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祖开示:居士之名者,居家修道之士也丨不必另择一所,即家庭便是道场。】

〇居士之事业:所言居士之名者,居家修道之士也。
实者即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修行世善,以立其基。
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信愿念佛,求生西方,普愿自他,同了生死。能如是者,方可不负居士之名。
事业者,即以身率物,宏扬佛化,唯以自利利他,己立立人为志事。于虚名浮利,略不萦心。
于伦理清规,决不违犯。
俾凡见者闻者,悉生景仰之心。
所谓以言教者讼,以身教者从。
世出世间,无一事不以身为本者。本若不立,纵有作为,悉是场面上事。既非真修,必招外侮。反令邪见人据此以谤佛法。自他二利既失,生死大事何了。
~《印光法师文钞》

〇以净土念佛法门谕亲,以净土法门教子,及诸亲识。
正以生死事大,深宜痛恤我后。
不必另择一所,即家庭便是道场。以父母、兄弟、妻子、朋友、亲戚,尽作法眷。自行化他,口劝身率,使其同归净域,尽出苦轮。可谓戴发高僧,居家佛子矣。~印光法师文钞

《六祖坛经》说:“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

佛是觉者,佛是智者。学佛就是要做一个醒来的人,一个有智慧的人。学佛跟迷信没有关系,学佛就是要走出六道轮回,逍遥自在,没有生没有死。

现实中,面对人生的错综复杂、是是非非,真是没完没了。如果真正学佛,就要在心地上下功夫,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所以真正的修道人,不要计较世间的是非,不要沉湎其中不能自拔。这个“见”也念 “现”,心里边不在意,表面上遵守规则;现象有好有坏、有男有女,本质没有固定性。所以学佛就是要通过现象看本质——面对现实、感悟真相就是学佛的下手处。下手处是世俗谛,完成的是真谛,没有实在的固定性、主宰性。而一般人没有办法走进真理,都在世俗谛、在表相上争来斗去、纠缠不清。总是认为别人错了,却不知道原来自己更错,因为你是学佛的,不是学人的,更不是学鬼的。

常常会有更多的人误解:以为“不见”就是回避现实、逃避现实、耍滑头、不负责、不担当。佛教应该是面对现实,接受现实的世俗谛,然后去转化、去升华,应该是超越的、不住的。所以要出离、要放下,不应该以对学佛的误解为借口,不担当、不负责,至少我们可以历事炼心。

“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不是说你见着他人有过失了,然后你就觉得洋洋自得,觉得自己是对的;他人不对,自己更错。

世俗谛上并不是没有标准,没有规则,比如法律、比如道德。如果我们以“不见世间过”为借口犯法、缺德,那没有说服力。所以佛教要历事炼心,要放下,不是放弃,何况你要广结善缘、积功累德,所以我们要感悟。

第一,宽恕别人。

要宽恕别人,原谅别人。面对现实,我们常常会气愤,会瞋恨,会讨厌,会嫉妒……种种种种的情绪。面对现实,我们要反省自己,宽恕他人,即是“他非我不非”。否则恨别人的结果就是伤害自己,就是没有智慧。别人错了,我为什么要生气?那就说明我们学佛没有成功,学佛没有说服力。“他非我不非”,既是智慧,更能锻炼成就我们自己。所以要感恩这些让你不顺心的事,在感恩中,慢慢地你就有抵抗力,就会有消化能力。这是第一宽恕别人。

第二,改变自己。

人生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永远都是自己,当然这种永远是相对的。如佛所说,降伏百万大军并不伟大,降伏自己才是最伟大的人。家庭、社会,人人之间争吵,人人之间不和谐,就要先调整自己,因为我们常常都是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去计较。有大事吗?没有。说明我们应该还是幸福的,天也没有塌下来,地也没有陷进去,为什么要计较小事?要改变自己,我们不快乐的原因就是我们钻牛角尖、计较,老认为那件事是真的,老认为自己是真的,长此以往浪费生命,长此以往自然轮回。

当然,就慈悲的角度来讲,我们可以通过帮助别人去调整、去化解;可以通过分享,宽恕他人;也可以通过分享,让自己拥有智慧。因为法无定法,“是”,是缘;“非”,也是缘,是和非没有固定性。所以我们就会随缘自在,而不是断章取义,而不是画地为牢,更不是自以为是。所以神马都是浮云,什么都没有实在性。

为什么为那些没有意义的事而钻牛角尖不能自拔呢?所以说,不要借别人的过失来惩罚自己。不是不担当,也不是不负责。要出离、要放下,就是原谅别人,就是改变自己。[good]#佛法看世间##修行##佛学大智慧##佛教#

#小子说老子##道德经#
《小子说老子》第十章•不要小看了妄想意识

“专气致柔,能婴儿乎?”,这一点对历代修道人来说,都是重点之句。老子喜欢在文章中用“婴儿”说事,好比还有“恒德不离,复归于婴儿”,“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含德之厚,比于赤子”等等。这是因为婴儿有纯真之状,有无限之生命潜力,有趋向道初之随顺本性的多种缘故。王弼的注解是“专,任也,致极也,言任自然之气。致,至柔之和,能若婴儿之无所欲乎,则物全而性得矣。”

河上公的注解是“‘专气致柔’,专守精气使不乱则形体能应之而柔顺。‘能婴儿’,能如婴儿内无思虑外无政事,则精神不去也。”王弼说“专,任也,致极也,言任自然之气”这一点解释已经相当不错,他是将“专”字单一化,不取刻板、死气的“专一”,但是,这里的“专气致柔”不可免地必须用心“专一”才能达到。河上公的解释“专守精气”则更简洁简单,直接把“专”理解成“专门”一带而过了。(一笑!)

佛家有句话叫做“制心一处,无事不办”,这里的“制心一处”,与这个“专”字有点类似,这个“制”字与“专”有一定的共性,但具体如何,又不是一言两语可说明清楚的,实在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了。(再笑!)另外,如果专门从“修道之修炼”角度谈这个“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那即不免要谈到道家修炼之“炼精化气”、“炼气化神”、铅汞、守丹田、守窍、运转河车等各方面的道家专业术语。倘若再扯开来说,不免为人说“玄乎其神”之“迷信”了。故就此作罢,这部书只谈“道理”,不言“道术”,更不会去求“道方”了。(还笑!)

我们知道,刚出生的婴儿身体是相当柔软的,老子在此取此特性,同样也类比于前面说的“上善若水”之“水至柔”。婴儿之状常用来比喻成人之初之初始混沌未开之状态,这一点是老子用婴儿引喻的目的。道家常说“返朴归真”、“返老还童”,恢复初始状态也是其追求之一。

故这里的“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可以理解为:“专一制气达到柔和和谐之状,能够像婴儿那样吗?”这里同样是我前面说的“做工夫”,老子依然用此反问,是说:“你修道做的工夫,做的火候达到了这种状态没有?倘若没有,你说修道成功了,那么只能说,同志尚须努力。”

倘若你还不相信,那么请继续看第三句“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我们先看王弼的注解“玄,物之极也,言能涤除邪饰,至于极览,能不以物介其明。疵之其神乎,则终与玄同也。”王弼主要指出了“涤除邪饰”,指要去除外在伪饰、邪饰、虚伪的妆饰,去伪存真,最后达到无有瑕疵之状。河上公本注解为“‘涤除玄览’,当洗其心使洁净也。心居玄冥之处,览知万事,故谓之玄览也。‘能无疵’,不淫邪也。净能无疵病乎。”同样也表示为要“洗净其心”。然而,真的如此吗?

对于这一点,我则不是完全同意他们的见解。我的个人理解是,“涤除”,有洗涤、清除之意。至于“玄览”,历来解释本就不定。我的理解则更加简单:“览”字就直接取其上下结构下面的那个“见”作本义解释。《说文》:“览,观也。”同样也是“见”的延伸意。但“观”是“又见”,是更有深度的“再‘见’”,因“观”较“见”更多了一层思考与深思维,此即如同佛家说的“观照”或“止观”,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见”与“思考”。只不过佛道二家的用字用词不同而已。

但这里既然说“涤除玄览”,说明这个“玄览”肯定不是什么好东西才会去“涤除”,否则没有“涤除”之必要。故河上公说“心居玄冥之处,览知万事,故谓之玄览也”反有夸奖“玄览”之意,这一点我不完全赞同。我个人则认为“玄览”即是“玄虚昏迷之览”,既是玄虚昏迷,则不是什么好东西。

当然,河上公说的“心居玄冥之处,览知万事”还是有可取之处,因为他是从反面要求人把心“摆正”,而不是把心“居”放在“玄冥之处”去“览知万事”。只这一点,已经相当有劲道了!

另外,这个“玄览”也确实有大实力,非同小可,它确实具有实力可以做到“览知万事”。在佛教中,有“妄想”一词,我认为这里的“玄览”与佛教说的“妄想”有点相近。佛教认为“妄想”是虚幻不真的思想,虽然虚幻不真,但却也是思想之一。并且这种“妄想”也有强大的功能体现。

佛教认为“一切唯心造”,“妄想”同样也能造化。佛教甚至认为在没有真正觉悟之前,我们的所见、所闻、所感往往都是这个“妄想”意识的“幻化”,而如何达到真正的圆满觉悟,明心见性,达到本真状态,则需要解脱这个“妄想”之束缚。佛家说“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就有此意。倘若“涤除”了“妄想”,也即“涤除玄览”,便可恢复本真之性。

然而,倘若只这样去理解,却又出现另外的一些问题。好比佛家禅宗有一位神秀禅师作偈语“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得不到禅宗五祖之印可。而另一位惠能禅师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却得到印可。

另外有的版本《道德经》也作“玄览”为“玄鉴”,鉴即镜子也,这就更容易联想到“心如明镜台”了。前句的神秀偈即有“涤除玄览”之意,故说“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可是后者惠能偈则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言意则是,这个“玄览”或“尘埃”本就是“虚幻幻化”出来的,不需要执着去“涤除”。我个人更支持后者。

同样老子说“涤除玄览,能无疵乎”,即可理解为:“洗涤去除掉那些玄虚的妄想,能够达到无有瑕疵的境界吗?”这里依然也是老子在说修道“做工夫”。换句话说,老子是对修道者告诫说:“你修道,没有洗涤心灵、去除妄想心,没有达到无有瑕疵,还能算是修道成功吗?”

话虽然这么说,但千万不可“先入为主”地认为涤除了玄览就是道了,这不能得到结论。倘若你还要问我到底如何做才可,我只能学老子反问一句“你涤除的那个玄览,还在道中吗?既在道中,你还能涤除得清吗?”要知道,清水、污水都是水啊。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不想要高价购买,我们有会员价而且终身出厂价享受高品质产品,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自媒体,人人都是消费商!不想要高价购买,我们有会员价而且终身出厂价享受高品质产品,
  • 党员同志们还对龙源湖畔两侧的群众健身器材进行了细致的清洗擦拭,大家都很认真,因为购买这些健身器材的资金都来自体彩公益金,健身路径就是体彩事业最前沿的“公益践行者
  • 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应在审批地范围内招生,具体招生计划、范围、对象等由其审批机关明确。五、对义务教育学校招生范围有什么要求?
  • #眼镜店装修设计##展示柜#眼镜店装修案例分享这是一组国外案例,整个眼镜店面积不是很大,但设计感十足,整体颜色都采用高级灰,没有抢眼的颜色,恰好突出了展柜的造型
  • 珠影星巴克店全新改造升级⬆️采用温暖的橙色和米灰色调,门店超大落地玻璃窗更带来一流采光,温馨明亮就像家里的大客厅。二楼的墙壁上,暖色系的墙砖上刻着咖啡豆产地名,
  • 马思纯则是延续了她在戏外带给人敏感温柔的感觉,很多场面比如米佧坚持不顾自己组的训练成绩也要帮助其他组先救助伤员这样非常容易变“圣母”的剧情,马思纯恰好能用她的那
  • 因系统升级,哈尔滨暂停办理房屋买卖合同网签业务】 19日,龙头新闻·生活报记者从哈市住建局获悉,根据市政务数据交换共享平台通知,按照国家、省关于网络和数据安全有
  • 我恨不得告诉全部人我爬上望海楼了(草在楼顶泡温泉时看到有人也在往上跳,内心忍不住说一句辛苦了陌生龙男:你好,你知道这里探索笔记的动作是什么吗我:探索笔记是什么(
  • 不过早期禅宗还是保留了印度传统的小乘禅风,因为达摩毕竟还传授了—— 种 “ 壁观 ” 的安心法,叫做:“ 外止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人道。[ 1 ]《禅
  • 午间好物整理出来啦,宝子们饭后可以逛逛[羞嗒嗒] 立顿奶茶20条➕蓝胖子马克杯 ¥18.9 茹雪尔 小西装外套 ¥46 柳江人家 螺蛳粉330g*3包 ¥21
  • 今天告别宴会,喵爷爷喝麻了,但记忆清晰,我们去荥经县买鱼,来回60公里。喵爷爷忠于职守,拍摄全过程,希望对美食家网友有所裨益:麻辣火锅是这样烹制的。
  • 中途还遇到了鹿,特别惊喜,寺庙养的我第一次见,这次是带着我家狗狗一起去的,能拍到那么多鹿的正面照,多亏了它,它跟鹿互相吸引,一直在看它[笑哭R]#带着微博去旅行
  • 六、复试信息1、笔试(满分 100 分):考核方式为线上开卷考试,内容为政治理论与时 事。五、复试信息1、笔试(满分 100 分):考核方式为线上开卷考试,内容
  • #HN红牛[超话]##HN红牛[超话]# 努力的意义:不要当父母需要你时,除了泪水,一无所有。想让父母孩子过上好日子,选择大于努力、HN红牛值得你拥有。
  • #蔡徐坤[超话]##蔡徐坤新歌hugme巨幕舞台# p1 粉色的开场 有恋爱的感觉p2-6手里拿着粉色的气球 很浪漫 就像和对象去游乐园 他为你买的粉色气球 气
  • 进一步探索压力、温度与CO2吸附性能的关系,发现其吸附性能随压力增大而提升,随温度升高而下降,在20℃和900kPa下吸附容量可达7.84mmol/g(3)蒙脱
  • 《金色梦乡》选择了一个新奇的折中方式,在悲剧中又发了那么一点点鸡汤,让情感在政治社会中散发光辉,这似乎就是东方文明中崇尚情感与精神力量的体现。得益于伊坂幸太郎优
  • 魅力点的保留:你的所有闪光点和技能不要一股脑全展现出来,而是要一点一点的渗透:社交圈的保留:即使进入恋爱,也有保留自己正常的社交圈子,有异性朋友,有兴趣爱好,每
  • 一天炫了两杯饮料 其中一杯是巨大的吨吨桶减肥的事情又放到一边了[费解]今天终于感受到了立秋后的凉爽晚上出去走了一会儿 不让堂食以后 街道上少了很多喧嚣一些人的夜
  • 通过一部剧认识了这位寒门出身拼命拼搏的好演员,一个潜力深藏不可估量的好苗子,于观众而言就如发现了宝藏,哪知生活远比文学、影视更荒唐、冷酷、残忍、无义,但我相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