是一種不可依賴,不穩定的能源源頭。

充足及穩定的能源供應,是產業經濟成長依賴的動力,不論是半導體、精密製造、5G、雲端網路、元宇宙、數字經濟,哪一項不需要用到大量穩定、充足供應的清潔能源,台灣也必須在能源政策上正視這個問題,避免短期帶來的是對經濟和產業發展的傷害,長期也無法面對2050年淨零碳排的全球目標。兩岸企業的生產供應鏈具有緊密連結,對上、中、下游影響甚大,我們期許兩岸企業可在碳達峰及碳中和議題上攜手努力,為全球氣候暖化議題做出貢獻。

新局:在格拉斯哥的全球氣候變遷會議結束後,全球的經濟體或全球經濟產業鏈已經認識到碳減排的數據標準即將成為國際上重要而必須執行的戰略指標,亦為國際間推行綠色經濟、淨零減排前需事前確立的執行方向。目前兩岸企業間尚無一致的碳減排共同標準,使得出口産品到全球各國時,因為碳減排數據標準與國際碳減排標準具有落差,致兩岸企業增加碳稅及碳匯成本。期盼未來兩岸企業能共同達成碳減排標準的協議推動。

另外兩岸在基因工程都有一定程度的國際水平能力,亦是能夠使用動/植物基因改造的技術來為環保減碳所用。我所講的並非一般所指基因改造的食物,而是用基改的植物來減少碳排放或是成為捕捉碳排放的樹木。例如已知有生化科技研究單位正在研發一種新型的基改技術、將種植出快速成長(也許只要幾年)但是專門捕捉二氧化碳的樹木。另外一種基改動物,就是改造豬/牛的消化酵素分解或抑制消化酵素排放,可以大大的減少牛隻、豬隻的甲烷氣體排放量。

據調查報告指出全球牛/豬等動物每年排放出甲烷氣體的排放量超過目前所有航空器的總體排碳量。 綜上所述,兩岸的企業科技能量可以攜手合作,包括以基因改造的新樹種來進行大規模的植樹造林捕捉碳排放。而農牧業的基改動物以減少排碳而採取生物科技的基因改造技術合作,在減碳議題上會是多贏的新局,因為這種減碳不必再用電,避免造成二次排放及用電量再次增加,且可以避開基改食物的爭執議題。

技術一旦成熟應用,可以立即大量推廣,可以預期碳達峰時間的提早達標、碳中和的美麗願景可以拭目以待。目前最重要的嚴峻考驗就是碳達峰,除了被進口國收取碳稅之外,還必須用未來可預見的高價去購買碳匯。如果兩岸的企業家目前什麼事都不做,企業的競爭力會輸在起跑點上。如果起而行的話,以兩岸人民的智慧及科技實力、強強聯手,面對全球暖化、氣候變遷的新危機,我們有信心把這個危機變成轉機,因為這個新議題對全球的企業而言都是新課題。

格局:面對變局,「應用能源的新課題」將引領「能源應用的新產業」,這句話真正的意義是表示在遇見挑戰的時候,同時也會創造大量的機會,解決問題要靠創新,創新則需要科技,大部分的科技創新都需要企業家來發揚光大,期許兩岸企業家都能做好準備,面對新課題,迎來新產業。

2. 面對疫情的肆虐,發揮兩岸企業界的運籌能力,建立健康永續的新常態社會

變局:新冠肺炎大流行是百年一次的瘟疫,大流行到今天已將近兩年,從感染人數、死亡人數、流行 的國家數看來都是一場人類的世紀浩劫。新冠肺炎大流行改變了世界、改變了企業、改變了我們每一 個人。大流行第一年亞洲國家採取邊境管制、全民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廣泛的病毒篩檢的公共衛 生防疫政策,有效的壓制了新冠肺炎疫情的擴張。

大流行第二年面對 delta 變異株的新流行及新冠疫苗接種的不平均,全球陷入另一波更大的新冠大 流行,世界各國無一倖免,因疫情所衍生的供應鏈斷裂影響了企業的運作也干擾了日常生活,疫情從 「被動阻隔」到「主動抗疫」,新冠肺炎對人類生活造成的變局將演變為生活及生產的新常態,疫情 控制的好壞只有相對沒有絕對,疫情控制能力的高下是考驗運籌能力的新挑戰,更是兩岸企業在促進人類永續健康和維持全球供應鏈順暢的新課題。

兩岸目前往來均要求長時間的隔離防疫,疫情深刻的影響兩岸關係的密切的經貿合作。後疫情時代裡, 如何在兩岸既有經貿基礎上,逐步、有序、可控的進行防疫合作以回復疫情前兩岸經貿之順暢,將為 兩岸所共同關注的重要議題。

新局:如何在經濟活動復甦與疫情控制之間取得平衡,以動態決策與科技手段,應用簡單、便宜、高 性能,並能在新的大流行威脅出現時快速並大規模檢測的平台,強化防疫能力,開創疫後新境界。

近期歐美疫情再起,全球多國也已經歷第三波甚至第四波的疫情高峰,而南非更出現新變種病毒株「Omicron」, Covid19 幾乎已經可以說不只是 Covid 20 甚至可以預見會是 Covid 22。

防疫需要仰賴科學方法及科學數據為基礎,擬定建設性及前瞻性的做法及政策。例如採取分級式、科 學式的控管,又例如發展簡單、便宜、高性能的檢測平台,讓人民可以自行操作常規的居家篩檢,而 在潛在的大流行威脅出現時,能夠在幾週內快速開發並大量生產針對新病毒的試劑,提供人民進行大 規模檢測,以控制病毒傳播以及減輕既有醫療系統的過度負擔。

格局:兩岸企業合作努力以早期預警與實時監測系統,避免類似的大流行威脅對於經濟與生活所造成 的巨大損失再次發生。這些準備不是成本,而應視為可提供大量回報的投資。未來疫情並不會完全消 退,將會持續性地影響全世界。因此,我們除了在經歷這次疫情並尋求解方外,也應記取教訓為下一 次疫情的來臨作出充分準備。

具體來說,我們可應用基因工程等新科技,發展便宜、快速、並準確地 能同時檢測幾百種病原體或生物標記的檢測技術如我前面所提,這些為疫情的準備不應視為成本,而 應視為可為政府提供大量回報的投資。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在2021年春节前,村民们心想,国家投资搞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工程是好事,可没想到随着施工方的施工面积扩大,呈现出来的完全不是生态修复的景象,大片的树木被挖倒,早已
  • (备注一下,我一开始加他好友的时候就是看不见朋友圈,就是一开始就屏蔽了,暂无时间记录,但是目前是无法看到朋友圈的)码没有也无所谓,总之我挂东西坦坦荡荡没啥好屏蔽
  • 本赛季至今,贝西为76人出战23场,场均出场7.3分钟,得到3分2.7篮板0.3助攻0.7盖帽,投篮命中率63.8%。重点说一说老头本赛季的表现生涯第17个赛季
  • 不过很多购房者都会忽视对小区的选择,其实按照现在楼市分化的趋势来看,不同的小区也会出现分化,购房者需要寻找升值潜力比较大的小区,才能保证购买的房子有升值潜力。
  • 如果你也怀疑自己的疲劳已经超出了一般水平,而不是普通的厌班,不妨问问自己:要是寻找工作,我是不是会避免和现在相同的岗位? 结果表明,大方向上我们容易喜欢和自己不
  • 该公司注册于开曼群岛,通过附属子公司网络在超过180个国家里运作,这带来了监管上的挑战。在与加密行业分析师及熟知币安业务的人士进行交流后,《福布斯》推测币安的市
  • #做自然的朋友##光盘行动##碳达峰 碳中和##相约cop15# 要怎么收获,先那么栽在文明的大厦越建越高,在我们与大地的距离越来越远、在日常生活不再与春夏秋冬
  • !!
  • | 4月1号愚人节朋友圈文案:1.愚人节就想“愚你”共度余生‍❤️‍2.四️的第一天都是“谎言”3.我读书多你骗不了我4.这一天有多少人开着玩笑说着心里话ღღ5
  • 渐进放松法:先做一些缓慢的深呼吸,然后感受一下你身体的哪个部分是紧张的,然后让这个部位非常用力,在保持一段时间后放松。渐进放松法:先做一些缓慢的深呼吸,然后感受
  • 有观点认为,尹锡悦政府可能面临政策很难落地的困境,除预算问题外,提高雇佣公平性对青年就业改善的帮助较小,放宽贷款限制将导致家庭负债与房价上涨,且房源供应在建设用
  • 雨淅淅沥沥地下,我们撑着一把伞手挽手随意地走着,带他去我喜欢的博物馆转转边聊小时候相同的经历,考古路边的花都叫什么名字,春天真的好浪漫啊,到处都是生机勃勃的模样
  •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杂志#USTC·科研# 【中国科大揭示HPT内分泌轴中内源肽和口服肽类药物激活促甲状腺激素释放受体的结构基础】2022年3月29日,中
  • 全【 碑 记 】及 诗文,均为金字 ) 父母一生艰辛不易,子大各赴东西,立碑为聚。全【 碑 记 】及 诗文,均为金字 ) 父母一生艰辛不易,子大各赴东西,立
  • 直到现在心目中女扮男装的天花板依旧是张柏芝,她眼鼻嘴长得有多标致不用多说,最让人称奇的是完美颅顶骨相+饱满面中鼻基底,扎个高马尾就俊的不得了。尽管现在提起女扮男
  • 布兰妮是大家都认识了tica sgc rw英普瑞斯的女儿不必多说madge则是我最喜欢的一只小猫咪年龄2岁半,非常通人性,有时候眼睛因为过于蓝而拍出黑色(蓝到发
  • 2、西河河、马连庄、西坪北、西坪南、神泉堡收费站出口对所有驶出高速的车辆及人员信息进行登记、测体温、查看行程码、健康码;微信扫“同路通”二微码填报个人信息;对于
  • 这时候的你不仅能够让他心生荡漾,在你身边的每一个都会被你所吸引,因为你的身上,你的一举一动,言谈举止都在散发出一种安全的,稳定的,温柔的感觉。这时候的你不仅能够
  • #记食吉言录# ʙʀɪᴛɪsʜ ᴠs. ᴀᴍᴇʀɪᴄᴀɴ ᴀᴄᴄᴇɴᴛs▹英音和美音的区别,之前总觉得是美音好听,没想到如今却觉得梅姨的发音真的圆润得棒极了,看
  • 如果觉得和我平时推荐风格不一样可以避开周五的上新博(虽然JM / ZO之类也会在上新博发har har har)我对国产寄很多希望的,毕竟亚洲人智商最高、能做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