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雲老和尚:菩薩修六波羅蜜,以布施波羅蜜為首。

發布:淨心淡淡

日期:2019/2/28 16:41:00

閱讀:測速度,不顯示



提示:繁體版為簡體版的濃縮版(不含評論和相關文章),如果需要看全版,請將域名中的big5改成www即可。

 

  今日有幾位廣東居士入山禮佛,供齋結緣,請我上堂說幾句話,我是空空如也的。謹略述《四十二章經》一部分的故事,與各位結緣。

  佛言:“人有二十難:貧窮布施難,豪貴學道難,棄命必死難,得睹佛經難,生值佛世難,忍色離欲難,見好不求難,被辱不嗔難,有勢不臨難,觸事無心難,廣學博究難,除滅我慢難,不輕未學難,心行平等難,不說是非難,會善知識難,見性學道難,隨化度人難,睹境不動難,善解方便難。”誰能過此難關,誰就了脫生死。

  生值佛世,何以說難呢?若無善根福德因緣,不說遇著佛,遇菩薩羅漢也難。《智度論》雲:“捨衛城有九億家,三億明見佛,三億信而不見,三億不見不聞。”佛二十五年在彼尚爾,若得多信,利益無窮。佛在捨衛城二十五年,尚有三億家不見不聞的,以其無善根福德因緣,故雖生值佛世,尚不見不聞;與佛同時在世,相隔很遠,不見佛不聞佛的人更多。故無善根之人,雖生佛世也無用處,而且就算在佛身邊,為佛弟子,若不依教奉行,也會招墮,如提婆達多是佛的兄弟,善星比丘為佛侍者二十年,不修行還墮地獄,城東老母與佛同年同月同日同時生,與佛無緣,不願見佛,可知見佛聞法之難了。

  現今佛不在世,善知識代佛弘法,親近之也能了生脫死,但善根淺薄的,會善知識也難,縱有緣見面聞法,不明所說之義,也無益處。華嚴初祖杜順和尚,是文殊菩薩化身,有弟子親近很久,不知他的偉大,一日告假,要朝五台山禮文殊去,師贈以偈曰:“游子漫波波,台山禮土坡。文殊只這是,何處覓彌陀!”弟子不會意,乃至五台山腳,見一老人,謂之曰:“文殊今在終南山,杜順和尚是也。”弟子趨歸,師已於十一月十五日坐亡。至今關中於是日作文殊忌齋。不具眼識人,雖在善知識面前也認不得他是善知識。又大陽警玄禅師座下,平侍者心地不好,結果叛師離道,收場在三岔路上被老虎吃掉。已會善知識可算不難了,但不依教修行,雖會善知識也無用處。

  貧窮布施難,豪貴學道難,因貧窮的雖欲布施,有心無力,勉強布施,就會影響自己的生活,所以為難;豪貴人家,有力布施,不能放下身心去學道,也是為難。難易是對待法,精進勇猛,有大願力,難的會變為易;疏散放逸,悠悠忽忽,易的也變為難。難之與易在人不在法,貴能融通,則一切無礙。貧的是前世不施,故感今果,正應盡力布施;豪貴的人身份高,辦事不為難,正好學道。

  佛弟子阿那律,此雲無貧,或曰如意,他過去劫中貧窮。一日,在田裡干活,其妻送來稗子飯,適有一辟支佛僧,向他化飯。他說:“這飯很粗,不堪供養大德,請到我家另供好飯吧!”僧曰:“現已正午,若到汝家便過了午;過午我不能吃,就化你這稗子飯吃好了。”他就以稗子飯供養此僧。因此功德,感果九十一劫生天為天王,世世無貧,事事如意。做人王天王不稀奇,由供僧種下善根,得為釋迦座下弟子,聞法悟道成羅漢,天眼第一,這更難得。以一飯之因,就有如是好果,貧窮布施比富貴布施功德更大。可見能打破難關,則貧窮布施亦非難也。

  菩薩修六波羅蜜,以布施波羅蜜為首。布施之義說來很多,略說有三:一財施,捨財濟貧也;二法施,說法度他也;三無畏施,救人之危難也。又,一淨施,謂布施時,不求世間之名譽福利等報,但為資助出世之善根,及涅槃之因,以清淨心而布施也;二不淨施,謂以妄心求福報而行布施也。身尚能捨,身外之物更不消說了。

  來的四位廣東居士,干山萬水,朝山禮佛,布施結緣,已經難得。既為求出離法而來,則要發長遠心,有進無退,恭敬三寶,不要分相.見好的固然要敬,見不好的也莫起憎心。有憎愛心,就有煩惱,就脫不了生死,憎心一起道心就退,不可不慎!

成佛

成佛的人有三大标志:
一、见了如来;
二、达无为状态;
三、心无所住。
也就是说,不论是谁,只要具备了这三项条件,就成佛了,就是佛了。

如何见如来?
如来就是自性。《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如何达无为状态?
《金刚经》云:“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我当度众生,莫作是念。”“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如何心无所住?
《金刚经》云:“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目录

成佛无诀窍
有我无法成佛
着相无法成佛

成佛捷径 明心见性
明性超尘埃,当下就成佛

大彻大悟即成佛
超越时空步入佛境

成佛无诀窍

大道之行,发于毫末,成于点滴,收于精微,却无诀窍。

修行,要在一言一行上下功夫;修炼,要在一念一意上下功夫。日日得昌,木木成林,积沙成塔,集腋成裘,功到自然成,若放弃做功,图谋窍门,此心已陷魔窟,此步已迈邪径。

求道者不求诀窍,不论是想发财、升官、图名,正人君子决不求窍门。

凡求诀窍者都不是老实人,只有心怀鬼胎,图谋不轨的人才求诀窍。

最远的路离目标最近,最近的路离目标最远。

成佛无诀窍,若人言成佛有诀窍,此人必是功德浅薄之辈,是诽谤佛法之徒,是魔。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愿欲成佛者放弃诀窍,塌塌实实在毫末点滴上下功夫。

有我无法成佛

《金刚经》云:“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

“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菩萨。”

“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不是我,我不是佛,有我无佛,有佛无我,有我无法成佛,成佛不能有我。我们之所以不能成佛,最关键的障碍是我,我不除,永难成佛。

试看我是如何阻挡自己成佛的。以下执着都是阻挡自己成佛的重重关山。

“我要成佛。”
“我要为国家、民族建功立业。”
“我要光宗耀祖,流芳百世。”
“我要为人类做贡献。”
“我要成为富翁。”
“我要提高警惕,防止上当受骗。”
“我信仰上帝;我信仰佛法;我信仰基督;我信仰共产主义;我信仰有神论;我信仰无神论。”
“我认为这是正确的;我认为那是错误的;我认为他在走邪道;我认为他说的对。”
“这是我的,这是我的国家;这是我的宗教;这是我的政党;这是我的家;这是我的父母;这是我的孩子;这是我的丈夫;这是我的妻子;这是我朋友;这是我的敌人。”
“我渺小;我伟大;我谦卑;我傲慢;我深厚;我浅薄;我富有;我贫穷;我有功;我有罪;我不行;我能干;我正确;我错误;我有地位、名誉、金钱、知识、文凭、职务;我卑贱、无名、低下、平凡。”
……

凡心中有我的时候,离佛就远了。

无为而无不为,只有达到无为的境界,才可以为所欲为。

无我而处处有我,只有达到无我的境界,才可以在无我中见到我——如来。

放弃我,才能有我;执着于我,最终无我。

着相无法成佛

《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

“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如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什么是相?凡视觉看到的、听觉听到的、嗅觉嗅到的、味觉尝到的、触觉触摸到的一切都是相,同时,束缚思维意识、禁锢人生自由、阻碍心灵解放、压抑人性舒展的道德、观念、清规戒律、宪法法律、禁忌等都是相,是法相。

只要有相的概念和执着,人就无法看到如来,也就无法成佛。

无相状态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

是一种浑沌状态,天不是天,地不是地,天地难辨;没有上,没有下,上下不分;没有棱,没有角,无形无状;没有大,没有小,随形而形;没有过去,没有未来,无始无终;没有来、没有去、没有生,没有死,只有永恒;没有善、没有恶、没有真、没有假、没有美、没有丑,没有两仪、没有阴阳、没有一分为二、一切浑然为一;没有爱、没有恨、没有求、没有弃,如如不动;没有神、没有佛、没有仙、没有人,没有动植物、没有昆虫细菌,只有结构;没有天堂、没有地狱、没有人间,没有空间、没有时间,没有有,没有无,只有道的灵动;没有规章、没有制度、没有宪法、没有法律、没有教义、没有仪式、没有关卡、没有禁忌,只有活的灵性;没有声、没有音、没有呼、没有吸,只有感应……

一切的相,都是虚妄,若以相求佛,犹如水中捞月,难见真相,离弃了一切的相,即是佛。

以相求佛,是行邪道,无法见如来,无法成佛。

我们现在来看人类在求佛路上的陷阱和行的邪道。

建寺院、修庙堂、塑佛像、烧香磕头、穿袈裟等都是陷阱,是在行邪道;
制订教规教义、设立管理体制、建立等级秩序,防碍了佛法走向大众,是在行邪道;
戒律戒条、修行的方式方法等都着了法相,是陷阱,是在行邪道;
宗派、门派、教派都是陷阱,是在行邪道;
说抽烟、喝酒、吃肉、行淫不能成佛,也是着了法相,设了陷阱,桎梏了人的思维意识,属行邪道;
一切法皆是佛法,佛法无法,如来不说法,所以说法者(讲解佛法者)是在设陷阱,行邪道。

以上所言,专为修最上乘者而言,所谓最上乘者,不是最上乘者,只是一种方便提法。

以上所言,非对非错,你认为对了,那我就给你设立了陷阱,我行了邪道;你认为我错了,你就进了陷阱,在行邪道。修佛法门不是有八万四千门,而是有无限门,若执着于门,就无门,若达到无相境界,处处有门,一切都是门。

无相不是空相,若保持空的相状,同样也是着相,就是走了极端,同样也没有达到无相境界。

法无定法,无法是法;相无定相,无相是相。

成佛捷径 明心见性

两千年前,要到万里之外,至少需要一百天的时光,今天,一日可达。

两百年前,要捎个信给百里之外亲人,至少需要两天时光,今天,发短信,弹指一挥间。

以前,要成佛,需要戒定慧,需要十几或几十年参禅修炼,今天,不需要婆婆妈妈,只要能明心见性,一夜可成佛。

因时制宜,这是道的安排,也是快速“收割”的需要。

成佛的诀窍在于明心见性。

什么是明心见性的“心”?

这个心不是生理结构上那个物质的肉团团,而是眼耳鼻舌身意对客观物质和反物质环境的反应引起的念头和所思所想,这个心因缘而生,无缘不生,犹如平静水面,有风浪起,无风不起浪,有浪无浪,全凭有风无风(舍去引力地震等因素)。如果眼睛看不到什么,耳朵听不到什么,鼻子闻不到什么,舌头尝不到什么,身体感触不到什么,意识感悟不到什么,那么,这个心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说无心可说。所以说,这个心并不在身体的某个特定部位,不在大脑里,也不在心脏里,更不在脚后跟上,而在生命反物质结构的运行程序里。

明白了以上这个关于心的道理,就叫“明心”。

什么是明心见性的“性”?

这个性就是“众妙之门”,就是如来,就是浑沌元初,就是生命的反物质结构,就是佛,就是上帝的意识,就是宇宙的本性,就是道的规律法则和生命的运化原理。

一切事物都有性,山有山性,水有水性,兽有兽性,人有人性,男有男性,女有女性,仙有仙性,佛有佛性,宇宙36维空间各有各的空间性。

没有性,就没有宇宙;没有性,就没有生命。

明白了这个关于性的属性,就叫“见性”。

何谓“明心见性”?

明心才能见性,心若迷,性难见,所以叫“明心见性”。

走进一间黑屋子,什么也看不见,只能摸索,打开电灯开关,哇赛!屋子的一切都清清楚楚(建议夜晚亲自一试感受一下)。灯亮的一霎那就叫“明心”,看到了屋子里的一切就叫“见性”。

有三杯水,一杯是苏打水,一杯是白糖水,一杯是盐水,若我们事先不知情,我们无法判断这三杯水是什么水,甚至会错误地认为它们都是普通的纯净水,分别拿起喝一口,哇赛!一杯涩,一杯甜,一杯咸。喝进口的一刹那叫“明心”,知道了这三杯水的特性叫“见性”。

明性超尘埃,当下就成佛

六祖慧能创立了顿教法门,他认识到一切万法,不离自性,明心可见性,见性即可成佛。我认识到,一切事物的质变必须要有量变的积累,只有量变积累到零界点时,才有机会“顿悟成佛”。

六祖说的没错:“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无生灭;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无动摇;何其自性,能生万法。”

只要看到自己的本性,即可顿悟成佛,但要认识到自己的本性,没有量变的积累,没有千思万想,没有几世的修行积累,难以有佛缘,难以理解高深佛法,也不可能到生命禅院里来。

成佛的人有三大标志:一、见了如来;二、达无为状态;三、心无所住。也就是说,不论是谁,只要具备了这三项条件,就成佛了,就是佛了。

如何见如来?

如来就是自性。《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禅院文集》《上帝篇》“宇宙中有一个超自然灵魂”的第26节,“生死——令人迷惑的现象”中对如何认识如来见自性略有揭示,转录如下:

我是谁?

我的家是我吗?不是,因为没有家的时候我还是我。
我穿的衣服是我吗?不是,因为脱了衣服我还是我。
我的牙齿是我吗?不是,即使牙齿掉光了,我还是我。
我的头发是我吗?不是,变成秃子了我还是我。
我的眼睛是我吗?不是,因为瞎了以后我还是我。
我的腿子是我吗?不是,以为截肢后我还是我。
我的心脏是我吗?不是,器官移植后我还是我。
我的血液是我吗?不是,我的血抽光了再输入别人的血我还是我。

这也不是我,那也不是我,那我到底是谁?

噢,我就是如来!

“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如来没有任何具体的相状,任何具体有形状的东西不是如来,所以人也不是如来,只有人的自性才是如来,只有认识了自性,才能看到如来。看到如来的刹那,你就成佛了,你就是佛了。因为你返朴归真了,你已经知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只有自性如来不是虚妄,是永恒。

你看到如来了吗?如果还没有看到,请继续往前走。

你能钻到一粒芥菜子里面吗?如果你有任何相状,你就钻不进去,因为芥菜子小,而你的身体大,如何让大的进入到小的里面去呢?没有办法。但是,当你认识到你的肉体不是自己,自性如来才是自己时,就能钻到芥菜子里面去,自性如来大能大到无边无际,小能小到玄乎无迹,芥菜子是一个庞大的宇宙,玄乎无迹的你完全可以轻松地进入到芥菜子里面去游山玩水。

进去干什么?

看看那里面有什么东西。

那里面有难以计数的“天体”在高速运行,你进入一个叫分子的“银河系”,然后再进入一个叫原子的“太阳系”,再进入一个叫原子核的“太阳”星体,继续进入,就可以进入叫夸克的“星体”,再往前走,会看到什么呢?就进入了量子力学的波粒二象性地带,物质好像以粒子状态运动,又好像以波的形式在运行,继续前进,就看不到具体的物质了,而是一种弦态,再往里面走,弦态也不存在,只看见一种结构,这个结构不是物质的结构,而是一种有灵性的反物质结构,这个有灵性的反物质结构就是自性,如来。

如来不仅仅是人的属性,一切生命体都有如来,只要透过现象看其本来面目--自性,就可以看到如来。

现在应该理解《金刚经》了吧。

《阿弥陀经》里的成佛秘髓

请看动画《佛说阿弥陀经》

大安法师:《阿弥陀经》里的成佛秘髓

实际上这部经典却是具足华严的十玄门,那些有眼光的这些注经家也都认为这部《阿弥陀经》就是略写的《华严经》。

那么《华严经》是甚深广阔的法门,所以他在,为什么这个广的东西用《阿弥陀经》这一千多字来加以宣说?这就是广法作略法说。

这是二乘菩萨,等觉菩萨的智慧,都不能测的一个智慧的法门。但是他能够从事相上展开,让我们业力凡夫也能够加以分享,这就是深法作浅法的一个善巧方便。

这部经典是义理非常深广,蕅益大师有一个判释说这部经,它是《华严经》……,《华严经》是众经之王,一切经是他的眷属。

但这部《阿弥陀经》是具足着《华严》的奥藏,奥妙的宝藏。《法华》成为成佛的纯圆的妙法,《法华经》它的秘髓,成佛的秘髓都在这部《阿弥陀经》里面。

一切诸心要,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心要义理境界,也在这个《阿弥陀经》里面。一切菩萨的六度万行的指南针也在这部《阿弥陀经》里面。

所以这样,就把这部经完全把它摆在一个“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指南”都在这部经里面含摄。

这种推崇这部经就已经是比前面的注经家又是登峰造极了,所以印光大师赞叹蕅益大师注经这部《阿弥陀经》,他的那种定论就是古佛再来也不能超过这个,所以这种赞叹这部经典的这种殊胜就等于是佛的赞叹。

正因为这部经,你看从五重玄义来看它都是非常殊胜。

自古以来,这部经典的这种读诵受持,他的功德也很大。在《净土圣贤录》都有很多的记载,这里就给大家讲两个公案。

就是读诵这部经典的重要性,在梁武帝的时候,有一位道珍法师他就住在庐山。住在庐山他就仰慕慧远大师、莲社念佛的风范,就有愿往生之心,但是他的修学背景是涅槃宗。那个六朝时期成实宗、涅槃宗是比较风行的,他主要是搞涅槃宗的。

有一天他在坐禅的时候,在禅定状态看到有一条船,很庄丽的船,带着几百人往西边走。他就问,你们船到哪去呀!

那个船上说,我们去极乐世界。他一听,哎!去极乐世界,我也想去,你能不能带我去呀!

搭个便船,船上人就跟他说,说法师虽然善讲《涅槃经》,但是你没有读诵《阿弥陀经》,怎么能乘得上啊!不理睬他,船又走了,乘不上。

他从定中起来,出定之后,他发心,就把《涅槃经》放下,就专门读诵《阿弥陀经》。这样读诵,读诵到两万遍的时候,就有瑞相了。他就看到了银的莲台现前,但银莲台现前他没有告诉别人。

他是往生,往生的时候写了个纸条,说他读诵到两万遍的时候,有银莲台现前。他往生的前一个月大概28天的时候,他就往生的时候整个晚上他所住的寺院都是一片光明,一片光明然后是银色的莲台来接他。

在山顶上有一个寺院,看到下面以为是着火了,第二天早晨从山上过来问这个寺院怎么回事?

原来道珍法师往生了,往生的时候天乐盈空,异香满室,这就是读诵《阿弥陀经》的功德。

唐代有一位著名的法师叫大行禅师,他原来是修普贤的忏法的。而有一天在修行的过程当中他就顺手在大藏经里面……

就是默默地祷告看看我跟哪个法门有缘,随手一拈,拈到了一部

《阿弥陀经》,他就开始读诵。

他读诵《阿弥陀经》的时候,读诵了二十一天,三七,他就能看到琉璃地,而且他出现琉璃地有两三次。所以当时的皇帝唐代宗,唐代宗对他很推崇,就把他请到皇宫里面,称他为常精进菩萨。

他以后等第三次琉璃地现前的时候,他知道往生的时候到了,就往生了。那么通过这个例子也反映琉璃地是观经当中的第二观--观地,实际上你不需要去进行那样的一个很次第的观想,先观水,水很澄清,再转为冰,由冰再转为琉璃,这种观想。

实际上你清净地念《阿弥陀经》这个经里面,由于我们的清净心里面,名号里面就有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他就自然显发琉璃地。

所以为什么祖师说,你执持名号就包含着观想念佛,十六观特别是前三观依的依正庄严都在这句名号里面。

依这部经典所修行,执持名号的瑞相就更多了。像善导大师能念一句佛,就有一束光明出来,念两句佛就有两道光明。

像少康大师念一声佛就有一尊佛像出来,像连环珠一样地出来。

那么通过这部《阿弥陀经》来执持名号,往生瑞相以及生前的种种瑞相,这方面的例子是不胜枚举。大家有时候可以去看看,古往今来的《往生净土圣贤录》。

印能法师领诵《佛说阿弥陀经》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市场监管部门在服务群众购药需求、严厉打击哄抬物价行为等方面采取了以下措施:一、在服务群众日常购药需求方面根据疫情防控形势,为群众提供线下代购药品和线上售药服务2
  • #柔和的阳光[超话]#适当眨眼:有利于分泌泪液以润滑眼球,看事物更清晰。有规律的休息,避免长时间用眼:每过一个小时,眼睛离开电脑,放松休息一下缓解眼睛疲劳。
  • #国画[超话]##书画界[超话]##山水画[超话]#【王愫 仿倪云林笔法】 “山澹横空远,窗虚带竹凉。特笔意薄弱未能浑厚,故秀润中无高古之趣,与王昱、王玖、王
  • 6 报名地址:海口美兰国际机场办公楼一楼市场部招商声明:本次招商活动借鉴公开招标的模式,使用招标法中规定的术语,但并非法律意义上的招投标行为,招商文件的最终解释
  • #MOTD[超话]# 【蓝蒂丝酒胡子化妆刷】一套11把刷子 化妆新手一套完全够用而且很方便出门携带这套化妆刷颜值真的很可!刷毛是用植物纤维仿生丝抗菌 性很强 很
  • 实际又不忍你失去悸动,哪怕日子久了执着硬化成执迷,亦还是让你念念不忘某年某月某日首度相遇时,对方挑眉一笑,哼出的那一句“亏我怀人愁对月华圆”。周末观影|正如张国
  •  这就是说,李旭如果拿出要分割给老婆的1500万,像严莘莘这种姑娘,他可以睡150个! 不管原配多丑多矬多让你diss,她的身价都不会太低,假如她是跟男人一起创
  • 对他俩的喜欢,真的是始于颜值,忠于人品,看了他们的好多采访,无一例外的阳光,乐观,有活力,三观正,我想这才是最吸引我的地方,后来知道他们要合作《余生请多指教
  • app影视VIP免费赠送芒果,搜狐,优酷,土豆,乐视VIP黄金会员任选其一,✌️或最新热门独播电视剧,电影,视频等资源活动3天,人人有份推荐5名好友送体验号(3
  • 不得不说广州的泰国菜比北海好吃太多 翻相册ing开始回味 1️⃣芒果树 一个月两家分店吃了两次 猪颈肉真的心里最爱 双人套餐特别特别值除了奶茶踩雷其他真的可以再
  • 8月份写的咖啡赛事发展方向心得分享,现在拿出来很准确,方向就是这样发展的⋯⋯1⃣️平底滤杯会愈来愈多人使用,丽丽珠这种过渡产品会快速退场。​​总结看2022WB
  • 4.[陌生,爱)——复旦大学三行情书作者解读 :陌路伊始,相爱无期5.你走也是诗,躺也成文,怎有烟火浊了身。”8.他们说青山是否妩媚 还须看青山是谁.可我摇头我
  • 拿起思想就是自我,放下思想即是无我,灵魂被思想控制就是执着,也叫入魔,灵魂不受思想束缚是为解脱,也称智慧。面对夏儿,他有过疑惑与迷茫,但他坚定喜欢音音的本质,因
  • 五、密切接触者及其他风险人员判定与管理优先判定和管理与病例接触频繁、持续时间长等感染风险较高的密切接触者,采取“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天居家健康监测”管理措施
  • 사실 나는 사교 공황장애가 있는데. 그래서 대부분의 사람들은 내 세계에 발을 들여놓기가 어렵다. 물론 나도 남의 생활에 쉽사리 발을 들여놓지는
  • 现印象:还是能够缓解我一天的劳累以及坏情绪的男孩子入坑原因:嗯…那段时间挺烦恼的然后看了《漂亮书生》一眼相中毕雯珺饰演的雨乐暄这个角色,后来慢慢试着去了解他最喜
  • 争锋科技深度参与了工信部网络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中国航空、江苏国税、华泰证券等软件平台的开发与智能化改造项目,理念先进,技术能力突出,在人工智能及大数据平台建设、
  • meme帅得像神…我说累了我真的腿软6、刚上花车的时候唱的好像是snowworld,然后后面koji刚上花车没一会儿我就听到他用中文说了一句“谢谢!哈哈哈笑死了
  • 如果你想支持包子铺的发展,所以多买点包子,那么钱花出去的同时,你就已经达成了“你想支持”的这个事了,包子是附带的。日常被弟弟宠年前告我有一个东西我肯定喜欢问我要
  • ”生活在外国的人,即便不是中国人,而是琉球这种亚洲人,也遭到了关于眼睛小的歧视,甚至觉得亚洲人眼睛就不能大,这不已经说明问题了吗?”生活在外国的人,即便不是中国