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手拍晒酷照!秀出你的绿色生活方式,赢节能电费大礼包】2022年4月22日是第53个#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主题是“携手为保护地球投资”。保护地球听起来很宏大,其实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每个细节里。

这一次,我们和大家一起把镜头转向生活中的绿色节能行为,为点亮绿色生活助力。即日起,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联合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一起发起#绿色浙里行#地球日征集活动,只需要晒出生活中有助于节能减排的绿色行为,就有机会登上绿色助力海报,跟我们一起点亮绿色生活,更有机会赢取超值电力好礼。戳链接了解活动详细内容 https://t.cn/A663PdH4

据估算,如果离家时能拔掉不用的电器插头,全国每年可省电180亿度,把空调调高1度,全国每年可省电33亿度,把电视亮度调暗,每年可省电50亿度……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个转角,我们都能为节能减排,保护地球提供一份力量,这些看似微小的助力联合在一起就能汇聚成巨大的能量。@钱江晚报

我有一段不能逢人就说的经历。在那两三年的时间里,我在亲朋好友基本不知情的情况下,可能是每周,可能是每季,可能是每年的频率下,开几百公里的车,坐十几个小时的站票火车,奔向陌生的城市寻找光。幸运的是,我找到了灯塔,把自己活成一束微光,照进生活的暗影里,点亮了未来的每一个可能。
我很感谢这段经历,它让我阅尽苦难,也让我提前感悟人生。我为什么今天突然说这些呢?之前看节目,有一个很喜欢的律师姐姐,她官宣换工作啦!她说自己放弃的原因是,过去20年的律师经历让她阅尽了生活的恶,现在她决定成为一个美术馆策展人,去感受生活真善美。她很诚恳地说,不建议大家这样换工作,但可借鉴的是活出自我。
那律师姐姐肯定是财务自由呀,她可以选择随心所欲,我们这种靠工资养家糊口的人当然不可以任性。但是,我们也可以在可控的范围里找到自己。我昨天拒绝了一个赢面很大的比赛,放弃原因有很多,比如说我很骄傲地觉得不需要靠比赛证明自己,我已经足够优秀。再比如说,比起比赛所要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我更希望用来陪儿子或者提升自己。还有,我不想去赛场上看老师们演戏,现在的比赛太假啦!最最重要的是,我想多睡几天好觉,爱惜身体,没压力的吃饱。
我不觉得这是躺平,我依然在专业上默默追求,比如做课题,做课例,写论文,搞活动……我只是不想比赛,比了十几年有点累啦!我当然知道拒绝一次,之后别人就都不会考虑我,所以我是有犹豫的,但最终我还是迈出这一步,我觉得这样的自己很棒。我清醒地明白了追求,勇敢地选择了生活而非名利。当然,也许以后在我觉得需要提升,或者状态比较好,或者市侩说比较高级别比赛瞧得起我时,我或许又会义无反顾投入其中,但至少现在,我有了说“不要”的决心,这对于一直活在努力中的我来说,其实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请放心,我依然会选择努力,只不过努力的事情不一样而已。就像徐律说的,阅尽苦难就要去感受真善美。我突然想,自己并不喜欢现在岗位的工作,但其实,现在的位置帮我屏蔽了很多原来工作岗位的麻烦,我应该把握现在岗位优势更好地去爱孩子们呀?所以,就不要心生抱怨,而是每时每刻看不一样的风景,走不一样的路。

本轮感染者破10万,上海救护车事件视频流出:除了愤怒,我们该反思什么?

这两天,上海的一位老人去世的新闻,引起很大争论。

事情大家应该都听说了。

3月30日,老人突然哮喘发作,状况危急。

家人赶紧打了120和110,邻居和防疫工作人员也都来帮忙救治。

十几分钟后,一辆救护车来到楼下。

但那是二楼邻居叫的,按照规定,不能擅自改接老人。

所以,虽然二楼邻居状况不算紧急,也同意把救护车让给老人,但救援的医生还是坚持带二楼病人走。

老人的家人再三恳求,说老人情况危重,已经没有呼吸了,急需救命。

救援人员不为所动,而且拒绝把救护车上的除颤仪借给老人。

在求助者绝望的嘶吼里,医生关上了车窗,走了。

等属于老人的救护车赶来,已经无力回天。

视频被传到网上,激怒了很多人。

人们大骂医生没有人性。

官方很快做出回应:

这名医生当时虽有紧急救治任务在身,但如此处置实属不当,已经停职。

这个处理又引起了很多不满。

有网友说,120的医生有严格规定,让接谁就得接谁,不能擅自行动。如果需要抢救别人,要急救中心指派才可以。

而且因为救护车本来要接的二楼病人是口头承诺同意先接老人的,如果他出了意外,是有理由起诉医生不按制度接诊的。

还有就是,除颤仪其实也救不了哮喘老人。

的确也有道理。

但是,道理很有理,现实却很荒谬:

一个老人生命垂危,急需抢救。

救护车正好来了。

却不能救助老人,而是把另一个不太着急的病人拉走了。

这显然不合情理。

问题出在哪里?

官方说这次的医生处置不当,那怎么才算得当?

这是一道必答题。

希望有关部门能仔细研究,给出解决方案。

如果这一次不探讨,不解决,事情就很可能再次发生,就还会有人付出生命的代价。

也还会有医生或者工作人员,因为遵守规定,反而成为众矢之的。

我个人觉得,需要讨论的有两点。

第一,制度上,能不能给具体执行的工作人员一点灵活性,允许他们根据情况做出紧急决定。如果他们做了符合情理的行为,万一出了状况,可不可以不担责。

第二,执行上,具体干事儿的人,应该有基本的判断力和同情心,而不是僵化冷漠地只求自保。

一个文明的社会,第一要有制度保障,第二要有温度托底。

二者缺一不可。

最近疫情严重,意外状况频繁发生。

很多事情,都是我们完全想不到的。

3月中旬,深圳一个年轻妈妈,趁孩子睡觉时出去买东西。

不想,回来的时候,小区封了。

按照规定,她不能再进去。

可是孩子一个人在家睡觉啊。

她不回去,孩子怎么办?

年轻妈妈很崩溃,在小区门口歇斯底里地大叫。

但防疫人员坚决表示“没办法,现在是临时管控,进不去”。

按规定执行任务,本来也没错。

但是对于显然不合情理的情况,能不能“特事特办”?

妈妈后来进去了。和上面救护车案例一样,这需要制度给执行人员一点空间,也需要执行人员有基本的人情味。

还有一个货车司机,讲述了自己的经历,我也觉得挺值得关注的。

现在很多地方都查得严,只要行程码带星,就不让通过。

可是货车司机们全国送货,几千公里行程,途经多个城市,难免路过有疫情的地区,行程码很容易就被挂了星。

而因为这个星,他们就可能辛辛苦苦跑到目的地,却被直接劝返,要求“哪来的回哪去”。

他们拉着一车货,一路上辛苦不说,光油钱和过路费就花了几千,就这样被要求开回去,情何以堪。

关键这些人大多不算中高风险地区的人,也都有核酸阴性证明。

很多货车司机为了行程码不出问题,就拿着俩手机换着用,隐瞒行程。

结果被查出来,又遭到严惩。

和那位120医生一样,货车司机好像也面临无解的命题。

不出车,没饭吃。

出来送货,可能根本送不到地方。

现在很多人都陷入了这种困境,他们应该被看到。

新冠病毒的疯狂袭击,使我们的正常生活秩序被严重打乱,麻烦层出不穷。

疫情求助帖子里,有各种各样的状况:

有人腰椎骨折,只能卧床,无法自理,但小区封闭禁止出入,没法就医。

有人刚做了手术,满腿钢钉,需要护理,但找不到大医院治疗。

有人网购了必须吃的药,但快递点停了,快递不给送,他没有药吃,身体渐渐扛不住。

有外地人滞留疫情地区,家里老人去世,没办法回去奔丧。

有女孩身上没钱,又一个人隔离14天,精神状况出现异常。

有老人独居,又不会网购菜,群里接龙也接不上,天天吃不上菜。

很多货车司机为了行程码不出问题,就拿着俩手机换着用,隐瞒行程。

结果被查出来,又遭到严惩。

和那位120医生一样,货车司机好像也面临无解的命题。

不出车,没饭吃。

出来送货,可能根本送不到地方。

现在很多人都陷入了这种困境,他们应该被看到。

新冠病毒的疯狂袭击,使我们的正常生活秩序被严重打乱,麻烦层出不穷。

疫情求助帖子里,有各种各样的状况:

有人腰椎骨折,只能卧床,无法自理,但小区封闭禁止出入,没法就医。

有人刚做了手术,满腿钢钉,需要护理,但找不到大医院治疗。

有人网购了必须吃的药,但快递点停了,快递不给送,他没有药吃,身体渐渐扛不住。

有外地人滞留疫情地区,家里老人去世,没办法回去奔丧。

有女孩身上没钱,又一个人隔离14天,精神状况出现异常。

有老人独居,又不会网购菜,群里接龙也接不上,天天吃不上菜。

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

现在网上有很多骂声,骂某个城市,骂某些政策,骂防疫人员……

心情我非常理解,但其实抱怨和大骂都没什么用。

而且现在我们也应该明白了,没有哪个城市是完美的。

当疫情大规模爆发,无论上海、长春,还是武汉、西安,都会犯错,会力不从心,会手忙脚乱。

与其大加批判,不如想想如何改变。

我们最该做的,是在一次又一次的疫情里,一个又一个求助里,总结经验,想想下次如何避免。

疫情短时间显然不会过去,那么在下个城市爆发的时候,能尽量避免再出现这些问题,比什么都重要。

我们不能只经历教训,不增长经验。

所以我想,一个城市在经历一波大疫情之后,能不能细致地复盘一次。

都遇到了什么问题,每个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是什么,如何在下一次做得更好。

而且就算是一个普通人,是不是也可以提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比如你曾经被封控,遇到很多麻烦,也有很多思考。

那就可以说说,你认为封控策略如何调整会更合理,居委会如何服务会更高效。

大家各抒己见。

不一定是标准答案,但有价值的讨论,肯定比破口大骂有意义。

整个3月,全国累计报告本土感染者超过了10万例,波及29个省份。

前几天,国家卫健委还说,上海疫情正处于快速上升阶段,已经报告的感染者超过3.6万例,近期还会增加。

现在看,奥密克戎的传播是真的厉害。

跟原始的新冠毒株,简直不像一个品种。

上海的几番尝试也表明,一旦流传开来,小范围的防控很难搞定,最好用的清零手段,还是“大面积封控”。

最近新闻说,奥密克戎又出现了升级版“XE”,传播力更强。

所以我们短期内肯定还摆脱不了疫情,封控在所难免。

可一个“封”字,说起来简单,执行起来就会出现上面的种种问题。

我们眼下最务实的做法,是尽量让封控的安排更合理,代价更小。

不能因为孕妇核酸证明过期4小时,而无法入院,导致流产。

不能因为隔离的老人不会团购不会接龙,就吃不上菜。

其实城市管理者应该有个最基本的认识:

疫情期间,社会不得不制定一些应急措施。

而临时性的政策,大多不完美,一定会有极端的情况出现,比如妈妈出来买个菜就被封在外面了。

这种时候,还是要有“特事特办”的灵活性,不能两手一摊眼睛一瞪,用一句“要遵守规定”处理所有的情况。

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

人应该有人情味,有灵活处理事情的能力。

前两天有个新闻,很触动我。

湖北黄冈,一位老人去世了。

儿子媳妇匆匆忙忙从上海赶回去,却必须要在酒店隔离,不能送葬。

老人火化当天,灵车特意绕行到隔离酒店。

儿子儿媳穿着防护服,跪在路边送别。

这场景让人泪目,也让人感慨。

其实按照规定,隔离人员是不能离开酒店房间的。

但工作人员允许夫妻俩穿着防护服,出来跟老父亲告别。

既保证了防疫,也考虑了隔离者的需求。

这就是人情味。

灵车特意绕行到酒店,让他们可以拜别。

这也是人情味。

病毒冷酷,但人应该有温度。

3月29日,吉林有一个不起眼的新闻。

防疫点,几个志愿者在工作。

一位车主特意把车停在他们附近,还在后车窗上贴了一张纸条:

车未锁,志愿者可进车休息!最起码挡风!

防疫人员们看到,都觉得很暖心,也真的进去睡了一觉。

我特别想给这个车主点赞。

疫情当下,社会亟需帮助。

有感染者需要救治,有辛苦的工作人员需要休息。

有隔离的孩子需要照顾,有买不到菜的老人需要帮助……

有很多的事情,我觉得都不是仅靠制度就能解决的。

在制度没有到达、或者不够完善的地方,需要人性的温度。

确切地说,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积极地提供做力所能及的帮助。

面对疫情,我们所有同胞都是一个整体。

我们都是局中人,都应该善意地去参与,力所能及地给困境之下的同胞以温暖和便利。

疫情的寒冬也许很久都不会过去,这就格外需要我们每个人都做一个小暖阳。

专家有智慧,领导有担当,执行者有善意,老百姓有素质。

如此,我们才能在这寒冬里,感受到暖意。

谢谢你看完文章,还请点亮“赞”并“转发”,让更多人看到。#关注新冠肺炎##上海疫情##疫情防控##好人好事#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确诊病例3、4及无症状感染者4均在隔离管控人员中发现,现将其近日与确诊病例接触后的在渝主要活动轨迹公布如下: 一、无症状感染者48月3日00:00-07:00在
  • 昨天晚上TB买一个小东西,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小现象:搜索页上展示的产品关键词和点进产品页产品描述的关键词竟然是不一样,所以能看到搜索页有某品牌的logo和品牌名
  • “我不需要评价卡塞米罗什么,因为每个人都知道他的能力以及他对球队的重要性,麦克托米奈也是一名伟大的球员。皇马和巴萨作为欧超联赛的主要推动者,一直没有放弃,他们相
  • #C罗[超话]# #梅西# #贝克汉姆#《镜报》报道,贝克汉姆的球队迈阿密国际有信心同时签下C罗和梅西 此前消息称,迈阿密国际已经向梅西送上一份转会提案,其中包
  • 不要以为你是小奶狗咬裤子就咬不坏,就不会咬到肉,咬到肉就不会痛好想抽你,快要压制不住自己的洪荒之力了输液室是你一个狗子的,走走停停,随处尿尿我忍了,垃圾桶对你不
  • #张云雷[超话]##张云雷新歌误以为你以为# ➖➖➖✨ 张云雷 ✨➖➖➖  ᴿᴬᴵᴺᴮᴼᵂ ᴬᴸᴸᴮᵁᴮᴮᴸᴱ ᴮᴬᴮᴱ 日出于朝日落而暮,朝有风清暮有尘浮
  • ……大家都觉得,一个作家是在文本之外特定、具体的人,假如我们想要对自己读的东西有更多了解,我们就需要去了解那个人,知道他生活中那些庸常或者非凡的事,来更好地了解
  • 沈越曦心有不忍,背着自己走这么远、这么难走的山路,就算是一个大男人也得累趴啊#大理丽江旅拍婚纱照#最后 她忍不住掉下了泪,泪越掉越多,一发不可收拾,腿似乎越来越
  • 廉署早前接獲貪污投訴遂展開調查,完成調查 ​沈殿霞离世14年,郑欣宜发长怀念母亲,想找到像妈妈一样疼自己的人本编辑剧透社:伊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发现抄袭者将进行全
  • #疑商夫妇上海应援大屏#[许愿星]海上月是天上月,愿各位眼前人都是心上人[许愿星]追月人为星而动,愿各位身边人即是意中人!#疑商夫妇上海应援大屏#[许愿星]海上
  • 酒行数巡,曰:“筵中无可为乐,我有一人,可为众醒酒。操曰:“众不知,此人连结恶党,欲反背朝廷,谋害曹某;今日天败,请听口词。
  • 我也将尽我所能,向在乎我的人创造各种东西,绝不向厌恶我的人解释这是个什么东西。我还在那翻微博呢 一抬眼睛 咦…怎么睁不开呢 好像有点啥挡视线然后闭起来跟这一毛一
  • 几乎到了没有时间好好吃饭,好好休息的程度(其实也没那么可怕,是我夸张了)很多事都没有顾得上,很多人都没有时间联系,在这纷繁的季节里,我握不住满地的时光,我也沮丧
  • 『 如想欣赏更多艺术家作品,请扫描下面小程序二维码进入乌青社平台 』 王诗老师油画《陈香》系列之《乐园》160x120cm王诗(王者慧)生于1963年 哈尔滨人
  • ”——《那一天》Willy Ronis最近看的摄影集 黑白的巴黎 寻常的日子 跳出框架的魅力与迷人 耐人寻味 久久#摄影[超话]##生活在巴黎##读书笔记#【最
  • 位于酒店7层,被誉为巴黎香格里拉酒店“皇冠上珍宝”的香格里拉全景套房提供220平方的宽敞空间,其客舍无处不在的落地玻璃幕墙,令空间倍感明亮的同时亦将巴黎城市风景
  • 联系电话:15947172004周老师东联学校2020年8月15日二:东胜区景宁实验小学因教育教学工作需要,现面向社会招聘语文教师3名,数学教师3名,体育教师1
  • 自己给自己设立了事业的人生十年目标,忽然觉得自己做出了一个较少人会有的人生、事业规划,有点剑走偏锋的感觉,想到笑傲江湖的风清扬,这将是充满艰难困苦的一段路程,好
  • 拼命地投入,把茫然的缝隙都挤满,思绪得守住,专注就能忘了时间了,那些控制不到的因素,自有它存在的缘故,美丽的安排在后头呢,把焦点放在各人的成功,为之鼓舞就会激昂
  • #一条plog告别十月#每个月的最后几天好像都在发告别xx月 蓦然回首 好像十月的每天都没有那么的顺利 一直在告诉别人乐观起来 都会过去的 可是自己好像都开心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